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能一个“惨”字了得] 怎能一个美字了得

  我昨天听了一节六年级语文研讨课,内容是《卢沟桥烽火》。在引导学生理解品评敌我双方在卢沟桥上的战斗场面时,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同学们,请再看一看课文,看看哪一小节最能够突出我军的英勇顽强。(学生浏览课文后,纷纷指出是第五节)
  师:请大家默读这一节,看看哪些关键词句表现出我军的英勇顽强。(学生自学,师生讨论)
  师:哪些是写我军的?哪些是写日军的?
  (通过讨论,教师出示描写我军及日军的关键词语)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句,谈谈内心深处有何感受。
  生:我军把日军打得太惨啦!
  师:应该怎样读这一段?
  生:应该把“惨”的感觉读出来。
  师:说得好!(教师指名读)
  师:读得还不够惨,能读得再惨些吗?
  (学生再练读,教师再指名读,学生齐读。直读得听课老师和学生心里惨戚戚的,教师才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笔者认为:这一部分的处理是值得商榷的。确实,这一部分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教者在这里着力,应该说抓得很准,但在引导学生品读理解上显然是不到位的,甚至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怎能停留一个“惨”字上就得了呢?日军当时被我军打得惨不惨?确实很惨,从课文描写的“鬼哭狼嚎、抱头鼠窜、人仰马翻、狼狈而逃……”这些词可以看出,但这种“惨”是蓄谋已久的侵略者的罪有应得,是他们狼子野心的应有惩罚。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位,这样学生才能大长民族自豪感,才能激起对侵略者的憎恨、对中国军人的敬仰。日军被打得越惨,我们就越自豪。如果仅引导学生把此处读得惨戚戚的,难免会使学生有“我军是不是有点出手过重”的错觉,这显然和文章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偏差。
  教者应及时捕捉这一偏差,及时把握和纠正学生品评的方向,进行引导和追问。我在上这一课时是这样追问的:
  师:“同学们,日军被我军打得的确很惨,但这种惨能令人同情吗?”
  生1: 不令人同情,这是叫他们尝尝当侵略者的滋味。
  生2:太解恨啦,这不叫惨,这叫狼狈不堪。
  师:对呀,我们在读这一节时,应该读出什么感情?
  生:应读出我军的英勇,应读出我们的自豪!
  师:就怀着这样的感情读吧!
  (学生练读)
  这样的引导不仅不会给人以“我军是不是有点出手过重”、“日军惨状令人同情”的错觉,而且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课后我静下心来想:课堂上学生出现了理解偏差,这是常有的事。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地作出正确的反应,这就如同驾校学车,教练应该大胆地让初学者练习驾驶,但汽车行驶如果出现了偏差,甚至直冲“泥潭”,作为教练必须立刻作出正确地反应,使初学者在“正确的道路”上练习驾车。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
  可以说新课改以来,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课堂上学生敢于参与、敢于交流了,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有时难免失之偏颇。此时,教师一定要如同驾校的教练那样及时点拨引导,作出“正确地判断和正确地反应”,这应是一位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角色的关键。
  如何才能把握课堂的信息,并及时做出正确地判断和反应?
  一、要练就把握教材的能力
  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品评解读,是不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运行,教师一定要心知肚明。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这种个性化绝对不是自由化。教师心中一定要有一把“标尺”,以便及时发现学生是否有超出“警戒线”的倾向,该出手时就出手,作出引导点拨。可见这把“标尺”是教师掌控课堂的关键。
  要把握好“标尺”,教师除了坚持全面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外,课前准确地把握教材、正确地解读教材应是当务之急。教师一定要沉下心来,研读教材和教参,做到“三个明明白白”:一是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二是这篇课文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主题的,突出的写作特色是什么;三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它的重难点在哪里。
  教师做到了这“三个明明白白”,就不愁课堂上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个性解读是否偏离正确的价值取向,就可为学生的正确解读行为提供极为有效的引导点拨。
  二、要下足课前预设的功夫
  教师做到准确地把握教材,做到“三个明明白白”,只是课堂上教师正确参与学生个性化阅读,引导点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一个必要条件,要想达到得心应手这是远远不够的。
  笔者认为下足课前预设的功夫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要做到充分的预设,在准确地把握教材,做到“三个明明白白”的前提下,教师的功夫应该下在对学情的把握以及“四心结合”(编者的心思、作者的心思、教师的心思、学生的心思)上,通盘考虑教学预案的设计,做到“三个清清楚楚”:一是选择怎样的教学流程,才能高效顺利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二是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应该如何突破;三是学生对教材的初步认识到了什么程度,他们已经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对教材的重难点、疑问点、争议点,他们会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应该怎样应对。
  教师课前预设得越充分,就会越成竹在胸,课堂上就驾轻就熟,在学生出现偏差时适时参与,引导点拨,这样课堂就会生机勃勃、熠熠生辉。
  三、要磨精灵活点拨的本领
  课堂师生对话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心灵、智慧碰撞、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再充分的预设也不可能做到周全,也就是因为这一点,课堂才会擦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机智,在及时发现学生个性化阅读出现问题时,作出反应,引导点拨要自然精彩、恰到好处。优秀教师的课堂之所以比别人的课堂出彩,其显著的标志就在于此。
  要练就这种本领,除了教师自身的先天素质外,加强平时的教学磨炼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应该在“三个意识”上磨炼自己:一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俗话说:厚积薄发、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教师,之所以有高超的教学机智,都是他们艰苦磨炼和用心领悟的结晶。我们教师要想做一位智慧型教师,方法只有一个:必须从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做起。二要有自觉的反思意识。范梅南教授说:“未经反思的行动是‘缺乏智慧’的、没有机智的。”反思应该成为想具有高超教学机智的教师的一种习惯。一节课下来,我们一定要想想:这节课中哪些是最出彩的,哪些是败笔,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这些一孔之见一定要及时记下来,天长日久地坚持,教学智慧何愁不会涌现?三要有浓厚的研究意识。教学是艺术,更是科学,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有人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个“法”就是其自身内在的规律,它外显的形式是变化多端的,会因人因时因事而不同。但它是怎么变化的,通过研究感悟、掌握了它,就掌握了教学的真谛。“课堂上,教师的精讲点拨得法,既不越俎代庖,也不置之不理;既不喋喋不休,也不惜字如金。”真正做到讲在关键处、点在愤悱时。这样的课堂该是怎样的艺术享受啊!
  (责编 韦 雄)

推荐访问:怎能 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