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外三章)]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不知不觉,“桃花谢了春红”。眼前的繁华春景如烟似云,转瞬即逝。“开到荼蘼春事了”,那架上的蔷薇花粉绯未衰,暮春的光景已让人感慨流年似水,青春如梦。尽管如此,我对一切还是不大在意。
  直到有一天,看见街边到处有人蹲着,守一篮子红艳欲滴的樱桃,晶莹圆润,清新可人。这时才发觉,初夏已悄悄来到,一种似曾有过的莫名情绪涌上心头。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流逝得让人蓦然心惊,善感的人又偏惊物候。你看,刚刚那粉白的小花还开在初春的枝头,转眼这红玛瑙般的果实就已经上市。仿佛一夜之间,花儿变为果实,春天变为夏季,就像人生的时光。
  不知不觉,年过三十,可二十岁左右的读书岁月,还历历在目,就像昨天才发生。怎么一恍就是十年呢?这十年如同一瞬间,可供回忆的很少。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抛”。三四十岁,红颜将逝,“绿肥红瘦”,像亭亭静植,浓绿繁茂的芭蕉。
  五月初夏,满眼新绿。聆听季节变迁的足音,呼吸空气流动的芬芳,心有不甘,总想抖落羁绊,总想有所作为。说是努力抓住青春的衣袂也好,说是伤感中伴随的激烈也好,说是要祭奠将逝的青春年华也好,总之想干点什么。隐隐约约,似乎听到生命的呼唤,青春的呐喊。
  你就像一条潺潺的小河,
  说不出有多么温柔。
  女孩女孩,
  为什么害羞,
  总不肯伸出你的手?
  仿佛有人
  在呼唤着我,
  那是岸边的垂柳。
  青春的岁月像一条柔漫的小河,总是静静地日夜流淌。“三十多岁青春十万火急”,古语“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是惋惜女人青春老去,也是赞叹女性成熟的韵致。但我理解为叹息女人“无可奈何花落去”,挽不住的青春,留不住的时光。那种失落与无奈,那种对无情时光定律的默认。是岸边垂柳的呼唤,还是青春心灵的再次觉醒?如果现在再不努力做点什么,为自己的青春留点纪念,那么这一生就再也没有什么机会了,那才真正让人痛心疾首。似乎不仅仅是这些。岁月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谁都不可能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无动于衷,置身于变革之外。要努力有所作为,把平凡的工作变得与以往不同。激情不会消逝,播种就有收获。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流光流光,多么生动形象,多么冷酷无情;那么容易就把人抛出青春行列之外。流光流光,又是那么婉转多情,转眼间,就神话般“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红的樱桃,是春天美的极致。不知那短短的一两个月里,造物主是如何凝聚天地间的精华,迅速地让那不起眼的小花儿,变为春天第一鲜果,那么诱人。樱桃是春天娇艳红润的小嘴巴吗?在昭示着朴实可以创造奇迹,在诉说千年不变的时间铁律;在倾吐一种心声,在暗示一种神谕……
  洗一把樱桃放在淡青花色的白瓷盘中,小巧的果实愈加美妙可人,像一帧静物油画,淡青、火红与雪白相映,令人赏心悦目。放一枚果实在口中,仿佛在咀嚼一种人生,那味道异常鲜美,酸甜酸甜。
  品味果实的日子也很有限,紧赶慢赶,我才买到三次樱桃。如果你还没来得及尝到樱桃的味道,那么也不必气馁。那满街的草莓像一盏盏精致的小红灯笼;稍后,还有水灵灵、吉祥的仙桃,一嘟噜一嘟噜丰盈的葡萄。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果实不同的味道,我只爱那初夏的红樱桃。
  雪之幻
  别说不曾倾心过,即使真心爱过,今又如何?那些美丽的片刻,静心想来,也不过是无足轻重的风花雪月。
  日子一天天不经意间一滴不剩地流逝,又到了飘雪的季节。可是老天总也不飘雪,似乎有意磨练每一颗爱雪的心。阴沉沉的天,冷飕飕的风,上天是在积蓄力量,准备慷慨地下场大雪吗?凝视窗外,忽然觉得那漫天大雪像神奇的、充满整个宇宙的瀑布一样,铺天盖地流泻下来;再定睛一看,一片雪一粒霰也没有。下雪吧,怎么还不下雪呢?
