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九大思维 [“留白”,让思维在等待中转向]

  中国画中运用“留白”手法,含蓄内敛地表现主题,呈现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未曾着墨却给人以无限遐思,达到以虚显实、虚实相生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留白”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学生在“无声胜有声”中经历悟的顿生、思的深远。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留白”呢?
  一、矛盾冲突处“留白”,激活思维的求异性
  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完形压强效应” 理论认为,当人面对一种不完全或空白的刺激物,就会产生一种急于改变使之完善的欲望,从而产生积极、进取的内驱力,并付诸于行动。当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课堂情境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善于把握这种心理因素,合理创设“留白”情境,使学生产生完形压强效应的巨大内驱力,将学生的情感调整到求知的最佳状态。
  以苏教版“解比例”一课练习为例,多数教师会提供比例式子让学生直接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解,机械的练习让学生操练有余而体验不足。教学中,笔者出示这样一题:“如果用2、5、8与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能是多少?”新奇的问题给了学生探究的空间和动力,小组内交流后,学生列出如下的比例式子:2∶5=8∶x、5∶2=8∶x、x∶8= 5∶2……学生在试图寻找出这个数时发现答案不止一个,有的结果还重复出现。
  师:这么多式子都要算吗?请大家静静的思考。
  生1:我观察后发现,只要用任意两数的积除以第三个数,就能找到这个数了,而且只能有3个。
  师:有这么简单的方法?为什么?
  生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的积等于外项,所以任意两个数的积除以另一个数,就得到第四个数。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顿悟中体会到比例基本性质的深刻意义。
  二、言不尽意处“留白”,激活思维的独创性
  早在两千多年前《学记》就提出“藏息相辅”的教育教学原则,并精辟地阐述了接受知识与消化知识、学习知识与休息等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例如,教学“射线、直线和角”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射线、直线的概念,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用直尺从线段的一端向右边画延长线,教师的目光顺着手势方向停止片刻……正所谓:“无言之处皆妙景,未曾着墨满园春。”教师利用手势、话语、符号、文本等“留白”形式传递细致的附加信息,学生在静思中内化知识。
  三、难点突破处“留白”,激活思维的敏捷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教学重点或难点处恰当的“留白”,既是张弛有度的一种体现,更是疏密相间的一次调节。
  例如,教学如208×6中间有零的乘法时,多数教师会让学生先尝试做题,然后再比较中间有0和没0的异同点,教师会重点强调“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零”的关键点。然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是这样教学的。
  师(板书208×6):先不要计算,如果我请一个同学上来计算这题,你觉得他会在哪一步骤上出问题呢?
  生1:中间的0。
  师:为什么?
  生2:因为0和6乘会得0,不知道这个结果怎么办。
  师:哦!只有0和6相乘得0吗?
  生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师:既然相乘的得数是0,我还不让你们写呢,留自己写。可0写在哪呢?(寻找片刻)我就把0写在中间吧。
  生4:老师错了,不能写在那里,还有进位呢……
  在“你觉得他会在哪一步骤上出问题呢”这一问题的索引处第一次“留白”,使学生思考的不是如何做这题,而是去判断别人的思考,这就需要学生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学生就“0和6相乘得0”的话题展开讨论时,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更是数学思考、意识的提升。黄老师在“我还不让你们写呢,留自己写”处第二次“留白”,让学生获得更多反思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在算与不算中深刻地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四、拓展延伸处“留白”,激活思维的深刻性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74页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右图):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小长方形面积的1/4,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1/6。小长方形和大长方形面积的比是多少?
  师:小长方形、阴影部分、大长方形的比是多少?(多数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右图)
  生1:阴影为1份,大长方形等分成6份,小长方形等分成4份,很容易看出小长方形、阴影、大长方形的比是4∶1∶6。
  师:如果不改变题目的意思,只让你们改变其中一个量,你愿意改哪个呢?所有的量都可以换吗?
  生2:阴影部分的量不能变。
  师:为什么?(停留片刻 )
  生3:中间量不统一……
  出示新的习题: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小长方形面积比是2∶5,阴影部分与大长方形的面积比是1∶7,小长方形、阴影部分、大长方形的比是多少?
  师:这样的题型你有办法解决吗?
  生4:我们就想办法让中间的量相同呀……
  精巧的“留白”为教学留下了无限的智慧和创造的空间,引发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留白”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思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留白”,使学生的思维自由行走得更深、更远。
  (责编 杜 华)

推荐访问:在等待 转向 思维 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