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叙事策略分析】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摘要:威廉·福克纳在其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运用了错时、设置悬疑、不可靠叙述和伏笔等叙事策略。这些叙事方法使小说呈现多层次、跳跃性的叙事节奏;彰显了出了小说的叙事魅力:吸引读者积极地参与到文本的建构之中。
  关键词:《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错时;悬疑;不可靠叙述;伏笔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2-0019-02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极具写作智慧的作家。他在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极尽错综复杂之能事,在短短的篇幅之内屡出奇招,使小说极具耐读性和挑战性。本文将从错时、不可靠叙述、悬念设置、伏笔等方面去解读福克纳在这篇小说中的叙事策略。
  1、错时
  叙事作品的时间有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之分。在故事中,时间是不可逆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只能按照生活中的逻辑顺序排列;而在文本中,时间是由语言片段的连续性显示的。它被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叙述出来,但不一定按照自然顺序排列。时序是指故事中时间的先后顺序和文本中这些事件的线性布局之间的关系。由此,叙事的时间顺序也分为两种:叙事时序和故事时序。前者与叙述行为直接相关,通常是被作者打乱,变化不定;后者是固定不变的,即从故事发生到结束的自然顺序。“故事中的安排与素材的时间顺序之间的差别,我们称之为时间顺序偏离或错时。”【1】也就是说,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的不一致,形成错时叙述。在《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错时是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
  从小说的布局来看,我们知道,故事是从爱米丽小姐的过世开始的,最终又回到她的死——葬礼上,中间是镇上居民对爱米丽小姐生前事迹的记忆碎片。它们不是按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线性地被拼贴到一起,代之以极强的跳跃性和交叉性,使得叙述时序错乱不堪:老镇长为她免税是在她父亲去世之日开始,她大概三十岁,新镇长来索税她五十多岁,家里发出臭味是父亲去世的两年后,接下来是父亲去世的第二天,妇女们去拜望她。她与荷默的恋爱是在父亲去世的那个夏天,买砒霜时她三十出头,荷默的最后一次出现是他们恋爱至少一年多以后,四十岁左右那六七年间她开授了瓷器彩绘课,隐居十年后她于七十四岁病故。参加完她的丧礼,人们发现了被毒死的荷默·伯隆。通过她三十岁到七十四岁之间的事迹片段,我们勉强可以整合出一个不同寻常的女性形象:性格孤僻高傲,行事神秘异常。家里发臭她无动于衷,买了砒霜后情人失踪。这两个事件像谜一样困扰着读者。这种困扰反而使读者积极地参与到“解密”的游戏之中来。
  2、悬疑
  对于事件的真相,作者是在故弄玄虚。对于悬念的制造,作者主要运用了预叙的手法【2】。也就是说,在文本中,如果在故事(以三个事件为例)的自然时序中,事件的顺序为ABC,而在文本中被表述为CAB,那么C就是提前叙述,即预叙事件,“倒述(即倒叙)和预述(即预叙)这两个术语本是相对于主要叙述线索而言的。如果事件在主要叙述线索上应有的位置之前叙述,则为预述;之后,则为倒述。”【3】虽然小说通篇是以过去时写成的,从上文的错时分析中我们已经得知,叙述者对爱米丽小姐一生的倒叙并不是从她三十岁顺时地讲到她七十四岁,在他的倒叙之中,又有偏离倒叙时点的预叙。叙述者间或会向读者透露按故事时序发展本不该出现于此的事件。在《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有两处重要的预叙值得注意:
  I(第一部分)参议员们开了个特别会议,派出一个代表团对她进行了访问,他们敲敲门,自从八年或这十年前她停止开授瓷器彩绘课以来,谁也没有从这大门出入过【4】。……(第42页)
  在叙说参议员拜访爱米丽小姐的过程中,预叙了后来她开授瓷器彩绘课的事情,然而对此事提及以后,又按下不表,接着参议员拜访的情景叙述。这就扣留了部分的信息,令读者心生疑窦。直到第四部分,叙述者才交代了开授瓷器彩绘课的具体情况。
