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开始接受简体字|接受是变好的开始

  在台湾地区,使用繁体字还是简体字,常常被认为是涉及意识形态、事关毁灭还是保存中华文化的大是大非问题,不仅简体字不能用,连文字横排都是禁忌。但是,随着政治的解禁,社会的变迁,以及两岸的交融,这种偏激的看法越来越失去了原有的市场。因为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开始接受简体字,认识简体字,并且从简体字里面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知识和机会。随着对简体字了解的增多,很多台湾民众发现,大陆用简化字确实简捷方便,能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像“尘”、“灭”这类简化字造得很高明,几乎可与物质元素氧、氮媲美,甚至连反对使用简体字的人也不自觉地模仿运用起来。
  简化字“渗透”台湾,与老兵来大陆探亲、台商来大陆投资,以及近年大陆以优惠措施大量进口台湾水果有密切关系。两岸经贸往来的频繁及大陆文化界人士不断访问台湾,使得台湾人对简化字的畏惧情绪有所淡化,也使得台当局严禁销售大陆简体字书籍的规定有名无实。简体字进入台湾家庭并为许多人所认同已是不争的事实。新竹市长林政在市务会议中提出,让中学生利用社团时间学习简体字。陈水扁自己使用的某一文件也有十多个简体字。2006年9月下旬,台当局为举办“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特别允许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一行328人赴台。这是两岸文化交流史上规模最大的简体字书展,有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等近二百家出版社参展、四十七万册简体字书展出和销售。
  从2003年起,民进党公开声明部分大陆书籍可以“入境”,台湾销售简体字的书店骤然增多。尽管台当局对大陆书籍审查严格,以防宣扬统一的书籍流入台湾,但在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台湾书摊有不少大陆领导人的演讲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里面讲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未被删去。
  
  仅2005年,大陆出版的简体字图书在台湾的销售额约2800万新台币,比2003年多出5倍。简体字书之所以受欢迎,一方面它是“最实惠的一种商品”,即内容厚实,价廉物美;另一方面,将大陆书籍转成繁体字版本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讲究速度的读者也不能在第一时间读到。故到大陆旅游的台湾作家,常常不问价钱拼命购买,不怕沿途深受书籍之累,也不怕台湾海关扣留或没收,像大陆文艺研究专家姜穆三次探亲都一路买书,前后一百多公斤的书搬回锦屏再搬到贵阳,然后带着视同宝贝的简体字版本的书籍飞经北京、香港,再运回台湾。
  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更为频繁而紧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文的国际市场也不断扩大。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民众要很好地了解大陆的法规、市场经济状况,要来大陆发展、就业、求职等,最首要的就是认识、书写简体字。目前,台湾民众除了学习英文、日文,很多人也在学习简体字。他们认为,简繁两种字体系出同源,不难学,重点是要摆脱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束缚。现在大陆市场越来越红火,在经济和文化强势的推动下,台湾大学生学习简体字的热情越来越高。
  简体字“渗透”台湾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为遏止这股风潮尤其是防止大陆书所宣扬的中国统一观念在台湾扩散,台当局干脆利用本无政治性的文字大做“文化台独”文章。据岛内媒体2007年7月报道,“一年一度的教科书出版热季来临,台湾教育部门最近向各教科书出版社提供一份涉及5000用词的教科书‘不当用词检核’报告,要书商依此全面更改。根据这份报告,‘国父、国画、国字、国剧、古人、水平、日据、中日(甲午)战争、两岸、台湾地区’等词,都被列为‘不当’用词,而所谓合适的用词就是删掉‘国父’二字只剩‘孙中山’字眼,其他相应改成‘中国水墨画、中国文字、中国京剧、中国古人、水平、日治、清日战争、两国、我国(或台湾)’等词”。
  依据这份“指引”,台湾教科书中凡有“大陆”两字的全要改成“中国”,“台湾地区”必须改成“台湾”,“海峡两岸”要改成“两国”。台湾的家长和教师面对教科书的这种“去中国化”,均表示强烈不满。“全台家长团体联盟”副理事长林文虎痛斥台湾政治紧绷,族群对立严重,如果又急着将教科书的“大陆”用词改为“中国”两字,情势会更恶化。还有的教授认为,这种利用审查机制干预教科书编辑自由的做法,使人仿佛又回到“戒严时代”。有的游行示威者则高举“教育戒严,民主倒退”的标语牌表示抗议。部分民进党“立委”也不赞成“去中国化”的用语,认为“只会徒增困扰,浪费社会资源”。
  但是,台当局搞“文化台独”既难以彻底切断海峡两岸同文同种的文化脐带,也无法阻挠台湾民众对简体字的青睐。简体字风行台湾,有很多因素促成。就美学观点来看,虽然有些繁体字比简体字美观,但书写起来确实繁杂、困难,在计算器处理文件时也较为烦琐,删繁就简符合人们的读写习惯。更重要的是,简体字所传递的信息和知识质量以及影响力已经今非昔比,随着大陆政治、经济、国际实力的上升,以及中文在国际社会的普及,推崇简体字在华人世界已经形成潮流。正如台湾媒体认为,台当局不能只注意简繁字体的消长,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字体市场消长所反映的两岸大势的变迁。
  (来源:《中国新闻网》,读者反馈请发至dachuanbo @yahoo.省略)
  责编:金 中

推荐访问:简体字 台湾 民众 台湾民众开始接受简体字 台湾人反对采用简体字 简体字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