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策略何处去 中国往何处去

  从官方表态到民间声音,从报刊媒体到论坛微博,中国国内对美军航母在我周边海域活动的关注程度,已远远超出了美韩军演、半岛局势的范畴。      历数刚刚过去的2010年重大国际军事新闻,许多西方军事评论机构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天安号”事件列入,并将其称为年内亚太地区最引人注目的事件。
  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军事分析观察人士而言,“天安号”事件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外,还在于美国海军“华盛顿”号航母正是借此事件余澜,在频繁放出试探信号之后,进入黄海参加美韩联合军演。
  作为第一艘驻扎海外的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华盛顿”号进入被称为中国“门户之海”的黄海,再次勾起中国人心中关于美国航母的历史记忆与现实思考。
  
  美国航母“扰中”60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海军的航母从来没有停止在亚太地区及中国周边的活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出于不同的目的,航母的航线、活动区域、出现时机及配属兵力有所变化而已。但是从尘封的历史记忆中走到21世纪,人们不难发现,除了一些例行性的过航和演练活动外,美军航母的出现往往具有某种政治色彩,在大多数情况下,航母都扮演着不光彩或是不受欢迎的角色。
  中美建交之前,在意识形态左右下,美国曾先后五次出动航母,直接为台湾地区政府撑腰壮胆。1955年1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一江山岛后,美军出动6艘航母组成的战斗群,协助大陈岛国民党守军撤离。1956年8月,针对人民解放军击落1架美国侦察机,美军又出动3个航母编队在我舟山以东外海进行所谓的“打捞”。1958年8月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后,美国再次出动7艘航母前往台湾海峡附近为台军“护航”。1959年7月,海峡两岸空军在马祖龙田上空发生空战,美军出动2个航母编队为台军“保障”。1962年6月,为防止国民党军“反攻大陆”,人民解放军向东南沿海地区集结,美军又调来4个航母编队“协防台湾”。
  中美建交之初,美国人的航母似乎远离了中国人的视线,但是随着冷战格局的解体,似明似暗的针对中国的航母活动重新恢复起来。1994年10月,由于朝鲜拒绝美日提出的核查并改换轻水反应堆的建议,“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开进黄海并沿中国领海边界巡航。1996年初夏之际,人民解放军在东南沿海举行军事演习期间,美国出动“独立”号和“尼米兹”号两个航母编队在台岛东部活动。2006年和2007年,美国又先后两次集中3个航母战斗群的庞大兵力,在关岛举行代号为“英勇盾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2008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美国在此前两届台湾选举期间单独派遣“小鹰”号航母战斗群赴台海及菲律宾外海附近活动的基础上,又增派“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赴西太地区活动。五角大楼发言人表态称,“两个航母打击群可以随时应对任何地区性突发事件”。
  
  美国拿航母当杀手锏
  
  历数美国航母在中国周边的活动,有心人不难发现,但凡是容易引起国人深刻记忆,也能反映山姆大叔“世界警察”作风的航母活动,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针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敏感时刻,美航母编队直接抵近台海附近活动,更甚者会穿行台湾海峡,2008年初,“小鹰”号即借口躲避台风经海峡返回横须贺;二是针对朝鲜半岛局势变化,美军航母战斗群在东北亚地区与日、韩盟国共同开展针对朝鲜的军事活动,但极个别情况下会深入到中国最敏感海域之一的黄海活动;三是美航母编队在关岛附近或南中国海海域活动,强化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从侧面角度显示美国主导亚太事务的能力。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回忆文章里对航母大加赞赏,称“航空母舰就是国际政治不锈的笔尖,我们总靠它来书写国家意志”。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发明之一,航空母舰具备攻击威力大、航海性能好、防护力强等诸多优势,能够有效履行威慑、预防、快速反应和保护四大职责,历来被视作美国军事、外交和战略威慑能力的象征。据不完全统计,二战后美国航母参与处理各种不同危机事件和局部战争共有300多次,仅越南战争后参加的行动就多达60余次。正如一位资深白宫人士所言,“当危机在华盛顿出现,每个人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最近的航空母舰在哪里”,航母已经成为美国政治家解决重大问题的“杀手锏”。
  尽管近年来唱衰航母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军事研究学者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航空母舰无论是技术结构、战术功能还是战略运用,都将具备相当的优势和发展空间,其地位和作用仍然无法取代。这一切与美国政府“问计航母”的习惯性思维相契合,决定了美军航母在中国周边的活动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并且会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做出不同的表现。
  尽管随着中美关系的不断改善,威慑意味也有所降低,但航母在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发展变化中仍将发挥特殊的风向标作用,美军航母战斗群与中国沿海的距离、中国是否允许美军航母停靠香港,都能折射出两个大国间的战略意图与博弈结果,此次“华盛顿”号的“黄海之旅”正提供了一个典型例证。
  
  大国“佩剑”
  
  从去年6月开始,关于美军航母战斗群进入黄海演习的消息几度被传得沸沸扬扬。从官方表态到民间声音,从报刊媒体到论坛微博,中国国内对美军航母在我周边海域活动的关注程度,已远远超出了美韩军演、半岛局势的范畴,直至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美航母活动关注与讨论的新一轮浪潮。可是,真正潜下心来冷静思考,泱泱中华究竟应该做些什么?又该怎样做呢?毛泽东同志当年有诗云:“乱云飞度仍从容”,笔者认为,对于美军航母战斗群在我周边海域的活动,应当辩证地进行分析认识,既不能急得跳脚发愤青之语,也不能无动于衷如老朽之心,而应秉持“发展是硬道理”,从长计议,稳扎稳打,从容应对。
  一方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适度保持战略性宽容对于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处理国际事务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宽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或文化平等,而是国际关系处理上的冷静、大度、忍让、以柔克刚,不因一时一事而反目,进而产生强大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如克林顿所言,航母是笔尖,政治是墨水,写来写去不外乎“国家利益”,套用时下流行语来说,有时航母的部署行动也是“浮云”,只是为了满足一小撮西方政客眼前政治利益的需要,不必过分解读,否则反而会干扰我们自己正常的建设发展步伐。还是以“天安号”事件后“华盛顿”号进入黄海为例,美国人的举动固然有“项庄舞剑”之意,但更多地是为了慑朝抚韩,如果一味地高呼“狼来了”,除了徒然地宣泄民族主义情绪外,并无更多益处。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航母除了作为实战兵器外,其威慑性使用的价值也日益突显,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预置,其有时可以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拥有世界上最强大航母战斗群兵力的山姆大叔自不必说,就拿亚洲的印度、泰国来说,虽然其所拥有的航母性能备受西方媒体奚落和诟病,但当与周边其他国家发生争议或纠纷时,航母的存在将会很大程度上增加两国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国内著名新锐学者戴旭在《海图腾》一书中的观点令人沉思,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航母既是书写国家意志的笔尖,还是大国的“佩剑”,是国家强盛的象征、符号或标志,而这一切,对于今日中国来说尤显必要。与其将外国航母在我周边游弋反复作为公众话题、政府议题以及学者课题进行热议,不如沉心静气地踏实推进自己的海上力量建设,如同当年的“两弹一星”一样,让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腰杆硬一些,再硬一些。

推荐访问:航母 中国 何处去 中国航母策略何处去 中国航母访问香港视频 中国航母停靠香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