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存折到期我可以取吗 [婆婆的存折谁拿好?]

  婆婆的存折  晓丽是律师,代理过太多由家庭经济纠纷引起的矛盾,业内都承认晓丽是个行家,可她却很为自己婆家那点小事伤神。  周五晚上,晓丽正和老公韦林看电视,大哥来电话了,说明天要召开家庭会议,研究一下婆婆的养老问题。
  周六上午,晓丽跟在韦林身后去婆婆那里。一进门,她险些乐出声来。嘻,搞得还蛮正式,婆婆穿着碎花上衣一脸严肃地坐在餐桌旁,两边已经分别列坐了大哥大嫂和小叔子夫妇。
  等她和韦林坐定,婆婆开口了,她年纪大了,不想一个人住这套空房子了,3个儿子要轮流给她养老。
  对于老太太的提议,儿子儿媳都表示了赞成。其实,自从公公去世之后,孩子们就集体表示过要老人跟自己一起生活,那时老太太固执,坚持不给孩子们添麻烦,要一个人住。
  老太太哪里知道,她一个人住带来的麻烦远远超过了住在一起。小叔子在百里之外的城市上班,韦林和大哥每周就自动分班儿,你一三五,我二四六,过来帮着老妈打扫卫生、倒垃圾、陪说话。每个人都一大摊子的事儿,两个家来回跑,久了都有点吃不消。所以,现在听到老妈回心转意,都非常开心。
  晓丽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婆婆给孩子们立章程:一家住几个月,过年过节如何安排等等,听来听去,晓丽发现,婆婆根本没说到重点——她的存折。
  关于婆婆的存折,晓丽早就有意见了。不是她贪财,而是婆婆这事做得确实不那么光明磊落。她独居的生活由大儿子、二儿子来回奔波着照顾,存折却放到远在外地工作的小儿子那里。
  不是晓丽有意打探,去年年终各个单位都发绩效奖金,她无意问了一下婆婆补了多少,没想到婆婆的脸色立刻就变了,磨叽了好久才答来了一句:“我那存折放在老三那里呢,还不知道补了多少钱。”
  晓丽一怔,婆婆的存折为什么要放到小叔子那里?婆婆看出了晓丽的意外,紧跟着解释:我上楼下楼的也不方便,就将存折放到了老三那里,反正他不会乱动我的钱。到时候我死了,他们哥三个拿出来平分就是了。
  晓丽就跟吃了只苍蝇那么发堵,婆婆这叫什么话,她上楼下楼的不方便,随便差大哥或者韦林去银行不也一样嘛,为什么非要交给老三?还有那句话,老三不会乱动她的钱,难道大哥和韦林就会乱动?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虽然婆婆口口声声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她的实际行动却明显偏向了小叔子。韦林憨厚,倒不觉得有什么,晓丽却忿忿不平,都是儿子,大哥和韦林甚至比小叔子付出还要多,但婆婆却偏心成这样,也太伤人了吧。
  当然,就她每月那2000多元的工资,确实没人放在心上,可隐藏在存折背后的信任感缺失,却让晓丽无法接受。
  她一直想找个机会说说这个事,现在,机会来了。
  亲兄弟明算账
  婆婆布置完自己的养老方案,要儿子儿媳发表意见。晓丽开口了,她极力赞成婆婆和孩子们住在一起,老人年纪大了,自己有个紧急情况的确没法应付,住到一起既让老人不那么孤独,也解除了儿女们的后顾之忧。
  婆婆听晓丽如此体恤孝顺,高兴得眉开眼笑。这时晓丽话题一转,说到了正题:既然婆婆要轮流在孩子们家住,那么,存折必须自己随身携带。
  小叔子的脸色变了,婆婆的脸色也变了。
  晓丽的理由很充分:婆婆现在大脑清醒,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可以自己携带存折,实在出行不方便,那住到谁家就由谁家负责替婆婆取钱打款。
  婆婆尴尬地咳嗽两声:我的存折放到哪里难道自己就没权做主了吗?
