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百姓的心声]百姓民生新闻素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各族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审美标准也日渐个性化。这就对电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众们已经厌倦了程序化的新闻宣传,更多的关注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笔者在基层电视台从事采编工作17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认为民生报道应该做到三贴近,也就是说要用平民化的视角及时准确地反映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只有紧紧围绕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新闻调查,充分利用媒体优势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才能让基层媒体真正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才能使(旗)县级电视台更好地为政府和群众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 民生新闻要“三贴近”
  旗县电视台是当地党委政府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作为基层媒体开办的民生新闻要紧紧围绕百姓生活,重点在解读党的方针政策和传递致富信息等方面下功夫。
  全面解读党的方针政策,让党的惠民措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民生报道的采编工作中,栏目组要科学制定采编计划,电视人要时刻职责,不怕苦,不怕累,主动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猎民家中,采访最底层的人和事,用平民化的视角及时准确地反映党的富民政策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更多实惠。老百姓之所以爱看民生新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民生专栏报道的内容大多数是百姓身边的人和事。例如,在2009年鄂伦春旗广播电视台《热线直通车》专栏先后报道了“如何根治城市牛皮癣、谁来关注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城镇环境卫生大家谈”等一系列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报道,普遍得到了百姓的欢迎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理解。
  二. 民生新闻的出路与发展
  基层媒体的民生新闻既是百姓了解政策的窗口,也是传递致富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反映百姓心声的有效载体。为办精办活民生新闻,让栏目内容更贴近百姓生活,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 要进一步创新思路,更新观念,力争把“民生报道”打造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名牌栏目。
  2. 报道形式要灵活,要把生硬的说教新闻变成鲜活的心灵沟通。民生节目不仅要求在创作和编排形式上更灵活,而且要在语言风格上做到通俗易懂,亲民、近民,民生专栏要富有生活气息,主持人要像讲故事一样,向观众娓娓道来,让老百姓在欣赏节目时产生一种心灵上的互动。
  3. 民生新闻要富于欣赏性、趣味性和可视性,让百姓看后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只有这样,民生专栏才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三. 慎重把握监督性报道 既要敢于为百姓仗义执言 又要替政府帮忙而不添乱。
  对于旗县电视台来说,民生新闻是一个新课题,既没有现成的路子可循,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学,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工作,边总结,边学习,边提高。特别是百姓通过民生热线反映的社会热点问题时一定要慎重,监督报道既要敢于为百姓仗义执言,又要切实做到替政府帮忙而不添乱,更不能火上浇油。
  笔者所在的《热线直通车》专栏经常接到群众的来信、来访和热线电话,有反映职能部门因执行政策不到位而损害群众利益的,也有打工者遇到黑心老板不给工钱的,还有在国道、省道拦车乱收费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认真对待,慎之又慎,因为电视台既不是执法机关,又不是信访办,处理不好会给政府工作造成被动。
  另外,百姓反映的问题往往是矛盾的焦点,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增强法律意识和大局意识,而且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慎重处理百姓反映的热点问题。基层媒体的民生新闻既是百姓了解政策的窗口,也是传递致富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反映百姓心声的有效载体。为精办活民生新闻,让专栏内容更贴近百姓生活,笔者认为,创新是电视节目生存与发展的灵魂。鄂伦春电视台《热线直通车》专栏是一档贴近百姓、关注民生的节目,专栏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电视媒体所具有的特殊优势,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为百姓办好事、解难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使专栏成为党和政府满意、人民群众信任的新闻综合型节目。为加快鄂伦春旗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步伐,全力书写鄂伦春广播电视舆论宣传新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鄂伦春旗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

推荐访问:民生 心声 百姓 民生新闻:百姓的心声 百姓民生新闻稿件 百姓民生新闻故事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