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党员要带头实践科学发展观

  [摘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对于大学生党员和党组织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能够更好地体现我们将党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用科学的、先进的思想做指导才能把实践教育进行得更有声色。通过用科学发展观加强实践性教育,不断创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大力弥补大学生党员教育中的不足和缺陷,切实落实党员实践教育的途径和措施,培养出一批真正的实践性人才。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学生党员;实践教育
  [作者简介]廖武林,湖南理工学院教师,硕士,湖南岳阳4140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10-0171-0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指出,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党员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员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强党性,永葆先进性。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本单位、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开展活动,激励先进,弘扬正气,振奋精神。要开展“结对帮扶、扶危济困”活动,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困难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党员履岗履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本文就高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性教育工作谈谈笔者的意见。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有利于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能够更好地灌输党的理论和指导思想,使大学生党员从思想上与党组织保持一致,有利于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对未来的新一代接班人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能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党员实践和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做到所有共产党员就是一条心,在中国现有的社会环境下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2.有利于大学生党员更好地将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部分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不能或很少与实践结合,处于被动的灌输状态,一方面对理论难以形成具体的、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另一方面感觉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对理论的学习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大学生党员涉世还不够深,分析和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理想化,一旦理想与现实出现反差,就会形成自身内部的动摇性,对党的理论就会感到迷茫、疑惑、无所适从。通过对学生党员进行科学的实践教育,可以使他们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有利于他们将党的理论与社会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自己正确的判断,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服务于社会。
  3.有利于大学生党员自身成长
  大学生党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党员。又是学生。作为学生党员,渴望求知成才,实现自我价值,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但由于各自的生活阅历不同,与社会接触形式也不一样,许多大学生党员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在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显得茫然,无所适从。因此,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接受社会的实践锻炼,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刚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种途径能够更好地促使大学生党员的自身成长。
  4.有利于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就是要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旗帜”作用,用科学发展观做指导,促使大学生党员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真正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青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使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员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得到更深刻的党性教育,使党员意识得到强化,在同学中树立起榜样;在另一方面,提供实践教育平台会使大部分学生党员在行动上表现更为频繁,有利于学生党员自身的能力培养,就能使学生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5.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者中学生党员发挥桥梁作用
  高校党建工作中往往有学生参与管理,这其实也是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一个方面,他们也是来自普通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心理和想法远远比不是学生的党建工作者了解得更为深刻、强烈,在做上传下达工作时能更准确地抓住要点,使工作的开展和问题的解决更为迅速。然而,其中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传达者的判断能力和分析的能力是否具有一定的水准。若是这个方面出了问题,那就失去了学生党员桥梁作用的意义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能够弥补这个不足,使这部分学生党员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桥梁作用。
  6.有利于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教育能够更好地传达党的思想、明确党的宗旨、体察党的用意、对党信服,从而有利于党组织的管理,可以达到一呼即应的效果,使管理更加有效率。在学生党员实践性教育中,党支部加强党员实践性教育平台建设的目的就在于此。积极开展实践教育和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性教育平台的建设是加强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党员的意识提高了,管理也就更加有效。
  
  二、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肩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职责,也承担着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然而,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重前期发展,轻后期教育。积极分子选拔严格和教育到位,团员推优、入党的制度相当完善,可发展后(预备期和转正)教育和培养严重不足。理论学习不多了,监管放松了,教育减少了,联系也不经常了。
  2.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有些支部,非常重视理论教育,党史、党的理论灌输到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及时,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是,实践性教育严重缺乏,很少参加实践性活动。由于缺乏实践锻炼,理论的学习无法通过实践巩固和提高。
  3.重教育,轻使用。有些单位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得充分而扎实,既能抓好理论学习,又能相应开展一些实践性教育活动,日常管理也很到位,但却轻视对党员的使用,没有给平台,没有压担子,提供锻炼机会,难成“骨干”,难出“精英”。
  4.重培养,轻考评。有些单位培养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党员教育和管理都非常严格。但缺乏对培养工作的评估,缺少对党员的考核奖罚,教育和管理的问题却始终存在,党员自身的不足长期得不到改进。
  5.重形式,轻落实。当今的大学有许多的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只重视形式,大张旗鼓地把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定了个很高的位,而并没有很好地去落实,从而形成了重形式而轻落实的情况。这样的发展并不适应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党员。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活动,怎样使学生党员深入到学校及社会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和实践工作中去,是摆在所有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面前的重要问题与挑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找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1.营造环境。有利于实践教育工作的开展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见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到什么程度,与他所处的环境分不开,学生只有身处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中,才能去感悟、去思考。通过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才能更好地做好实践活动。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大力营造注重实践教育的环境,大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实践教育的平台;学生党员、干部自主发挥表率作用,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大学生党员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斑人,他们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要学会为人、处事。学生党员、干部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是要强化自身的理论素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二是要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拓宽知识面,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加强人文修养;三是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最终在全校乃至全社会形成风气,营造良好环境,使实践工作顺利开展。
  2.开展活动,有利于实践教育工作的落实
  只凭几句空头的话语是不能将此项工作开展下去的,得开展具体的一系列的活动,才能使实践教育得以落实。例:在高校开展以“跟班下寝结对子”一帮一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实践性平台建设,推进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培养。“跟班下寝结对子”是将学生党员(预备党员)下到各级班级、非党员寝室,与困难(学业落后、经济困难、思想偏差、心理疾病、法纪淡漠)学生联系。该项实践活动着力提高和培养学生党员的管理能力、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以达到对学生的感染和激励作用,促进班风学风建设。使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受到教育,在帮扶群众中树好形象,真正成为一面旗帜;以先进带动后进,密切党团组织与同学们之间的联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有力地维护学院的稳定。“跟班下寝结对子”一帮一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正是在学生党建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工作的具体平台。这种实践活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见效,学生党员(预备党员)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认真落实工作,在各自的实践岗位上是否得以充分锻炼,都能从帮扶的对象中体现出来。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中要创建一系列实质性的平台,找到合适的活动载体,才能更好地落实实践教育。
  3.创新形式,有利于实践教育的深化
  既然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就得用发展的眼光和思想不断地改革创新,深化实践教育。一是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前提下,实践形式和平台上要有不断地创新,如“三下乡”、“爱心之旅”社会实践,深入农村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十七大精神等理论宣讲等,着力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责任感、使命感,使他们在鲜活的环境中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党员身份,更多地思考如何为广大群众服务。二是在工作实践中,对学生党员实践教育与管理要从完善教育机制和考核制度人手,引导、约束和规范大学生党员的行为。如制定《学生党支部目标管理和考核办法》《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和考核细则》等制度。加强党支部的考核监督力度,力求使学生党组织建设在内容、方法上突破和创新。许多时候我们在潜意识里就认为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各个方面毋庸置疑,但是若没有真正完善教育机制和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学生党员会随时间推移而渐渐地淡化一些潜在的意识,只有白纸黑字才能确保大学生党员的潜意识里一直有约束,使大学生党员能够不断深化实践教育。三是和学生党员有一定的交流沟通和换位思考,人都是需要交流和沟通的,而情感的交流沟通往往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方面要加以重视。党建工作的管理者跟学生党员的心理不可能是同步的,在很多的时候需要注意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实践教育工作在学生党员心中得到不断深化。
  实践证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性教育,创建全新的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对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提高高校党组织战斗力、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党组织应结合高校实际,力求创新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培养模式。
  
  [责任编辑:霁月]

推荐访问:科学发展观 党员 实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 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