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体育电影看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 美国进中国体育品牌

  【摘要】本文以体育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中美体育电影的比较,为中国的体育电影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体育电影 体育精神 体育文化       体育电影以体育事业为主题,传播体育精神,反映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成就,激励观众参与并关注体育事业,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体育电影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体育电影的经验,有利于促进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
  美国体育电影发展现状
  美国体育电影在美国电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美国电影的一个重要题材,它传播了体育知识,对体育精神和文化输出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美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体育电影以展现社会时尚、描绘现实生活为主。以拳击运动为主题的《洛奇》《愤怒的公牛》;以棒球运动为主题内容的《北达拉斯队》《天赋》等,反映了以运动为职业的美国民众的现实生活。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体育电影出现以表现时尚为主题、并向喜剧风格转化,如《空中大灌篮》《疯狂教练》《球球向前冲》等。
  21世纪初,美国体育电影由表现喜剧风格逐渐转向励志精神。一是延续描绘生活和表现喜剧并存的电影主流,如描绘生活的《女生出拳》《爱情与篮球》等,富有喜剧色彩的《像迈克那样打球》《足球老爹》等。二是积极创新,向励志精神的电影主流发展,如《最长的一码》《卡特教练》《一球成名》《光荣之路》等。
  目前美国励志体育电影主要模式是:以体育素材为剧情主线,辅以电影主角的爱情、家庭、社会生活,以喜剧场景为点缀,在有限的影片时间里激励观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斗志和唤醒人们埋藏于大脑深处的运动激情,从影片的背景画面、音乐氛围、演员表现等方面力求表达真实、激昂的体育电影新理念。总体上看,美国体育电影主要表现主题为描绘生活、表现喜剧、励志精神①。
  中国体育电影发展现状
  中国体育电影在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奥运精神和体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上世纪50-70年代,代表作《女篮5号》《水上春秋》《冰上姐妹》《女跳水队员》等,此类影片曾风靡一时。
  二是上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代表作有《沙鸥》,影片中沙鸥以生命健康为代价推动中国排球事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将获得金牌看作自己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还出现了《加油――中国队》《京都球侠》《一个女教练的自述》等一批体现爱国主义的电影。
  三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电影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女帅男兵》中,人物不再简单化,对打假球的现象也有所涉及。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有《女足九号》;爱情题材的影片有《黑眼睛》;群众体育题材的影片有《赛龙夺锦》《我的九月》;残疾人体育题材的电影有《赢家》《跆拳道》等等②。
  四是本世纪初至2008年,我国体育电影在表现传统题材时,重点突出奥运题材,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买买提的2008》和《王二牛之足球学校》等。
  中国体育电影发展滞后的原因
  中国体育电影在发展中经历了曲折的路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数量少,质量不高,导致中国体育电影经典作品较少。
  从美国体育电影来看,美国体育电影数量大,覆盖整个体育事业,出现了许多让人赞叹的高质量体育电影,如《洛奇》《棒球小子》和《百万宝贝》等。中国体育电影从《跳水皇后》至今,发展缓慢。虽然出现过《沙鸥》《女篮5号》等经典体育电影,但是从整体数量和质量上看,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规模,在拍摄技术、体育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传递方面的挖掘力度不够。
  二、影片主题和形式模式化。
  中国体育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影片主题的同质化,形式的单一化,过分强调主角面对困难永不屈服,为了荣誉不断努力,最后获得成功这一主题。在美国体育电影中,不仅注重体育精神的挖掘,还注重对主角命运、对人性的关注。《百万宝贝》中主角麦琪笃信超越命运的不泯信念和汹涌的激情,体现体育电影励志的一面。麦琪被对手偷袭成为全身瘫痪的植物人,在麦琪强烈要求下,教练弗兰基含泪拔掉呼吸器,麦琪在弗兰基的吻中安详逝去,让观众看到体育电影中人性的光芒。
  三、细节失真,情节粗糙。
  体育电影应该与体育运动现场紧密联系,所以体育电影中对体育素质和体育精神的传递要求较高。中国体育电影中不缺乏对体育精神的诠释和体育文化的传播,但是缺乏对体育现场的真实再现,对主角内心世界的挖掘,这就容易形成细节失真,情节粗糙的缺陷。
  美国体育电影的可借鉴之处
  美国体育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经典作品,为美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国家形象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对中国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表现励志主题的同时,深层次挖掘体育精神和人文精神。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张卫认为:体育电影作为一个类型,其基本模式都是讲述一个实现梦想的故事,即身处社会底层的主角通过困难磨练,最终实现了冠军梦想。其中一些影片加入了喜剧元素,具有娱乐性,形成了中国体育电影特色。
  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副教授倪骏认为:中国的体育电影存在着一种小人物克服困难走向大成功的老套路,体育电影励志是关键,但还要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拓。《百万宝贝》中31岁的女拳击手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被对手迫害而脑部重伤,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事业嘎然而止。但是,那种对生命过程追求的意义远远大于生命结果本身的内涵表达,打动无数观众。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宋维才认为:对于体育电影来说,竞技本身也不是终极表现对象。体育电影表面是力与美,内核是梦想、情感或情趣,给人以价值启示和精神鼓舞。
  二、通过体育电影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美国体育电影在传播体育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时候,不断传播美国的体育文化和价值观。美国强调个性和自由的价值观,体育电影也以体现美国式自由、民主,美国式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美国式生活方式以及美国文化价值观为主,如《挑战姚明》中通过先进技术和艺术视角解构中国文化,进而传播美国式的中国文化,体现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
  中国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实践品格,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追求完善的道德修养。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浸润下的国民性格一直蕴涵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因素。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中国体育精神有默契之处,为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主题。中国体育电影在传播励志精神的时候,可以更深入地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观众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
  三、通过体育电影反映主角人性的一面,传播体育精神和价值观。
  中国体育电影给观众的印象是主角通过不屈不挠的奋斗最终获得成功,体现了个人的价值。在英雄人物心智和性情层面上,我国体育电影表现较少,忽视了主人公最具人性的一面。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英雄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体育比赛被誉为和平时代的战争,体育比赛的竞争是残酷的,面对赛场上的竞争,尤其是职业体育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以及激烈竞争带来的巨大风险,人性深处贪婪、恐惧、彷徨、消沉等弱点会显现出来,这是人的本性。体育电影为寻求与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在塑造英雄的同时,不能回避人性的弱点,刻意渲染一种说教式的英雄主义。表现英雄身上的人性弱点是为了让英雄更真实,增加英雄人物的人性厚度③。只有让观众感到这些人物是真实的,才能从更深层次上感动观众,实现体育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我国体育精神的彰显,不仅是在奥运赛场上,还应该体现在电影艺术上。借鉴别国经验,大力探索体育电影的发展之路,不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体育事业,也能够促进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黄璐、兰健、刘颖、郭超,《论美国励志体育电影风行的意识形态性》,《体育科学研究》,2007第3期
  ②岳新坡、詹建国,《我国体育电影萧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月
  ③张雪山,《奥林匹克文化对中国国民性的积极影响》,《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5月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院2007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国体 电影 美国 从美国体育电影看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 美国关于体育的电影 美国十大励志体育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