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冲洗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慢性泪囊炎】慢性泪囊炎从下泪点做泪道冲洗

  【中图分类号】R77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326-02  1 概述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临床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眼病,因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以溢泪、溢脓(粘液脓性分泌物)为主。中医名为“漏睛”,又名“目脓漏”、“窍漏”等。《诸病源候论目病诸候》认为本病因“风热客于睑眦之间,热博于血液,令眦内结聚,津液乘之不止,故成脓液不尽”所致。
  本病是眼部的一个感染病灶,结膜囊长期处于带菌状态。如果发生眼外伤或施行内眼手术,极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导致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因此,应高度重视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构成的潜在威胁,尤其在内眼手术前,必须预先治疗。
  本病的治疗方法有:滴眼药水、泪道冲洗、泪道探通以及手术。笔者认为泪道冲洗是治疗慢性泪囊炎行之有效的方法,可用抗生素药水冲洗,每日或隔日1次,特别严重的病例,可以1日冲洗2次,同时配合中药口服。治愈后,患者应注意眼部卫生,饮食清淡,宜忌辛辣、煎炸、烘烤、发物,以防复发。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78岁,因右眼红肿、溢脓,在多家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泪囊炎”,点药、吃药、挂水治疗近一年,均未好转,医生告诉她只有手术才能根治,但患者全身有多种慢性病,不耐手术之苦,求助于中医眼科希望能保守治疗。就诊时,患者右眼内眦部肿胀,潮红,脓液浸渍,拭之又生,球结膜充血,结膜囊脓性分泌物,泪囊区挤压有大量粘稠脓液溢出,全身可见口干、溺赤、舌红苔黄腻。中医眼科辨证为心脾湿热证,因伏火湿热、上聚目窍、腐泪成脓使然。治拟清心利湿,方选竹叶泻经汤加减。处方:柴胡10克,炒黄芩10克,焦山栀10克,炒川连4克,青竹叶6克,连翘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5克,草决明12克,漏芦10克,炙甘草4克。每日1剂,早、晚各1次,饭后温服。同时行泪道冲洗治疗,直接用氯霉素滴眼液冲洗泪道,1日2次,连续治疗5天后,脓液明显减少;改为1日1次,又治疗5天,脓液已由稠厚变得稀薄;既改为隔日1次,治疗5次后,脓液完全消失,口服药改为杞菊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8粒。以后每次复查,行泪道冲洗均未见异常。
  按:泪道冲洗治疗慢性泪囊炎,对病程短、囊腔小、脓液少者,疗效非常肯定。而对病程长,囊腔大、脓液多的严重病例,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如泪囊摘除术、泪道激光成形术、泪囊鼻腔吻合术等)。但有些情况下,即使病情严重,也不能施行手术,如:1.对各种麻药过敏者;2.有严重慢性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3.基层医院没有手术条件等。此时反复多次的进行泪道冲洗,依然可以收到满意的疗效。

推荐访问:口服 冲洗 中药 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