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用于肠外瘘的护理 腹腔双套管灌洗引流的目的是

  【摘要】 目的 观察对肠外瘘患者施行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的效果及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对我科对22例并发肠外瘘的患者进行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总结分析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均无引流相关并发症,均顺利拔管,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可有效充分的引流,可有效减少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刺激。结论 腹腔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是治疗肠外瘘的有效方法,提高对其护理质量可有效改善预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 肠外瘘;负压引流术;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23~65岁,平均458岁;肠外瘘的具体类型包括胃瘘3例,小肠瘘14例,结肠瘘5例。
  12 方法 距瘘口2 cm左右处放置多孔腹腔双套引流管并固定于腹壁,负压吸引器接通内管后,滴水管连接输液管,生理盐水通过输液管冲洗,冲洗速度以50滴/min为宜,滴速同时可以瘘出液的性质及量做适当调整,后可打开负压开关并将负压调整至10~20 kPa,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冲洗与负压吸引相结合的装置,将瘘出的肠液及时吸出以达到控制感染及促进肠外瘘愈合的作用。
  13 结果 本组患者肠液得到及时引出后未发生肠液漏入腹腔引起感染,同时避免漏出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腐蚀及皮肤的刺激,本组17例患者瘘口自愈,4例患者瘘口达到稳定状态后经手术治愈,1例患者瘘口未愈,年龄较大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主动放弃治疗。
  2 护理
  21 正确固定双套管 双套管的外管用胶布固定于腹壁,内管与滴水管用胶布固定在一起,留有一定的活动度用以避免内管滑脱。外接的引流管固定于床边,长度应适宜,以防患者翻身、活动移动管道致管道脱落。
  22 注意保持双套管的有效负压 引流管的负压应根据引流管的量及引流物的黏稠度进行调整,我们的经验是一般负压为10~20 kPa就能顺利吸引出引流物,引流物稍粘稠时需调大负压,同时配合滴入水以稀释稠厚的液体。但负压的调整需注意的是负压过大易导致吸引管阻塞及造成周围组织损伤或出血;负压过小可致引流不畅甚至无效,肠液易外漏。
  23 冲洗速度的调节 一般双套管24 h冲洗液总量为3000~5000 ml(滴速50滴/min左右),滴入过快会导致液体来不及渗出,增加腹腔内感染的机会,而过慢会导致出血及引流不畅。
  24 保持引流管通畅 经常巡视检查管道,及时清除内管的堵塞物及溢出的肠液,使管道保持通畅,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及时补充冲洗液,为使管道得到随时冲洗,应保持冲洗液的连续性;要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力;要经常巡视与观察,保持引流管的引流量及导管位置是否正常。
  25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与性质的变化 引流管对窦道组织损伤或过大的负压吸引力易导致组织出血,护士应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记录冲洗量及洗出量,计算出漏出液的量,如果明显异常应报告医生。
  26 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引流周围敷料潮湿时及时更换,引流管周围皮肤若发现皮肤被侵蚀,用氧化锌软膏涂抹防止引流液对皮肤损害[3];瘘口周围皮肤已经溃烂的处理措施为完全敞开,不加包扎,有肠液漏时尽快吸尽,使用红外线灯保持其干燥。
  3 讨论
  肠外瘘多是由于手术并发症及腹部创伤的结果,患者可因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治疗技术的改进,该病导致的死亡率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其他外科疾患[4]。早期诊断对于肠外瘘的处理极为重要,患者诊断明确后行早期引流已经成为了公认的原则,通过有效的早期引流、控制感染及促进肠外瘘愈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愈合[5]。肠外瘘发生后,可导致腹腔或盆腔感染,充分引流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但肠外瘘液量大且多黏稠,单腔被动引流具有诸多不足,而采用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变被动引流为主动引流,若给予合适的负压,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且不易发生引流管堵塞,引流量大,故引流更充分有效[6]。本组病例表明,采用双套管持续低负压引流,能有效及时的清除漏出的肠液,防止了腹腔内感染及全身感染的发生,且肠外瘘周围的皮肤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靳根峰,王肇或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技术临床应用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0):622.
  [2] Paluszkiewicz P, Dudek W, Daulatzai N, Stanislawek A, Hart C Ttube duodenocholangiostomy for the management of duodenal fistulae World J Surg, 2010,34(4):791796.
  [3] Martnez A, Ferron G, Le Gal M, Torrent JJ, Querleu D Management of ileocutaneous fistulae using TNP after surgery for abdominal malignancy J Wound Care, 2009,18(7):282288.
  [4] Baharestani M, Amjad I, Bookout K, et al.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paediatric wounds: clinical review and experience Int Wound J,2009,6(1):126.
  [5] 保红平,姚永良,高瑞岗等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肠外瘘.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0,9(2):96.
  [6] Wright A, Wright M Bedside management of an abdominal wound containing an enteroatmospheric fistula: a case report Ostomy Wound Manage, 2011,57(1):2832.

推荐访问:引流 腹腔 套管 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