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意义的汉韩翻译研究] 韩的意义

  摘 要:语用意义是指话语在句子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随语言环境和使用者的不同而变化的动态意义。本文主要考察了汉韩翻译过程中不同语境下语用意义的翻译问题。   关键词:语境 语用意义 汉韩翻译
  
  语言是一种符号,是人与人进行交际的工具,而人又是社会的人,所以语言符号的使用离不开社会。人的社会交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语言符号的使用也离不开一定的交际环境――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的使用者(人)之间构成了不同的关系,也就是说,语言符号在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这就是语用意义。翻译是一种双语活动,译者利用双语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想做到游刃有余,必须具有强烈的语用意识,具备较高的语用能力,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恰如其分地表达其语义内涵,既译出原文之“形”,更体现原文之“神”。
  语用意义的翻译主要依赖语境。而语境又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可以是语篇的上下文,可以是交际的客观环境,即情景语境,也可以是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文化背景。语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交际者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环境里进行交际并获得理解的。语境分为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
  一、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是在交际过程中,某个言语单位在表达某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上下文,是指词、短语、语段或篇章的前后关系。语境决定了语言的使用,借助语言语境可以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具体意义。
  下面来看一下“你好”在四种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A.――你好!
   ――你好!
  B.――你好吗?
   ――唉,最近太忙了。
  C.――你好吗?
   ――唉,最近睡眠不好。
  D.――你看你那样!
   ――你好?
  同样是“你好”,在上面四种语言环境中所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通过上下文可以判断出:A是一种寒暄语,B是在询问近况,C是在询问对方的身体状况,D是以反问语气说明“你不好”。因此应将上面的例子分别翻译为:
  A.――안녕하세요!
   ――안녕하세요!
  B.――요즘 어떻게 지냈어요?
   ――일이 많아서 너무 바빠요.
  C.――건강 어떠세요?
   ――요즘 잠을 잘 자지 못해요.
  D.――너 이게 무슨 꼴이냐!
   ――너도 별로야.
  “지지.아가, 만지지 마”,这句话中的“지지”一词决定了“아가”的意思就是它的基本意思“宝宝”,这句话应译为“宝宝,脏脏,不要碰啊”。而在“‘아가, 문 열어라.’시어머니의 말이었다”中的“아가”通过后面“시어머니의 말이었다”可以看出这是婆婆对儿媳妇的一种亲昵称呼。
  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푸르다”这个词,在“푸르고 싱싱한 싹”中应译为“绿油油的”,而在“푸른 과일”中应译为“青的,还没有成熟的”,在“하늘은 푸르다”中则应译为“蓝蓝的”。
  二、非语言环境
  非语言环境是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某个言语单位在表达某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一)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即篇章产生时的周围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参与者等,甚至包括时代或历史背景。
  翻译表达应再现原文情景。原文的情景语境是原作者用风格不同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客观现实。译者作为原作者的代言人,也得站在原作者的立场上周旋于这些客观因素之中。原作者的情景现实,就是译者的情景现实,准确地再现原作者的情景现实,不仅可从客观上再现原文本的风格,而且也为准确地再现原文意义提供了客观依据。例如:
  뭘 도와 드릴까요?
  这句话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语境来翻译。如果是在图书馆,图书管理员说这句话,应该翻译成“你需要借什么书?”;如果是在银行,银行职员对顾客说这句话,则应该译为“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如果是在饭店吃饭,服务员这样问的话,那就应该译为“你想吃点什么?”。
  (二)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指原语和译入语所依附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其价值观、习俗、宗教信仰等都存在很大差异。
  语际翻译中要达到语用等值,译者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考察语言的使用,关注原文所用的环境、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因素,以把握话语的主要功能或语用意义。
  韩语中有“국수를 주다”,这句话一般不是指字面上的意思“吃面条”,而是指询问对方结婚的计划。韩国人结婚时用面条招待客人,中国人过生日的时候习惯于吃长寿面,结婚的时候则没有给客人吃面条的习俗。我们在翻译“언제쯤 국수를 줄 겁니까?”这句话时,应结合中国的婚姻习俗,将其翻译为“什么时候吃你的喜糖?”或者是“什么时候喝你的喜酒?”
  我们经常会听到“食在广州”这样的话,要是将其直译为“광주에서 밥을 먹는다”,韩国人会一头雾水。这句话无非是想说“天下饮食,广州第一”。按照我们的理解,可以意译为“광주의 음식이 최고다”。
  文化语境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下面从认知视角、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色彩文化、习语文化等几个方面来具体看一下文化语境中的翻译。
