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笙――同声传译拓荒人]中国同声传译有多少人

  译文能否胜过原作,是翻译界争论已久的问题。吕叔湘、钱钟书、许渊冲部认为可能。原因是两种文字各有短长,优秀译品当然能超过原作。笔译如此,口译岂能例外。说到这里,我自然要想到我国同声传译的先驱唐笙。
  唐笙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曾在美国新闻处费正清处任职,后去剑桥大学攻下硕士学位后,1947年考入联合国同声传译处,干了4年口译。1979年再去口译处任中文科长,是主持英语口译的第一位中国女性。
  回国后她遵照杨尚昆嘱托,引进同声传译技术,培训干部。1952年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在北京举行时,我国第一次启用了同声传译。1963年初她在英文《北京周报》一次庆祝会上首次见到周恩来总理,总理亲切地间起她生活情况,叮嘱局里一定要安排好她生活。4月间又在《人民中国》招待会上再次见到总理。那天是《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十周年、印尼文版创刊五周年,陈毅副总理致贺词后,分别译成英、法、日、印尼等语,唐笙任英语口译。会餐时总理亲自走到唐笙座位前说:“唐笙同志,我敬你一杯酒,你的翻译讲得比陈老总的原话还好,”引起全场震动。总理换过多次译员,他认为以唐笙的口译水平最为优秀。(不过我跟她问起这事时,她谦逊地说,即席口译,关键在于时间。那天把我的口译排在最后,留下足够的思考、修辞功夫,比当场献艺要从容多了。)
  唐笙这位杰出口译家并非只擅长传译,她也译过文艺作品。其中有王蒙的《球星奇遇记》、吴运铎的财《把一切献给党》、儿童读物《五彩路》等。
  唐笙(1921―)是生于北京的上海人。就我所知,五十年代我国培养外语人才专门要挑这种人,认为这种籍贯的学生融汇南北文化的素质,将来在对外交往中其言谈举止才能体现泱映大国的风范,不至于像《官场现形记》中写的那种颟预昏聩的清代使节,有损国格。
  唐笙回�国后的出色贡献是为国家引进同声传译技术。那是在1951年伍修权去联合国发言后,认为同声传译是先进技术。把发言同时译成多种语言让听众选听,将来开国际会议必须有此项设施。当时中央办公厅杨尚昆间唐笙,能不能引进这种技术,唐说完全可能。于是立即购办器材,培训干部,1952年秋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在北京举行时,中南海怀仁堂会场里几十个国家代表的发言便可使在场人随意聆听。我刚巧也被派参加大会,分在定稿组,与朱光潜、杨周翰、李赋宁、方敬教授等任中文定稿,有机会参观她熟练地操作示范。
  唐在国际新闻局(后称外文出版局)先后在英文《人民中国》、《中国文学》为译稿校订润色。刊出时文末只署译者名字。有人为此感到不平。但她生性淡于名利,不求闻达,认为关键是提高文稿质量,其它毫不计较。
  有两件事令她刻骨铭新心:
  一是文革中文化人全都下放五七千校劳动,唐笙夫妇也不例外。她被下放到河南汲县干校旁边农场里劳动。1969年中共九大会议上,事必躬亲的总理发现文件译文有些粗糙,一查翻译人员名单发现全是新人,便间当事人那些好翻译哪里去了?并点了唐笙(英语)、董宁川(法语)的名。在总理关怀下,唐笙夫妇1971年便提前调回北京。
  二是唐笙的女儿唐苓,也在总理关怀下“克绍箕裘”,走上翻译的道路。
  唐苓原来学化工,被下放到东北兵团修理冻上地,学非所用。她决心改行学外语,1973年投考北京外语学院,分数过了,政治审查却过不了关,说她出身不好,有海外关系(唐笙夫妇都在联合国工作多年)。此案报到总理跟前,总理说,现在还要追查出身?北外副院长也出身资本家家庭,为何还要苛求学生!便在报告上批了11个字:“如本人符合条件,应该录取。”结果唐苓如愿以偿。她从外语学院毕业后,不久便成为原中国信托公司总裁、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高级翻译。现任一家咨询公司襄理。加上唐笙丈夫、原巴黎大学博士唐建文也是同声传译老手,唐家便真正成了翻译世家。
  ――原载符家钦著《译林百家》
  《青山在》提供
  责编:王 虎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