庐山一日游必去景点【书写在庐山上的抗战篇章】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是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蒋介石一直对庐山情有独钟,每年暑期总在庐山居住数月之久。国民政府党政要员,每年也在庐山长期盘桓,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就自然而然地在此发生。至于各种训练团、暑训班,年年暑期都接二连三地在庐山举办,故而庐山被称为国民政府时期的“暑都”、“夏都”。
  当年为举办庐山军官训练团,蒋介石决定自1933年起在庐山筹建三大建筑:传习学舍、国书馆和庐山大礼堂。现如今国民政府时期的庐山三大建筑虽然历经变化,更改了名称,也有了不同的功能,但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曾经“夏都”的一草一木,如今依旧继续散发着它独特的历史魅力。传习学社更名庐山大厦后,内部曾有改建,但还维持着过往的风范:牯岭图书馆现作为庐山抗战纪念馆,成为宣传庐山抗战的平台:庐山大礼堂如今已是庐山人民剧院,内部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气息。
  
  传习学舍寻找那段历史的脚步声
  
  位于庐山牯岭掷笔峰下的传习学舍(今庐山大厦),原是国民党中央党校。是庐山高级军官训练团旧址。落成于1936年,由蒋介石亲笔提写“庐山传习学舍”,1946年改名为“庐山大厦”。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庐山传习学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背依猴子岭,东朝长;中河顺坡而建的传习学舍,主体占地面积约1860平方米,似东西长的矩形。前面的大半部为4层。连接的后半部为3层。外墙淡灰色,在两边密植的高大柳杉,以及猴子岭松林如奔泻的绿色瀑布云映衬下,尤为壮观。据1937年7月5日的《江西民国日报》的《炎夏时的庐山》一文中所云:“传习学舍,乃国民党中央党部建造的,耗资约50万元。”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17日,蒋介石就此事在庐山传习学舍发表声明宣布:“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这次谈话于19日以《最后关头》为题公开发表。这篇措辞空前激烈的声明被国际社会视为中国政府的抗战宣言。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也由此正式揭开了序幕。
  在当年名为“传习学舍”的庐山大厦,一批驰骋于抗日战场上的军事精英从这里走出,他们就是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学员。曾在传习学舍举办的庐山军官训练团于1933年7月18日正式开学,9月18日结束,先后举办3期,每期半个月左右,一个夏季训练3期,共轮训7600余人。后来在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师团级以上的军官,几乎全是由庐山军官训练团培训出来的。在抗战的紧迫关头,蒋介石每天早上亲自点名。对训练团的学员下令,某某某你到哪里,某某某你到哪里……就这么把训练团的学员一个个分派下去,所以到后来第三期其实并未举行。庐山军官训练团由蒋介石亲自领导,以陈诚为团长,罗卓英、刘绍先、柳善分任团副。杨杰任总教官,并聘请德国军官为教官和顾问。副团以下按营、连、排编制,营长特调各部队师、旅长充任,连长由团长充任,副连以下干部从受训军官中选任。主要是训练国民革命军上校以下、少尉以上的中下级军官,也有少数高级军官参加受训。
  
  牯岭图书馆发掘抗战历史文化价值
  
  1937年7月至8月,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各党派、各界名流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共商国事。7月17日上午,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谈话会上正式发表《抗战宣言》,拉开了中华民族抗战序幕。毛泽东曾指出:“《抗战宣言》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当年“庐山谈话会”会场即是设在牯岭市街的牯岭图书馆大礼堂。
  牯岭图书馆始建于1935年,如今已成为庐山抗战纪念馆,于2009年10月期间开始向游客开放。今天在庐山抗战纪念馆前的护栏上,仍然清晰地刻有当年庐山守军中团长胡家位手书的“必恭敬止”4个大字,题词后还有小跋:“寇犯中国,九江相继失陷,余奉命率部固守庐山。顾此白山黑水油然生敬,因题四字,概取诗曰惟桑与梓必恭敬止之义。愿此志与名山同垂不朽云尔。‘八・一三’周年纪念。新建胡家位敬题。”庐山抗战纪念馆陈列展览面积1200余平方米,重点展示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庐山抗战两大主题。步入庐山抗战纪念馆,大厅中央竖立着仿制当年“中央电台”的播音话筒,话筒中向游人播放着蒋介石在此发表的《抗战宣言》今人仿若置当年民族危难关头。
  2009年5月,庐山管理局投入2000万元修整牯岭图书馆,搜集、整理了众多历史资料陈列其中,呈现当年的抗战岁月。馆内展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再现了庐山当时的历史场景,也显现出庐山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和贡献。随着庐山抗战纪念馆的开放,发生在庐山的这段抗战历史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杨成武上将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对他们(指国民党将领)的历史坚持实事求是的记述,是功绩就讲功绩,是过失就讲过失,一段时间有功就讲一段时间有功,一段时间有过就讲一段时间有过。”在江西九江抗日正面战场上可歌可泣的战斗,正是国民革命军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中华民族奉献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保护这些历史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传承前人的伟大精神,无疑是后人对历史的尊重与责任。
  