  晓丽不顾韦林在桌子底下踢自己的动作,认真地回答婆婆:您有财务自主权,但有一点也要明白,信任和责任是成正比的。你的存折放到三弟那里,表明的就是你不相信大哥和韦林。既然你只信任三弟,那就索性将养老的责任都放到他身上吧。
  小叔子坐不住了,红着脸反复解释,自己只是替老妈保管,并没有乱花老人的钱。大嫂好像第一次知道婆婆的存折放到小叔子那里,立马也急了。
  有条不紊的家庭会议因为一个存折乱成了一锅粥,小叔子气急败坏地讽刺晓丽:咱妈就这么点工资也值得你如此放在心上。
  晓丽一耷拉脸子:亲兄弟明算账,凭什么我们只有尽义务的份儿。
  大哥和韦林虽然嘴上没说啥,在晓丽的渲染鼓动下,心里对老妈的决定也多少有了点意见。一家人心知肚明,老太太不是简单地将存折在老三那里放一放。老三刚刚供了房子,每月的房贷和装修款都不是小数目,老太太心疼小儿子,这是拿着自己的钱帮衬他的生活呢。
  果不其然,那张被小叔子最终拿出的存折上,余额只有几千元。婆婆嘴硬:我平常就不花钱吗?这些支出都是我自己用的。
  晓丽做律师的精明一下子显露出来,她指着两个月前的一笔5000元的支出问婆婆:那你解释下这笔钱做什么了?5000元可不是个小数目。
  婆婆一下子哑口无言了。她东看看西看看,看到大儿二儿两家人4双眼睛死死盯着自己,忽然将存折狠狠摔在桌子上:我真是没法活了,你爸不在了,你们就这样欺负我啊。
  婆婆的眼泪很奏效,韦林和大哥率先撤了,当然,他们走的时候,没忘记拉上自己的老婆。到最后,婆婆那里只留下了老三两口子。
  以防后患,所以未雨绸缪
  回家的路上,晓丽依然忿忿不平。她不止生婆婆的气,更气韦林的窝囊。当初知道婆婆将存折放到小叔子那里她就提醒过韦林,这是老太太给小儿子开小灶呢。可韦林说什么——你净瞎猜疑,老三能花咱妈的钱吗?
  现在怎样,亲眼看到存折上可怜的余额,韦林还说什么?
  晓丽喋喋不休,韦林也憋了一肚子火。虽然他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可骤然看见老妈偏袒弟弟的真相,心里也有点别扭。但是,这种别扭还不能告诉晓丽。所以,他想了又想,憋出一句话:满打满算,老三花了老太太两万元了不得了,别人都没说什么,就你蹦出来,显得你好像多贪财似的。
  晓丽不服气:都是儿子,凭什么让老三多贪多占啊,小梯己都给了小儿子,受累的事儿却是咱们的,你愿意当这冤大头,我可不愿意。
  两口子正吵着,大嫂给晓丽打来了电话,她也是气到寒心,认为事态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钱的事情了。最后妯娌达成一致:如果老三不将私自花掉的钱给婆婆补回来,那婆婆就去他家养老吧。   要说老三两口子也算识时务,没过多久,乖乖将老妈的钱补了回来。婆婆重新拿回自己的存折,没有半点高兴的意思,住到晓丽家中时,夸张地将存折摆到儿媳妇面前:晓丽啊,你再仔细给我审计审计,看看妈的存折是不是还有漏洞?
  晓丽不卑不亢地拿起存折看了看:嗯,现在没什么问题了。
  婆婆的脸都气青了。
  可晓丽的心情却舒畅了不少。她这些年代理过太多类似的家庭经济纠纷,很多手足之所以在老人百年后能打官司到鱼死网破的地步,往往不是太多财产引起的。关键的关键是老人活着的时候一碗水端不平,儿女们又都好面子,总认为问题有朝一日会自行化解,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得过且过。但真的到了最后,老人走了,那些遗留的问题非但不会自行化解,反而会越来越成为痼疾。这样的时候一言不合,闹上公堂就是常事。
  晓丽很早就发现了这种症结所在,所以坚决要在自己家里做到未雨绸缪。她甚至幻想,婆婆应该理解自己的苦心,她可是为了这个大家庭好啊。
  小事上太聪明,大事就会犯糊涂
  存折事件的大获全胜,令晓丽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这时,她接了一个案子。有个老太太临终前偷偷将自己的房子留给了小女儿,等老太太去世之后,她的两个儿子才看到那封遗书,一家人为此打得不可开交。
  晓丽翻着卷宗心里忽然打了一个激灵,她想起了婆婆的那套房子。虽然存折要回来了,可婆婆偏向小儿子的心还在,万一那套房子偷偷留给老三,那可怎么办?