  飘雪的日子并没有雪,这雪就像千呼万唤,冰肌玉骨的深闺佳人,迟迟不肯飘落凡尘。烦恼与不宁,渴望与失落交替,隐隐约约觉得该下雪了,会下雪的。
  一年四季我偏爱冬季因为雪;万事万物我喜欢森林因为绿。神秘的大森林,茫茫的白雪,令我痴迷。记得中学时学地理,我就向往北方,如北欧一带,丹麦,芬兰,瑞典,挪威,这一带有四季常青的大片大片的森林,又有纯情深厚的皑皑白雪。一想到森林白雪,我的白日梦里就驶出一辆小马车,一只雪橇。那个幸运纯真的小姑娘穿着水晶鞋,驾着小马车,惊喜不安地穿过林中雪道,驶向皇宫舞会;那月光和雪地竟是神秘的浅蓝色,泛着银辉。不一会儿,白发白眉白髯的圣诞老人,身着红袍,慈祥宽厚地微笑着,驾着雪橇,在鹅毛大雪中驶往世界的各个角落,把爱的礼物赠与人类。这样的情景总是一闪而过,让我独自开心一笑,梦中的微笑不易察觉地凝固在嘴角。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漫漫长冬总是在我的意象中冒出一株株人参,幻化成穿着绣花红兜兜,扎着独角小辫辫的人参娃娃;那美丽的白桦林,常常冷不丁蹿出两三只嗑松子、吃榛子的小松鼠;还有几只温柔灵秀的梅花鹿在回眸。森林中间的空地上,白雪覆盖着一间童话中槛栏环护的小木屋;只要推开篱笆门,就会有一番童话中的奇遇在等你。
  每年冬季,新年到来之际,往往那纷飞的白雪,就是我心中圣洁的礼品;张开双臂,我满心欢喜,迎迓这高洁的精灵。
  雪,毫不吝啬,如此博大,如此深厚,无边无际,无怨无悔,让人回肠荡气。至今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下大雪,男女老少几乎都兴高采烈。
  雪,是一段来去无踪如梦如幻的深情。
  雪让人怀念温馨的友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踏雪访友,两三挚友围炉闲话。白的雪,绿的酒,红的火,暖暖的情,任是天公也动心。如此人生,犹有何憾?
  雪令人为之动心且动容。白天毫无预兆,一早醒来,外面是无比祥和、清冽、宁静的白雪世界;沉睡在心灵深处的快乐自然而然地进发出来,让人有一种奇妙的欣喜。雪,这神秘的精灵,竟然在我们最不经意的时刻悄悄地、轻轻地、柔柔地飘洒了一夜。有时尽管只是一场小雪,也会让人无比惊喜。每年的初雪犹如人生的初恋,虽然淡若无痕,是无言的结局,却也让人情思万缕,愁肠百结,难以从记忆中彻底抹去。多年后的今日,仍让我回想当年那场曾经存在过的大雪。那圣洁而执着的雪,那深情而寂寞的雪,是如此的纯净美丽。往事如飘落的白雪,是“战退玉龙三千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的悲壮,是归于大地悄无声的大静大美。雪令人彻悟,是上天赐予人类最美好最丰厚的礼品。
  那场雪,还是那场雪。
  尽管当时只看见傍晚隐约的松林,河中黑石上的白雪,只听见哗哗活泼流淌的水声。可这已足以让我想见春天已经不远,春天草长莺飞,繁花似锦,香满两岸。在白雪皑皑的寒冬之夜,在孤独的河边,聆听清纯的雪水之音,此时此刻,我的眼中心中却是春花争艳,春鸟欢歌。最深的孤独,往往迸发出神灵启示一般的绚丽幻境。触目是雪,触心是雪,是某种时刻、某种情景、某种心事、某些与此相关的人。无处诉说,也无意倾吐,最终选择的是沉默。静心想来,那些美丽的片刻,也不过是些无足轻重的风花雪月。往事雪消冰释,与风俱逝;岁月教人学会遗忘,不知什么是遗憾,什么是难过。
  雪是生命中无法破译的隐秘,是此生难分难解的心痛。耳旁反复有个轻灵的声音在吟唱:“春歌何在?嗳,春歌何在?”
