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写作主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网络时代新闻写作的突破】

  从第一层次报道延伸至新闻的“第二个落点”  新闻的第一层次报道是指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力求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有价值的新闻。多年来,新闻媒体不惜代价,以快制胜,力求在时效上争抢新闻,第一层次报道成为各媒体竞相争抢的新闻传播制高点。但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媒多元化的形势下,网络媒体以其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占领了新闻的第一层次报道,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上难以与之抗衡。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更想知道它是如何发生以及为什么发生的。这就要求传统新闻写作要跳出拼抢新闻时效的窠臼,探索新闻差异化的新策略、新路径。新闻的“第二个落点”不是背景资料,不是相关报道,而是新闻事件的扩展和延伸,是通过表层寻找里面隐藏着的事实真相,具有独立的新闻价值。
  例如,在报道广东省三个示范点中的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的岭南新民居率先落成这个事件中,大部分媒体都把目光放在新民居落成这件事上,但惠州电台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后发现,村民在欢迎新民居建设的同时,对新民居的建设面积等也存在一些看法和意见。有村民认为首批落成的新民居面积太大,200平方米的大宅对村里以四口之家为主的村民来说,使用率不高,购买压力也比较大。新闻报道后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在回应中表示,在建设新民居过程中也在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项目二期建设将在统一规划布局的原则上,采取居民自建的方式,让新民居更符合村民的实际需求,发挥其惠民的作用。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只有善于发现和捕捉第二落点,才能增加独家成分,放大新闻价值,实现新闻的差异化,这样才能使第一新闻事件的信息更丰富、内容更丰满。
  在报道、观念和思想深度上保持自己的优势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最大的价值和力量就在于用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为受众提供新闻重要性排序,提供价值判断标准,提供新闻意义解读,为受众对社会认识、社会决策和社会行为起到资讯引导作用。
  网络时代,网络似乎带来了“无限的”民主,挣脱了传统体制的束缚,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由此也出现一派众语喧哗的勃勃生机。但互联网上的“众语喧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它的背后依然需要强大的主流效果。
  报纸、广播、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稳定地传播某种社会规范,使人们的意见趋于与主流意见一致。因此,在网络时代,新闻报道要在观点和思想深度上保持自己的优势,在展现新闻原貌的同时,进一步对新闻意义进行阐释和评析。
  传统媒体也可以利用网络,特别是网络舆论平台丰富自己的新闻报道。例如,在报道中可以引入微博话语、网络留言,网民热议和评论的话题,用网民的观点、反馈来突显新闻的意义和价值。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长篇大论,避免随意的漫谈、空洞的点评,呈现多元化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网络语言随意、亲和的风格,增强贴近性,提高可听性。
  增强新闻的视觉化、听觉化,促进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和接受
  传统的视觉新闻是指纸质媒体运用形象化、立体化的表现手法,用文字符号抓取一些典型细节或生动画面,获得视觉效果。其重点在于写作手法,即用文字来真实再现新闻场景。
  作为以声音为表现形式的广播,除了用文字表述新闻内涵之外,应运用更多的现场声音,使新闻现场感更强,让听众能更直观地了解新闻事实。如惠州市启动社区约请市、区职能部门现场办公制度,惠州市委主要负责人到东湖社区参加首场现场办公会,记者就运用了大量的现场同期声,通过市领导与社区居民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让听众能从现场同期声中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
  总之,互联网的兴起让社会更趋扁平化,新闻写作者在获取更多创作素材的同时,要适应网络时代新闻阅读的变化,立足受众,从满足受众要求出发改变传统的新闻写作理念,从为媒体写新闻到为受众写新闻,从为单一媒体写报道到为多终端写报道,从为所有用户服务到为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用户服务,从而实现从媒介融合到传播融合的升华。
  (作者单位:惠州人民广播电台)
  栏目责编:邵满春

推荐访问:网络时代 突破 写作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