  让晓丽失望的是,韦林压根儿就不信她的说法:咱妈哪能这样啊,你别胡乱猜疑了。
  晓丽也希望这只是自己的猜疑,可每次看到婆婆和小叔子坐在一起亲亲热热说话的样子,她的心里就会敲起警惕的小鼓。韦林不和自己一条战线,她就去找大嫂做同盟军。
  都过平常日子,谁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晓丽觉得,自己和大嫂也不是要多吃多占,只是要求在公平尽义务的同时让自己的权益受到保障就OK。
  大嫂听晓丽一说那个案子,心里也立刻长了草。不久之后,婆婆七十大寿,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妯娌俩同时提出了一个要求,趁着婆婆清醒,应该尽早去公证处立份遗嘱,将那套房子的归属说清楚。
  婆婆当即就被气得心脏病发作了。
  韦林哥三个风风火火地将老人送去了医院,晓丽和大嫂傻了:不就一个遗嘱的事儿吗,婆婆至于刺激成这样?
  不过,她们心里也害了怕:万一婆婆有个好歹,老公还不得吃了她们啊。
  谢天谢地的是,婆婆抢救及时,安然无恙了。晓丽和大嫂赶去医院看婆婆,走廊上迎面遇上大哥,他二话不说就给了大嫂一个大嘴巴:臭婆娘,天天就是钱钱钱,告诉你,我妈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看我不和你拼了。
  大嫂哭天抹泪地追大哥去了。晓丽黯然地避在一侧,大哥虽然没打她,可那冰冷的眼神儿也能杀人于无形啊。
  韦林不像大哥那么火爆,不过,见了晓丽,也不拿正眼看她。倒是老三,红着眼圈拽她出来,给她看了一份早就起草好的遗嘱。让晓丽没想到的是,婆婆竟然早就在公证处立了遗嘱,房子当然是三兄弟平分。
  晓丽讷讷着不知如何开口,小叔子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下来:嫂子,其实你们都错怪咱妈了,当初那个存折,不是妈放我那的。是我日子紧,动了自私的念头,想先在妈妈那里拆借一点。后来你问起来,妈怕你们嘲笑我,就揽到了自己身上。我和你弟妹从没想过侵吞老人一分钱,那些挪用的钱,即便你们不说,我们早晚也会还上的。
  晓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她恍惚间想起当初问起存折时婆婆尴尬的神情,她只当是婆婆理亏,现在才明白,原来她是怕她瞧不起老三啊。
  而她,却较了真儿地一再算计着不吃亏一分一毫,甚至在婆婆的生日宴上提出了遗嘱的事,老人的震怒和伤心可想而知了。
  晓丽面红耳赤地去给婆婆道歉,婆婆虽然最终也在口头上原谅了她,不过从此,晓丽总觉得和婆婆隔了一层。不但婆媳关系有变,就连自己和韦林,感情似乎也受到了某种影响。
  晓丽真是后悔不迭啊,直到此时,她才明白了一个道理:法律上能够未雨绸缪的问题,其实不一定适合现实生活。这样的时候,晓丽看到一句话,人在小事上太聪明,大事上总是要犯糊涂的。她觉得这句话一下子点在了自己的骨头上,她不就是在锱铢必较的小事上太聪明了吗,以至于完全疏忽了亲情这个大问题。
  之后,再有人来和她求问家庭经济纠纷的问题,晓丽只有一句话:钱是能挣来的,而情,只要遗失了,再想找回来就难了。
  她多希望天下所有家庭都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推荐访问:存折 婆婆 谁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