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德国开车怎么走 [德国和中国:走得太近了些]

  日前,一份欧盟智库的抨击性报道指出,随着全球实力重心东移,德国和中国正在构建一种“特殊的关系”,这影响到欧盟与中国的总体战略,威胁到欧洲在全球的地位,甚至可能会打破中欧两大势力间的平衡。
  “中德两国两国快速发展的紧密联系可以用以下两个人名来总结——‘马克思和梅赛德斯’。”报告作者之一汉斯?昆德纳尼表示。“年轻的中国人羡慕德国慕尼黑的现代化和柏林的竞争优势;年长的中国人则想去马克思的出生地特里尔瞻仰。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喜欢德国汽车。”
  深层次来看,中德双方频繁的商业往来,再加上对欧盟缺乏统一协调政策的失望,成为这种特殊关系的推动力。
  今年德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达到0.5%,这是欧盟诸国中最强劲的表现。这个数据包含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在两国合作程度渐深的基础上,德国经济增长绝大部分依赖于中国的需求。报告提到,中德经济体间存在一种近乎完美的合作方式:中国需要技术,而德国需要市场。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指出,2011年对中国的出口拉动了德国GDP的0.5%,相当于130亿欧元。德国对华出口是所有欧盟对华出口总量的一半左右。
  保守的中国政策制定者们很满意德国实行紧缩的财政预算,他们对在欧洲其他地方看到的挥霍表现得极不信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分析人士表示:“与其把钱给那些经济陷入困境的国家,还不如与德国合作。”
  中国很清楚在欧洲不能只有德国一个伙伴。法国也是理想的伙伴之一,但是很难预测法国新总统奥朗德的表现。
  “在中国领导人的眼中,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有时候就像一个小丑。也许奥朗德将提升法国在中国心目中的形象。中国对德国在解决欧债危机的问题上所采纳的紧缩政策表示支持。因此,他们将把奥朗德试图减缓紧缩的行为看做是误入歧途。”
  日益繁荣的中德友好关系也有问题,报告指出:“这也许会危及欧洲与中国在一系列问题上的总体关系,包括人权、气候变化和外交政策等。目前存在一种风险,德国寻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并非欧洲战略利益。”
  德国的领导人受到几十年东方政策的影响,希望尽早与中国寻求合作并大力向中国投资,德在华的外商包括巴斯夫、大众和西门子等德企巨头。
  分析人士指出,中德政治分歧并未因经济关系的紧密而消失,去年夏天双方在柏林共同举办的中德内阁会议上的态度就表明了这一点。
  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经常会见或是尽可能与中德两国持不同意见者交流。根据《南德意志报》的报道,今年2月默克尔访华期间,她被禁止与反对派律师以及《南方周末》的编辑们见面。据报道默克尔一度因此事而感到不悦。
  作者:DIDI KIRSTEN TATLOW
  来源:《纽约时报》2012年5月16日
  编译:木易

推荐访问:德国 走得 中国 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