  庐山大礼堂历史的见证人
  
  庐山大礼堂是上个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之一,也是“庐山会址”,修建于1937年。庐山大礼堂座北朝南,傍临长;中河,宛如河畔巨石。
  据《庐山续志稿》,此大礼堂为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建,耗资20万元。国民党中央党部委托“华中公司”工程师高观四设计。1937年6月24日,“中央社”电称:庐山大礼堂“为宫殿式,复琉璃瓦,内分二层,上作膳厅,下为礼堂,可容数千百人,并可放映电影”。1946年9月1日至15日,国民党“三青团”第二次代表大会就在这里举行。蒋介石也曾多次在这里向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学员训话,使这里成为国民党培养和训练骨干的重要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庐山大礼堂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成为庐山人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均在这里举行。也使这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地。如今在这里还保存着当年会议期间使用的许多资料、照片和部分实物。
  作为历史的见证庐山大礼堂建筑中西合璧,门面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意蕴。主体结构、装饰则体现西方建筑精神。室内一层前部为绿豆水磨石地面,混凝土井字梁天花。沿回廊式木楼梯踏上二层,地面为东北松木茏地板。内廊前方五扇大型钢窗,采光极佳,既沉稳、大气,又透出几 分精致、灵巧,放眼望去:远山、近水、建筑、植被如诗如画,门前挺立的龙柏树,树干和枝丫虬盘,进发勃勃生机。内廊面北。前方为舞台,高出地面1米,配有乐池,台侧为八字墙空间,极高达6米,由木条和音质板组合成蓝白相间的方格天花,正中央如意云圆盘灯座下悬挂一盏3层100头环形吊灯,周围4盏灯饰呈花瓣状环绕,两旁各5盏铁质回文镶边长方形玻璃罩吸顶灯。灯火辉煌,豪华气派。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原“庐山大礼堂”别具风格,背倚青山,临水而建,坐北朝南。溪流环抱,选址相当讲究,渗透了浓厚的传统观念。技术处理上采用了西方的技术、新型材料、设计方法。同时又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形式、元素、构图方法,既体现中华民族的风格,又具有西方建筑特色,使中西建筑艺术巧妙结合,又与高峻、清秀葱茏的庐山大自然神韵相融合,成为庐山近代建筑典范,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
  
  庐山抗战纪念碑屹立在青山之上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1945年9月下旬,国民党军队陆军第九十九军到九江受降并接替新三军防务。1946年4月至9月,军长梁汉明命令日俘在庐山小天池建造“九十九军抗日阵亡纪念碑”,一以雪国仇,二亦使日俘得以反省服罪。当时建成的“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碑身成三角锥形,象征“三民主义”,顶上像一柄宝剑,犹如直插云霄。主持建碑的梁汉明特为纪念碑撰了一副对联:“风萧易水屠龙去,月冷庐山跨鹤归。”1949年后,石牌坊、纪念碑和烈士灵台建筑群完整保留。只是碑身上原有“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字样,变更为“革命烈士纪念塔”。“文革”期间,纪念碑被拆除,牌坊则被推倒。
  2007年。为纪念卢沟桥“七七事变”70周年,“陆军九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在旧址按原形修建。同年9月28日,高9,9米、基座宽3,7米的纪念碑竣工,开国上将吕正操将军亲笔题写了“庐山抗战纪念碑”7个大字。据说,请吕正操将军题字时。老将军已104岁高龄。而老将军在100岁时即已封笔,不再写字。但当得知是为抗战纪念碑题字时,老将军十分兴奋,激动地表示,“这个字我一定要写!”2009年,老将军离世,而这7个大字也成为了他的绝笔。今天,在纪念碑的碑座上,还镶嵌着当年历经风雨保存下来的题刻残碑。目前收集到的残碑题刻为:“永壮山河蒋光鼐”:“九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精忠贯日艾鹱”:“忠魂有寄黄保德敬题”:碑座正面题刻“精忠报国”。蒋光鼐是著名的抗日将领,时任国民党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艾鹱时任九十二师师长:黄保德时任六十师师长。
  在碑园入口,有一座花岗岩双柱单间;中天式石牌坊,“文革”时被损,上世纪80年代得以重新修复。立柱前有楹联“灵归庐岳,气壮天池”,横批“浩气长存”。背后则刻有时任第九十九军军长梁汉明撰联,“天地正气,星汉照人”,横批“捍国护民”。透过这座石牌坊便能望见那直入云霄的庐山抗战纪念碑。尽管经历了诸多坎坷,但如今,这座高大的抗战纪念碑仍屹立于庐山之上,寄存着抗日将士的英魂。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