  缥缈的低吟时隐时现,恍恍惚惚地唱进了遥远的洪荒……
  大地一片白茫茫。
  有一种花儿叫腊梅
  前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曾去过一个园子,门紧锁,墙四合。那天很巧,有人开门,一向好奇的我随他们进去了。
  眼前一亮,清香扑鼻。十几棵树上浅黄的繁花深深地吸引了我。寒冬腊月,竟然像走进了春的世界。有淡黄素心,有浅黄晕紫,蜜蕊腊瓣,冷香袭人。这正是我心仪已久的腊梅。开在这样的季节,散发出清雅、古朴的馨香――不比桂花浓,也不似米兰深,是一种带着寒冷的幽香,像从遥远遥远的世界逸出,让人追寻,又让人怅惘。这正是腊梅。
  腊梅就这样灿烂地盛开,开的是那么酣畅淋漓,那么无忧无虑,不同凡响!这古典的花极其优美地开放了,我平生才第一次看到。古人说:“绛纱封腊贮幽香”,这幽香贮藏千年,绵延无穷。而此刻,我多么幸运,这秘不宣人的天香完完全全对我绽放,亦真亦幻,绚丽如梦。
  这些腊树生长了几年?怎么会长在这种荒凉的院子里呢?就连开花时节园门也紧锁。腊梅寂寞吗?严冬时节万物俱寂,只有一群麻雀和不知名的鸟儿隐栖。
  是的,腊梅不宜开在喧闹的公园,繁华的街道,人群往来,车骑穿梭,红尘扰了清梦,凡俗染了俊逸。腊梅也不宜开在富有之家的轩窗之前,温暖的灯光射出华贵的窗棂,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牵出东家一时的雅兴,违背了腊梅的初衷。腊梅也不宜开在驿外断桥边,孤傲与寂寞会遭遇不测的风云。
  也许,腊梅只宜开在冷清的荒园,开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林木禽鸟为伴。大雪纷飞,一树树梅花开在冰天雪地的旷野上,仙风道骨,玉洁冰清。花开花落自在中,鸟来鸟去山色空,飘落的花瓣碾作香香的微尘,没有遗憾,只有欣慰。
  梅花开在荒园,开在幽谷野岭,纵有绝色天香,没有人欣赏,不也枉然吗?并非如此。南宋诗人王十朋《点绛唇》词中写道:“腊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蝶驰蜂逐,蜜在花梢熟。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因坡谷,一标题目,高价掀兰菊”,“坡谷”指苏东坡、黄庭坚。由于苏、黄发现了腊梅,而后成为名压兰菊的花中魁首。有无人欣赏无关紧要,而得一知己足矣;有无知己也无所谓,而自甘淡泊宁静可矣。
  又据说,腊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江浙一带广泛栽培,杭州西湖及各风景名胜都植有很多腊梅。近年在神农架地区发现大面积野生腊梅林。种植也好,天然也罢,只要有一个宽松的人文、自然环境,高洁的梅林会成为沁香的天堂。可以桃林结义,可以杏林春满,为何不能梅林净心,净化我们太多纷扰的生存环境?如此看来,腊梅也不妨走出山野,走出荒园,走向世人。
  我正在腊梅树前浮想,忽然看见进园的人在采摘腊梅,鲜活的梅花转眼成为碎玉,让我惊讶和痛惜。目不转睛着他们手中的袋子,问摘花有什么用?答日:“治病。”回家后查看资料,总算得出“治病”的证据:腊梅花清热解表,顺气止咳,解毒生肌。是了,要不然,那两个人摘梅花何用?惋惜之余,又对腊梅花瓣蜜蕊治病救人的坦荡高洁品性多了几分敬意。
  世上竟然有种花儿开在最冷的冬季,开在寂寥的荒园,这种花儿叫腊梅!