  1.认知视角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征。反映民族特征的语言,则被打上了民族的烙印。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或者是同一件事情,因认知视角的不同,在表达上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汉语中的“胆小如鼠”是形容一个人胆小,我们在将其译成韩语时,应根据韩语语言的特点译为“간이 콩알만 하다(胆小如豆粒)”。汉语中表示“极难找到”这一意思时,常用“大海捞针”一词,而在韩国语中我们会发现具有相同意思的是“잔디밭에서 바늘 찾기(草地寻针)”。对于身体不健全的人,汉语中称为“残疾人”,韩语中则称为“신체 장애자(身体障碍者)”。
  2.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因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所形成的文化,表现为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
  韩语在表示“花钱挥霍无度,极端浪费”这一意思时用的是“돈을 물쓰듯 하다”,这是因为韩国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国家,水资源丰富。但若将其直译为“挥金如水”是不恰当的。这是因为中国地处内陆,水资源比较缺乏,特别是西部的沙漠地区水资源更是匮乏,“挥金如水”跟中国的地理环境是不相适应的。但考虑到中国国土面积广阔,汉语中也有与之意思相同的“挥金如土”一词。又如韩国山比较多,因此韩民族在把汉语中的“走马观花”引进韩国时改为“주마관산(走马观山)”。
  3.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
  韩语中有个俗语“함흥차사”,译为“咸兴差使”。“咸兴差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咸兴”是韩国的一个地名。据史料记载,朝鲜王朝的太祖李成桂禅让王位以后,曾经居住在这里,太祖的儿子太宗屡次派使者去请他,他都把使者杀掉或抓起来,后来由这个典故而来的“咸兴差使”便有“一去不复返”的含义,也可以翻译为“泥牛过海,有去无回”等等。对于此类历史典故应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翻译。再如,“自解放以来,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中国人来说,“解放”自然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是韩国人有可能误解为“1945年韩国解放”。此句话,应采取意译,而非直译。
  4.色彩的文化内涵
  由于民族风俗、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种颜色对于不同的民族在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以及蕴涵的寓意是不尽相同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吉祥、财富、喜庆、成功、兴旺发达的象征。因此,汉语中有很多由“红”字构成的词。如“红男绿女、红红绿绿、红妆素裹、红光满面、大红大紫、红白喜事、红心、红火、红利”等。而这些“红”,在自称为“白衣民族”的韩国人眼中,则是危险、恐怖、极端的象征。因此汉语中的上述词在翻译成韩语时,表层结构往往被忽略,只保留其内涵意义。如“红男绿女”翻译为“아름답게 차려입은 청년 남녀”,“红白喜事”翻译为“경조사”,“红人”翻译为“인기 있는 사람”,“红包”翻译为“축하때 돈”。
  中国古时,娼夫以绿巾裹头,后以“戴绿头巾”婉称妻子有了外遇。在韩国绿头巾并不具备此意,为了取得语用等效,可以将“戴绿头巾”翻译为“오쟁이를 지다”。
  5.习语文化
  中韩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习语。习语除了其字面意义,还有深层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深层含义,就必须参考交际语境和文化背景。例如:
  소 잃고 외양간 고치다.
  该习常被汉译为“亡羊补牢”,而汉语中的“亡羊补牢”容易使人想到“未为晚也”,是一种表达“来得及”的安慰,而韩语习语的言外之意则是“来不及了”。因此在韩译汉时有必要加上“于事无补”或者“为时已晚”来达到与原文相同的意思。
  翻译表达应充分考虑译语言内语境,表达应符合译语习惯。译本要能让译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文字表达也必须以译语习惯为参照,接受译语言内语境的限制。例如“현모양처”这个词要是翻译成“贤母良妻”就会贻笑大方,因为汉语中根本就没有这个词,翻译成中国读者所熟悉的“贤妻良母”就最为恰当了。
  三、结语
  语用含义不是揭示了人们说了些什么,而是告诉人们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我们在翻译表达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译文优势,照顾译文的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使译文读者能够顺利地理解出原作者意欲表达的意义,又要充分照顾原文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避免对原文过度的归化,尤其要充分再现原文的情景,使译文的情景和原文本的情景相一致。
  
  参考文献:
  [1]陈茂新.论语用意义的翻译和翻译者的语用能力[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5).
  [2]李利娟.翻译中的语用等值[J].社科纵横,2008,(1).
  [3]李龙海,李承梅.韩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汤薯.翻译中的语用问题初探[J].泰山学院学报,2001,(1).
  [5]熊学亮.简明语用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岳启业.语用翻译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6,(2).
  [7]张琛权.翻译习语如何处理语用问题[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5).
  [8]张宏瑜,杨雪.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谭焕梅 山东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266000)

推荐访问:用意 翻译 研究 语用意义的汉韩翻译研究 汉韩在线翻译 图片上韩文在线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