  在那段时期,她开授瓷器彩绘课。在楼下的一间房里,她临时布置了一个画室,沙多里斯上校的同时代人全都把女儿、孙女儿送到她那里学画,那样的按时按刻,那样的认真精神,简直同礼拜天把他们送到教堂去,还给他们二角伍分钱的硬币准备放在捐献盆子里的情况一模一样。(第49页)
  作者把这一事件预叙出来,又在后文进行呼应,旨在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爱米丽小姐:她并不是一味地自我封闭和与世隔绝,她的才情也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II(第二部分)她就这样把他们“连人带马”地打败了,正如三十年前为了那股气味的事战胜了他们的父辈一样。那是他父亲死后两年,也就是在她的心上人——我们都相信一定会和她结婚的那个人——抛弃她不久的时候。父亲死后,她很少外出;心上人离去之后,人们简直就看不到她了。(第43页)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爱米丽的房子发出了难闻的气味、邻居们的抱怨、猜疑以及对此采取的行动。对于气味的事,叙述者表面上轻松地从她“打败”索税人员一事中过渡过来,实则也为下文作了一处预述悬疑。叙述者没有立即告知读者爱米丽当时是怎样战胜了那些父辈,又另表一枝,提到了她父亲的死和心上人离去的事。这一“枝”也不详述,转而讲镇上的妇女吃了不少爱米丽的闭门羹。然后再从人们的议论中牵扯出邻居们的除臭行动。叙写完臭味事件,又补叙了爱米丽父亲死后第二天,她的反应和邻居们的行为。至于“我们都相信一定会和她结婚的那个人”,到小说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才,叙述者才向读者娓娓道来。在这一部分的叙述中,叙述者设足了悬念,不断地向读者透露只言片语的信息,一方面酷似侦探小说为读者提供查出真相的线索,另一方面却使线索本身也成为“理还乱”的谜团。叙述者提供的事件都是交错发展,再加上时序上的倒错,令读者摸不着头脑。这里并不是鼓吹越令读者难于理清线索就越彰显作家的本事,而是旨在强调预叙这种手法的叙述魅力。正如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言:“惟存预叙,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
  3、不可靠叙述
  为了使作品更具可读性,使爱米丽小姐的一生更具神秘色彩,作者还安排了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韦恩·布思“把按照作品规范(即隐含作者的规范)说话和行动的叙述者称为可靠叙述者,反之称为不可靠叙述者。”【5】.费伦和M.P.马丁进一步指出叙述者实际上要执行的三种功能:对人物、事实和事件(1)进行报道;(2)做出评价或认识,(3)进行阐释或解读。这里的每一种功能或角色会产生出不同的不可靠性,而导致不可靠性产生的原因,要么是力所不及,要么是故意歪曲。【6】在《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不可靠叙述主要体现在叙述者执行第一种功能时的故意歪曲。读到小说的末尾我们才知道,爱米丽小姐家发出的难闻气味是源于荷默·伯隆尸体的腐烂。但是在第二部分描述邻居们的猜疑和行动时,作者巧妙地安排了法官的出场,法官是辨明真相的代表。借助他职业的特点,他的猜想——黑人在院子里打死了一条蛇或一只老鼠——也足以令读者不去深究那臭味的起源。关于荷默·伯隆的死,与爱米丽买砒霜有直接联系,但是作者在安排叙述者叙述买砒霜这一情节时,同样使用了误导读者的策略。在爱米丽买毒药时和药剂师的对话中,我们就能看出作者的蓄意安排:   “我要买点毒药。”……
  “知道了,爱米丽小姐。要买那一种?是毒老鼠之类的吗?那么我介……”
  “我要你们店里最有效的毒药,种类我不管。”
  药剂师一口说出好几种。“它们什么都毒得死,哪怕是大象。可是你要的是……”
  ……
  “我要的是砒霜。”
  ……
  ……“噢噢,当然有,”药剂师说,“如果你要的是这种毒药。不过,法律规定你得说明做什么用途。”(第47页)
  爱米丽始终没有告诉药剂师和读者她买砒霜的用途,反而是药剂师自作聪明地认为她是要毒老鼠。虽然她没有按规定交代毒药的用途,但是爱米丽小姐平时的乖戾和孤傲使他和读者都认为这是她的性格使然,她可以不纳税就可以不把法律规定放在眼里。作者对于这一点隐藏还是不放心,又安排了叙述者从另一个角度遮盖她的用意:
  她回家打开药包,盒子上骷髅骨标记下注明:“毒鼠用药。”(第47页)
  这个补充对掩饰真相至关重要。一方面似乎印证了前文法官的猜测——爱米丽的家里死了老鼠,另一方面似乎也认可药剂师的自作聪明。不可靠叙述预设了作者建构文本的动因,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一个与真相相去甚远的误途。这里,指引误途的就是“毒鼠用药”这块路牌。
  如果把时序的倒错和事件的交叠看做是作者将文本铺陈开来的“放”,那么他又是怎样收束呢?在“放”与“收”之间,作者的叙述策略如何转化?