  读书・高贵・生命
  古往今来,许多人都爱读书。古代人太把读书当作一回事了。心态上是庄重认真的,行动上是要沐浴焚香的,最起码是洗净手才拿起书来读,心灵上是神圣不可侵犯,据说读书还要分时辰的。
  究其原因,大约有三:一是过去经济文化不发达,书发行量少,流传的也少;二是能够读书、读得起书、有条件读书的人少;三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能够参加科举考试,高级的说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低级的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酸不拉叽,自欺欺人。这些都说明当时读书是少数有钱人的专利,所以读书似乎是高不可攀的。就连解放前那些有学问甚至出洋留学的,不是地主家的大少爷,就是资本家的公子哥,再不济也是没落贵族出身。读书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一般的老百姓哪里读得起书啊。
  新中国成立了人人平等,国家为人民提供读书的机会和条件,大家都可以读书了。但是六七十年代是禁止读无用的“闲书”,都要读革命的书,一片红色的海洋,苦于没有选择余地。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以后,首先放开的是文化是书籍,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改变了我们的读书方式。铺天盖地的书刊,流行的畅销的,以及各种各样的电子书,一起涌进我们的视野,“浩如烟海”的书,“皓首穷经”,即使读到胡须头发都白了,谁又能够读遍这些书呢?好书的确多,无用的书也不少。我们不需要、也没有必要、更没有能力读完这些书。我同意有位老师的话:“读书就要读经典。”这样免得去面对满世界的一堆书,也免得我们无所适从。
  我认为要看两类书。一类书是自己感兴趣的、修身养性、增长知识、培养情趣、鼓励志气的闲书,这适合我们太疲倦,太无聊、太高兴,或者心情不太爽的时候看,这类书像一位温存的朋友,不离不弃,循循善诱,安抚和滋养我们日益粗糙、浮躁的心灵,这时的书像一场美丽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另一类书也要看,看上去费劲,但是对提升素质、对实际工作、对研究学问、对今后发展绝对有益,如理论、技术、技能、工具、专业一类的书。费劲也要读,有目的地一年啃它几本,挤时间主动地学,一行一行地读,一句一句地领会,一遍不行再来一遍,好歹我们都识一些字,不信读不下来。日积月累,收获较大,学以致用,益处多多,这时的书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神奇的门,通向智慧王国。枯燥么,其实这也是读书人生的一大乐事。
  当代人真的很幸福,不用费劲地借书,更不用像古人那样去抄书;也不用囊萤映雪读书,或者就着如豆的油灯读书;也不用挥汗如雨,或者瑟瑟发抖地读书。可以随时随地看书,在家可以读,工作之余可以读,旅途可以读,即便没带纸质的书,用笔记本、MP4随时也可以读书。一年四季都可以读,电扇啊空调啊四季恒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好景都占尽,正是读书好时节。忙的就剩下时间了,读几本书应该没问题吧。
  当代人真苦恼,信息多得像大海,能把人淹死了。网上什么没有啊,想看什么找不到啊,引擎一启动,多少条信息和解说等你浏览,想看的不想看的一齐涌来,潮水一样,一目十行,直到你视觉疲劳、大脑迷糊也看不完。够了,不用再往下看了。虽然这是我要找的资料,也是我要看的内容,可是总是不对劲,闹哄哄的,没有了那种美感和意境,那种恬静和投入,总是找不到感觉。突然意识到,快捷的电脑只是现代化的学习工具而已,而读书才是精神享受。就算社会再怎么发展,人类再怎么进化,却原来任何方式都代替不了读书。那种一书在握,心定气闲,神游世界,心骛八极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自己在冥王星上,刚刚与大师们一起吃过早餐。
  什么方式也代替不了读书――确切地说是阅读带给人类的愉悦和幸福。现如今,公司经常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并出资为干部员工买一些书,号召员工都来读书,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尚。公司买单,员工受惠;书香世界,传承文明,读书,这么好的事怎么可以不做,放弃读书简直可以说是暴殄天物。不要只是劝我们的孩子、晚辈、下属或者学生要博览群书,谆谆教诲他们什么“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还是先劝我们自己读一些好书吧。不要说没时间,也不要说什么“春困秋乏夏打盹”,只要把郁闷、闲聊、打牌、喝酒、胡思乱想、胡作非为的时间分出一点来读书,你会发现,这种方式远比其他任何方式的娱乐要好玩得多。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读书不仅成为一个人修养的标志之一,也成为人们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以说,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爱书、惜书、读书都为世人所推崇,人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增长本领,提升品位,推动社会走向更高的文明。领导要带头读书,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说,官员要读书,官职无论大小,如果不读书,也不过是一介俗吏。一个企业具有热爱阅读的追求与渴望,这个企业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推荐访问:芭蕉 红了 樱桃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外三章)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全文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1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