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我国启动内需的难点|扩大我国内需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1-0072-02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推出了多项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政策,取得经济平稳增长的效果。由于投资增长过快,用于消费的部分减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挤压民众的消费能力的局面仍没有改变。只有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税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实现启动内需、扩大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消费;内需;居民收入;社会保障
  
   负债累累的过度消费成为近年来撬动世界动经济增长的杠杆,我国企业看准走出去、最大获取世界市场份额的苗头,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走势低迷徘徊而不断受挫;造成国内产业规模过度扩张,产能过剩,外向型企业大量倒闭产业结构失衡的结症。现由政府出手一揽子救市计划,在原有投资规模上加大投资力度,很有可能给未来造成更大规模的产能扩张;引发更严重的经济失衡。因此,我国在启动内需的战略举措上,切忌追求数量增长的短期经济繁荣的假象。
   一、扩大消费是启动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必须选择
   扩大消费、启动内需,成为我国在世界经济不景气下,保持增长的第二战略手段。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扩大消费需求的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
   (一)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一直偏低,只有15到20个百分点,属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截至2004年10月,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已达11.6万亿元,平均消费率在60%徘徊,低消费率已明显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尤其是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已显的至关重要[1]。西方经济学认为,消费与需求呈正相关的函数。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起飞以后,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也随之相应扩大;如果还是一味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发展,“用一条腿走路”是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二)扩大消费是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稳定器。
   以扩大消费为主的经济刺激方案,成为当今世界各大国针对经济疲软而普遍采用的振兴手段。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市场表现为需求不足,必须通过扩大消费实现经济的增长,转变过去在发展过程中的找投资、上大项目的发展方式,以扩大消费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解决对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矛盾同样起效。
   (三)扩大消费是抵御国际经济危机有效手段。
   每一个国家都把全球看成自己的一个大市场,我国也不例外,是机遇的同时,也存在风险。当今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低速增长、大宗物品价格上涨,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间的摩擦不断,外需的极不稳定。形势逼迫我国对外投资方式的转变为对内启动内需、扩大消费。有资料显示,2002~2007年,我国在净出口方面,对GDP增长的拉动比2005上升了2%以上,对外投资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处于从属地位,主导经济增长的仍然是内需。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只有立足扩大内需,努力开拓国内市场、扩大消费,才能有效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增强我国经济安全性和稳定性[2]。
   二、当前我国扩大消费的几个难点
   概览世界的经济强国,它们都极力维护着自己的国内市场最大占有国外市场。对于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的新兴市场,足可以支撑巨大的产业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的战略举措。在当今世界经济变得更加复杂的情况下,面临着许多难题:
   (一)政府过度投资,导致民间消费不足。
   应对全球经济衰退与国内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出手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造成总投资的效率低下。有关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固定投资占GDP的比例高达48%,而2003年,比例为 38%;与国际比较,一个新兴经济体投资占GDP的比重通常约为30%的标准。现实下通货膨胀伴随经济疲软势在必行。大规模投资的弊端出了妨碍经济的实际自由竞争良性发展外,还形成多种腐败和利益集团,使民间消费不足的问题加重。
   (二)多方面不配套的税收政策压迫消费需求。
   我国在固定资产投资上获得了经济的高回报,除了说明投资需求仍然比较旺盛以外,就是投资的部分多了,用于消费少了。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失衡,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循环。刺激消费方面,税收日益束缚了投资手脚。经常遇到降低税率、定期减免、再投资退税等惠措施,主要适应于盈利企业,而对基础项目的投资鼓励作用弱的“玻璃门”问题。税收部门的优惠政策,侧重区域优惠,不利于鼓励公平竞争,原有的产业优惠政策滞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迟缓的“弹簧门”问题[3]。
   (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挤压民众的消费能力。
   扩大消费能力、实现藏富于民的最佳手段,就是加大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金的支出。相关数据显示,从1998~2005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经费年支出由598亿元增长到36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9.4%,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5.5%增长到1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过低。在经济竞争中加重了我国居民生活压力,对潜在的消费预测一直高估,迟滞消费的意愿,让长久性内需难以为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瓶颈。
   三、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对策
   政府主导的投资,虽然短时促成经济的发展,甚至能够解决一些就业问题,但不一定能够拉动内需。如果继续把启动内需,悬命于规模投资,忽视扩大消费的作用,不仅会使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有实质性的转变,而且,产能过剩的市场短期不会改观。只有在相对规模投资的基础上扩大消费,才是真正启动内需的长效手段。
   (一)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政策支持;使得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被纳入可操作的范围内,具体表现为:一是,继续通过免税、农产品价格扶持等方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调整政府支出,向完善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向转化;三是,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收入。
   (二)通过所得税等税收政策降低收入差距。
   税收调节主要是通过居民收入的形成、消费、储蓄和转让赠与等环节设置的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以及社会保险税等不同的税种,调控居民分配差距。从税收政策角度看: 一是,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二是,制定更趋合理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三是,加强个税征管,改善征管手段。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拉动内需需要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四是设置合理的税收优惠,对低收入群体实施税收减免,满足经济扶持的需要。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多渠道扩大就业。
   扩大内需,更多拉动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险补贴等社会保障政策保驾护航。因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消除消费内生性紧缩的根本途径。所以,扩大消费应与社会保障制度为策应。我国通过减持国有股办法,补充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通过增发社会保障债券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比例,有效解决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居民在就业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发放的问题,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客观上刺激了消费。
   综上所述,启动内需、扩大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扩大消费,充分利用了我国有利的购买条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解决好扩大消费的问题,就是抓住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启动了需求潜力。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必将为市场经济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内需空间。
  
   参考文献:
   [1] 新浪网,《扩大消费需求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
  [OL].http://finance.省略/roll/20041229/114552038t.shtml,2004.12.29
   [2] 谢伏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N].学报,2010.11.8(3)
   [3] 唐晓春,黄小剑中国税务网,《进一步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研究》
  [OL]http://www.省略.cn/swhy/jcyj/ywyj/t20100602_607234.shtml, 2010.6.2
  
   作者简介:刘争(1985―),女,河南漯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内需 难点 启动 扩大消费:我国启动内需的难点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如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