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礼仪,不该凋落的文化 不该失去的礼仪

  大街上,碰到问路人问“大姐,XXX怎么走啊?”,不假思索地告诉对方行走方向,心中反问:我有那么老吗,怎么叫我大姐呢?  上街购物,与卖家砍价半天,终于将目标购入囊中,结果“小姑娘,你好厉害!这次生意我没得赚的!”我心里反问:我有那么小吗?
  家中电话响起,传来“阿姨!XXX在吗”,心里再次问自己:都被人叫阿姨了。原来称呼对我这么重要。
  称呼是一种文化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而称呼则是最能代表礼仪的一门学问,对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年代都有着不同的叫法,比如皇帝的叫法就有主上、主公等,秦朝的宰相演变到清朝就是大学士、军机大臣……称呼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特点。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什么?……”还记得小时候大街小巷都在放的这盘磁带吗?伴着孩子的歌唱声,一个个称呼被灌进耳朵“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曾有外国友人说中国的亲戚关系太多,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让他们很茫然,只是没有想到,困扰外国友人的问题今天也困扰了我们。春节前,网上流传的“中国人亲戚关系图表”颇受年轻人的追捧。这也难怪,当年父辈们家中哪个不是几个孩子,如今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曾经的叔叔、姨姨、舅舅的称呼越来越少,难怪有人担忧地说,多年后,孩子面对这些亲属称呼将会茫然,不知所谓何意。
  在古籍中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初年,有一性格开朗的江南名医庄伯和,他的朋友也是当地的名士李庸派家僮送给他一封书信。家僮呈递书信时,不慎叫出了这位名医的名字。对这种失礼行为,当时的文人一向都看得很重,庄先生也是非常不满。但他并没有当面加以指斥,而是采取了一种巧妙方法予以惩处。只见他一本正经地对这位家僮说:“你们老爷要借我的药磨用一下,叫你把它背回去。”并随手书写一份回函,要他转交。家僮背着沉甸甸的药磨,气喘吁吁地回到家里。主人先是一怔,待看过了便函:“来人当面直呼姓名,实为无理,罚他驮运药磨两遭”,这才明白,遂立即命令家僮再把药磨背回去。
  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但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既复杂又矛盾,包括称谓在内的社交礼仪就是要更多尊重和更多喜爱,这需要双方有默契,才能叫得舒服,应得开心。
  称呼是一门学问
  称呼里包含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对长辈的尊敬、人与人的亲疏关系、身份地位、财富情况等都能从这小小的称呼里体现出来。
  在《红楼梦》中,冷子兴与贾雨村有过一段对话:“……上一辈的(名字)却也是从弟兄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若“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是为此无疑矣。”“这女学生”即林黛玉。因为她要避母亲贾敏的名讳,所以,每逢遇到“敏”字,便念作语音相近的“密”,而书写时则故意缺一两笔。这类规矩,今天已不复存在,但是,对于长者、尊者不直接称名,大体上还是坚持的,只是,做法上有所变换。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现在的称呼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平等。在一个文明而优雅的社会,称呼文化是不能忽视的。“称谓”是反映人际关系的一门学问,越能掌握这门学问,对促进人际和谐越有帮助。
  称呼是特定时代的社会文明、精神风貌、社会特点的直接体现。所以了解称呼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了解这个社会。正常的称呼应建立在人人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一个称呼可以把人的距离拉近,也可以把距离拉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声称呼,在温馨中透着无尽的奥妙。
  称呼是文明的标志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礼多不怪”、“以大为尊”,被父母带出去时,总不忘嘱咐一句“待会见了人,别忘记叫叔叔阿姨”。就在这一句叔叔阿姨声中,我们传承了称呼礼仪文化,也表达了对长辈的尊重。
  还记得当初从事出版行业后,第一次被人叫做老师的情景;更记得来北京后,时常听到“您”这个称呼的感动。曾经的文明称呼,在现在已经越来越稀少,年轻人对老人的无礼,孩子对家长的直呼其名、学生对老师的不尊敬……社会在进步,只是在进步的路程上我们丢掉了一些本该保存、本该发扬光大的美德。
  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标志,称呼是打开文化暗锁的钥匙,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称呼语最能反映社会历史变革,承载传统的文化信息。
  称呼礼仪,在流传了几千年的历史中,促进了社会的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更体现了社会的优雅,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养、思想道德、语言艺术等综合素质的高低。
  称呼礼仪的传承还需要每个人的付出,这个传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推荐访问:凋落 称呼 礼仪 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