  4、伏笔
  即使到了小说的结尾,叙述者也没有直说是爱米丽用砒霜毒死了她的情人。然而,读者又是如何揭开荷默·伯隆身亡之谜的呢?福克纳的高明就在于他懂得充分调动读者的认知和推理能力,由已知推出未知,完成文本的建构。小说的结尾一段之所以能震撼读者,就是因为他成功地运用了伏笔这种叙事技巧。叙述者描述完荷默·伯隆的死状后,文本并没有到此结束。且看小说的最后一段:
  后来我们才注意到旁边那只枕头上有人压过的痕迹。我们当中有一个人从那上面拿起了什么东西,大家凑近一看——这时一股淡淡的干燥发臭的气味钻进了鼻孔——原来是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第51页)
  读到这里,读者恍然大悟。“铁灰色头发”在前文出现过:
  (第四部分)等到我们再见到爱米丽小姐时,她已经发胖了,头发也已灰白了。以后数年中,头发越变越灰,变得像胡椒盐似的铁灰色,颜色就不再变了。直到她七十四岁去世之日为止,还是保持着那旺盛的铁灰色,像是一个活跃的男子的头发。(第49页)
  由于文中已有好几处对爱米丽小姐的肖像描写,“铁灰色”头发在这一部分出现,显得只是一处闲笔,没有多大意义。然而正是在这轻描淡写的不经意间,作者和叙述者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暗示。作者做这样的处理并不只是想告诉读者消失多年的荷默·伯隆已经死了,也不仅仅是想揭秘他的死因。更为深切的是,他向我们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爱米丽的内心达到了一种疯魔的病态程度。按照文中的叙述,荷默的死应该是在爱米丽三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她的头发还没有变成“胡椒盐似的铁灰色”,我们从她“铁灰色的头发”留在那腐尸旁边这一细节可以推断出,爱米丽头发变成铁灰色以后,她曾睡在荷默尸体的旁边。这是一种多么可怖的行为。在这可怖的背后,却深藏了更多的可怜。她长期受到父亲的霸道压制。她几乎没有过青春的记忆,父亲赶走了所有追求她的青年男子。她的自视过高也是源于父亲对她的管教。她先成为社会及其传统的牺牲品,继而成为为害他人的杀人魔。灵魂受到毒害,人性必然扭曲。曾经刻有荷·伯字样的银质盥洗用具在尘封了四十年的房间中再次被人们看见时,刻制的姓名字母图案已经无法辨认了。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想见爱米丽曾经无数次地抚摸过那上面的名字。在现实的压力和限制下,她只能与自己爱人的尸体和名字长相厮守,这不啻为一曲绝美凄婉的爱情悲歌。作者不明确地将这种悲剧性因素表达出来,更有助于读者去推断和猜测。正如我国著名的福克纳研究专家肖明翰所说:“由于猜测往往是从事物的一般性出发,因此它又是比事实更能反映社会的本质。”【7】
  福克纳对时序颠倒得心应手的运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时序倒错而达到的悬疑效果和令人震撼的收尾更是漂亮得令人赞叹不已。通观整篇小说,作家谋篇布局的叙事才能给读者带来了极为强烈的审美感受。
  注释:
  【1】参见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5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见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第18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同上,第112页,
  【4】原文引文均出自:陶洁编:《福克纳短篇小说集》,译林出版社,2001。
  【5】转引自:James Phelan,Peter J.Rabinowitz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第8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同上,第87页。
  【7】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第371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参考文献:
  [1]、威廉·福克纳:福克纳短篇小说集[M],陶洁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2]、董小英:叙述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3]、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推荐访问:叙事 一朵 玫瑰花 献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