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靠穿衣发迹的故事 [靠“免费”发迹]

  美国人有种天真的慷慨――公共的就要展览,他们希望你能分享他们的历史、文化、思想和快乐,甚至家族史都愿意端出来给你看。   离开南达科他州的坏土地,天就黑了。我们必须在最近的一个镇上住宿。我喜欢美国的小镇,小而精致。美国人口刚及3亿,国土面积比中国稍微少一点,平原面积又大,分摊到人头上,每个人都是地主。反过来计算,把人头分摊到土地上,那很有可能千里无鸡鸣。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沿途镇很少镇又很小了。
  镇子叫沃尔。到1931年12月,这里只有326个人,七十八年后,我一大早起来在仅有的三条街上转了一圈,估计这地方人口到不了四位数。在中国的平原上随便找个村子就能把它比下去。但它看上去很有来头,小镇的宣传册上就这么说,本镇历史悠久,咱们有传统。美国人很在乎这个,历史,底蕴,文化,恨不得任何一个角落都弄出点说头来。不过沃尔镇的确有个相当有意思的传统,那就是多少年来行人过此地,喝冰水一概免费。
  1936年,沃尔小镇杂货店的老板泰德,觉得生意做不下去了。前往坏土地和黄石公园等地的旅人和过路客都不愿停下来买东西,本地的农民生活又拮据,恨不得把嘴吊起来,所以该店门可罗雀。眼看着营业额渐趋为零,泰德急得嘴唇上直冒泡。尤其这一年夏天,天还热得要死,孤寂的大太阳让泰德老板有点绝望,考虑是不是该关门大吉了。
  7月的一个星期天,一个被过往车辆吵得睡不着的伙计跟泰德抱怨,老板,你知道这帮人为什么开着车从我们路边没命地跑过吗?他们急着找点冰水降温解渴。然后伙计说,我有办法帮你拉客,咱们现在有冰也有水,为什么不搞个牌子挂到高速路口,写着:下一个街角拐弯……沃尔店,有汽水、啤酒……还有免费的冰水。
  泰德死马当活马医,试了一下,果然奏效。人气上来了生意就好做了,再说谁好意思只闷头喝水不买点东西。小店的GDP就像坐了火箭,噌噌往上跑。老板尝到甜头,生意越做越大,就把“免费冰水”作为传统坚持了下来。接着普及到了整个沃尔镇,继起的店铺都来虚心学习,所以这地方很小,客流量却越来挺大――免费的东西总是让人向往。我们到时,南来北往的车公路边已经停了不少,可见半个多世纪了生意一直很好。
  第二天早上,我进了古老的沃尔杂货店吃早餐。那里已经不再是一个店了,而是扩大成了一个繁华的市场,很多家店铺在里面营业,吃喝玩乐都有,还有一间窄窄的小教堂,不到两张长条凳的宽度,小教堂光线温暖,庄重安详,在两边卖旅游纪念品店的喧嚣里,空着所有的长条凳,等数钱数累了的人坐上来,听候上帝发落。
  从门外还能看出1936年的模样,当年印第安人拴马的铁桩子还在,但里面显然已经是新世纪了,先进、时髦、琳琅满目,还有众多“中国造”的小商品,足够全球化。岁月流逝,现在美国绝大多数餐馆里冰水都免费,不知道跟这家店是否有渊源。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沃尔镇已经成了标本、传奇和文化,对很多旅行者来说,他们绕道来此未必就为了打尖住宿,可能仅仅是想看一看,喝冰水不要钱的地方到底长啥样。市场里的老板们,半夜醒来想起开创出新的营销策略的前老板泰德和他的睡不着觉的伙计,应该会屡屡心怀感激吧。
  我们住的旅馆的老板,是个白头发大个子的老头,也很有文化,听J教授说我是作家,从吧台后拿出两份报纸,指着上面他的照片和文章说:Me too(我也是)。该老头曾在越南打过仗,不过当的是通讯兵,没机会杀人和被人杀;现在开旅馆写文章。显然他对越战想法复杂,战后两次去越南,最近的一次在不久前,还找到了当年他的南越翻译,两人抚今追昔,重游了这个硝烟散尽的国家。说到越南,他摇头,一言难尽啊。他把报纸送给我们,希望我们拜读他写越南的文章。这两期报纸他一定收藏了不少,慷慨地送给所有感兴趣的人。假如每期仅存一份,他可能会装进镜框挂到墙上。
  早饭后我们离开,越战老兵出门送客:“下次再来,送我一本书啊。我也送你一本。”他对写书比开旅馆还有信心。

推荐访问:发迹 免费 靠“免费”发迹 刘少奇是靠整人发迹 靠赌场发迹半年利润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