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问题教学需注意的问题及主要原则】 分层次教学

  所谓“分层次问题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把学生分为基础级A(自学通过)、提高级B(交流展示)、拓展级C(教师精讲)三层,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针对各层提出对应的问题,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其次是根据各层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先解决共性问题,从基本要求步步递进,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程度加以启发,分类指导,最终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具有突出的针对性,极大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分层次问题教学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要使分层次问题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充分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准确划分学生的认知层次。分层次问题教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支撑是因材施教,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对施教的“材”有清楚准确的认识和把握。这种把握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因而也是复杂而困难的。它包括学生的认知心理、知识结构、生理因素、环境氛围等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因为人对客观现实的感知和理解,总是建立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的,旧有的感知同新的感知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对当前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变化。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复杂的过程,才使得准确把握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层次显得如此的重要。只有清楚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认知层次,教师的施教过程才能有的放矢,才不致于做无用功,学生的学习才不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由此看来,准确把握学生认知结构层次是施行分层次问题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层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学生的认知结构总是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的,它具有发展的连续性、顺序性、差别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和把握也应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把握,也应对同一个或同一群对象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二)必须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学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则是上述过程的外因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产生教学效果,否则只能是一厢情愿。因此,在施行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必须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方法很多,可以在施行教学前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对分层次问题教学有正确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可以让学生参与确定自己所属的层次和应该达到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激励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等等。只有唤起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分层次问题教学才会永葆青春。
  (三)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分层次问题教学客观上把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虽然这种层次不是通常所说的等次,但只要分出不同类属,就难免会引起学生的敏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施行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在要求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不相互讥讽、挖苦的同时,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教学用语,特别是在确定教学目标和布置作业时,切忌出现“学习差,能力低”等教学忌语,否则学生便会从心底抵触分层次问题教学,教学效果不但难以提高,而且师生关系也会变得紧张起来。
  二、在分层次问题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因此分层问题教学应注意:自主选层、动态调整,保护学生自尊和学习热情。
  (二)层次性原则。由于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不但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的程度也不同,不同班级学生群体的差异也不尽一致。因此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自己的教学安排,使各类学生得到的帮助与他们的个别需要相适应。
  (三)问题性原则。分层问题教学要特别强调对教材知识点的问题化,把一个个知识点按照层次设计成问题,让学生从解决一个个问题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轻松掌握一个个知识点。
  (四)激励性原则。这是保证教学质量获得大面积丰收的根本。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而激励永远是教育的态度。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教育,“温柔胜于强力,成功的背后是激励”,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可以唤起学生的上进心,是一种费力小而见效大的好办法。
  “分层次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的新的教学模式,打破原有的旧的模式,实现新的转变,终归是符合了课改的潮流。对此,我们教师更应该抓住机会,努力提高发展自己,实现自我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刘电艺《英语学习策略研究》
  [2]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
  [3]《分层次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4]《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石鸥

推荐访问:需注意 层次 原则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