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傩戏

  摘 要:目连救母的故事以佛教为载体,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虽然现在鲜有目连救母的连台本戏演出,但不乏诸多经典折子剧目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目连戏作为中国文化历史上特殊的一环,它的发展过程仍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全篇文章从目连戏与中国戏曲共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目连戏所承载的文化意蕴来简单论述目连戏文化现象。
  关键词:目连救母;目连戏;儒家文化;佛教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82-01
  作为外来的一种戏剧艺术,目连戏传入中国达千余年历史之久。翻阅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目连戏发展的大致脉络走向,目连戏凭借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一步步走向辉煌。了解目连戏的发展演变对我们更好地欣赏如今舞台上演出的目连救母经典剧目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这一独特的目连戏文化的理解。
  一、戏曲演变史的活化石
  目连救母的故事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与我国戏曲的发展道路基本一致。由此称目连戏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戏剧鼻祖”毫不过分。印度与中国的文化来往最早追溯到西汉。东汉两国互派使者,佛教这时由西域逐渐传至中国。①目连救母的故事则伴随着佛教的东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而此时,中国戏曲仍处于百戏、参军戏、歌舞戏这样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时间上,目连戏在中国的初始发展阶段和中国戏曲的初始发展阶段大体上是一致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目连戏和我国戏曲二者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的呢?二十世纪初,德国探险队在我国吐鲁番找到了印度梵剧的三个戏剧残卷,其中《舍利弗传》描写了佛陀的两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如何改信佛教,皈依佛祖的故事。②由此可知,《舍利弗传》是目连戏进入中国的雏形形态。由此开始,伴随着我国戏曲的历史发展道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目连戏的影子。魏晋南北朝时代,目连故事伴随着佛教进入中国,同时由于梁武帝的大力推崇,于大同四年(538年)设盂兰盆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目连救母故事在中国的蔓延,最后以至于家喻户晓。唐代俗讲③盛行,目连救母故事则采用了《目连救母变文》、《目连缘起》等俗讲形式继续传播。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④这足可见宋代目连戏的演出规模。南宋后期《佛说目连救母经》在浙江、广东一带流传,推动了目连戏与南戏的相互交融。至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安徽祁门人郑之珍编写了《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目连戏的鸿篇巨制,共计一百出,这使得目连戏以明传奇的形式继续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后清朝文人张照所著的《劝善金科》及宫廷上演的连台本戏均受到郑的影响,此处不再多述。纵观目连戏的发展演变,用“戏曲演变史的活化石”来形容目连戏与中国戏曲的渊源关系毫不为过。
  二、目连戏的“孝文化攻略”
  目连戏之所以由一个舶来品渐渐融入并扎根于华夏民族的精神生活,除了其紧紧依附于戏曲这一载体外,目连戏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与中华民族厚重的传统文化有着“殊途同归”的切合点,这也是目连戏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仪式性和观赏性的宗教表演艺术形式在中国得以生存传播的重要原因。目连戏与我国民间的傩祭文化、原始巫术文化、民俗宗教文化等均有相互交融、相互贯通的特点。本节仅以传统儒家文化与目连戏所宣扬的佛家文化的相似点来重温目连戏所包涵的文化意蕴——即“孝文化”。
  为了维护帝王统治,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由此揭开了我国彻底儒化的开端,同时也开始了唯“儒教”为正宗的历史开端。我国向来自称“礼仪之邦”,这四字即充盈了浓厚的儒教色彩。纵观两千余年历史,虽然儒学经历了诸多潮起潮落的变幻,但不可否认,今天的我们依然一如既往地选择儒学作为国人为人处世、安家立命的准则。追其根源,只能说经过上千余年的文化熏陶,儒学已成为每个国人与生俱来的东西,甚至已经超越了意识的范畴,成为打在我们每个国人心上的烙印。对于华夏子民而言,“孔子”二字,已不仅仅是对孔丘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尊称这么简单的解释,他已成为我国人民为人处世的一个文明底线。两千年前,孔子就用诗书礼乐为我们的华夏文明设置了底线,同时这个底线又成为我们历朝历代所共同遵循的最高价值标准,即人与人之间必须遵循:仁、义、礼、智、信、忠、孝。
  目连戏则着重宣扬了我们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孝”,目连为了救母亲摆脱地狱困境,历经磨难,终于救得母亲同升天堂。儒学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孔子提倡的“仁”,仁是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情感关怀,而这种情感关怀就来至于“家庭教养”,来至于对父母的孝敬。《孟子》说过“仁者,事亲是也,义者,敬长是也。”“孝文化”自古以来就是跨越国界,跨越不同文化的人类所共有的意识和精神。目连戏历经千余年的发展演变,始终没有丢弃我们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孝”,本节认为这是它在中国盛行迄今最根本的原因。
  孟子曾慨言“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与佛教中宣扬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中的第一条是相呼应的。为此,目连戏中刘青提“杀狗斋僧”滥杀无辜的举动加深了她在地狱所遭受的苦难。古代儒者说:“天有好生之德”,“万物与我并生”,这些都体现出万物皆平等的思想观念,只不过儒家说的委婉了些。正是目连戏中这些所流露出来的思想迎合了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使得我们在欣赏这一外来戏剧时能够产生文化上、精神上的认同感,并乐意和这一文化做进一步的交流、改造。于是今天的我们才回有机会欣赏到这一独特的目连戏。
  另外,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智者”的“策略”。拨开岁月云雾,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佛教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合适的途径融入中国广袤且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中,并希冀占有一席之地。传入中国伊始,它的出世思想原则会与中国儒家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这也是任何两种不同文化融合过程的必经阶段。就在碰撞过程中,佛教找到了更好地传播自己思想的方式,找到了最恰当的落脚点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紧紧依附于它。借助于这种力量,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得以异常灿烂地活跃在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力量很大一方面就来源于“孝文化”。佛教在一千多年前就清楚地挖掘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三纲五常中,“孝”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条。佛教用感人至深的目连救母戏宣扬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在教化世人的同时也将佛教自身传播到中国的朝野上下。无疑,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目连戏传播了中国的传统“孝文化”,传播了佛教文化。在将它们发扬光大的同时,目连戏也超越了其他任何一个戏曲剧目,经历了千余年的风雨飘摇依然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屹立不倒,这种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经过千余年的洗礼和积淀,孔儒文化已如血液一般流淌在历朝历代每个国人的身心,根植于每个人灵魂的最深处。可以说它已成为一种无意识的思想,正如荣格所说:“就像一个精心制作的仓库,凡是没有引起意识关注的材料都储存在这里;一旦需要,它们便自觉呈现,浮升到意识层次,被自我感知。”⑤当我们看到舞台上的目连戏所承载的文化与深植于我们灵魂的孔儒文化发生碰撞后,每个观众,也就是每个个体感知到二者有着相通、相融合的内容时,历代国人一次次展现出汉唐时期那种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性格特征,接受容纳了这一外来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目连戏文化现象。毋庸置疑,目连戏会一如既往地发展下去,正因为我们“心灵中仍旧活跃着祖先的经验”⑥。
  注释:
  ①陈元龙著.《历代赋江》卷九二.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383页.
  ②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第121页.
  ③俗讲:为进一步宣扬佛法教义,不同于僧人的正式诵经,是一种宣扬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的说唱形式.如变文、缘起、话本、诗词赋等.
  ④[宋]孟元老撰,李士彪注.东京梦华录.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84页.
  ⑤荣格.荣格性格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8页.
  ⑥荣格.荣格性格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5页.

推荐访问:活化石 中国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