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中有关介词的选择] 英汉互译在线翻译器百度在线翻译

  摘要: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英汉互译绝非象形文字和字母的简单转换。英汉互译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语序的不同、词汇含义及表达方式的不同等。其中,介词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介词中运用率极高的表示时间的介词和空间的介词的比较入手,分析了介词在英汉互译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并探讨了出现此问题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英汉互译介词选择
  
  一、研究意义
  
  英汉中的介词同属虚词。汉语中的介词分为表示时间、空间、对象等的介词;而英语中的介词分为简单介词、合成介词等。英汉介词的运用虽异中存同,但英汉中内涵、语义一致的介词较少。
  介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其鲜明的特色。从词类来看,介词是虚词,意义“虚”而不实;从数量上来比较,介词属于“寡”不敌众;但从重要性上来讲,介词在句中却属于“一发”,牵一发而动全句。英语是介词的语言,而表示空间和时间的介词又属于介词中最基本的词汇。因此,比较并分析英汉中表示时间的介词和空间的介词的运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介词的省略与否
  
  英汉互译时常见的一个问题是介词什么时候该省略,什么时候该翻译出来。英语使用介词较频繁,而汉语使用介词的频率较低。因此,英语里许多介词译为汉语后,或转移成汉语动词,或省略不译。表示时间、空间的介词译成汉语时如出现在句首,大都可以省略。
  My family came to America in 1987.1987年我们全家来到美国。(省略表示时间的介词in)
  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e storehouse. 仓库重地,不准吸烟。(省略表示地点的介词in)
  But a passenger at the back of the bus saw him.但坐在公共汽车尾部的一位女乘客发现了他。(表示地点的介词at译为动词)
  用作时间状语的汉语介词短语译为英语后,应转译为由连词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如:
  自从参加了体育锻炼,我身体好多了。I’ve been feeling much better since I started taking exercise.
  
  三、介词的选择
  
  用哪个介词、不用哪个介词是英汉互译时常见的另一个问题。选择介词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介词的对应
  汉语中表示时间的介词,似乎可以简单地对应为英语中的某个介词。如“从”表示“动作开始的时间”和“动作行为的起点”,和英语介词from 对应;但“从某地离开”译为英文是leave,不是leave from;faint from hunger(饿昏了)中的from的意思是“因为”。由此可见,英汉中表示时间的介词在用法上有相同之处,但异大于同。
  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介词是与处所名词组成介词短语的介词。这种介词译成中文,往往要用“在……+方位词”表示。如:in=在……里;on=在……上;before=在……前;under,beneath,below =在……下,等等。因此,汉语里没有适当的介词来对译这类介词。
  
  2.介词的选择
  汉语对时间的表述主要采用词汇形式,基本上没有什么标记,或只有一些不很明显的“点段指示”。因此,时间点、段的区分通常需要语境来显示。而英文中的时间一般会有明显的介词来表示,如年、月、日、时刻用at,in,on等表示,而每个词又有各自的用法,不能交替使用。
  空间介词的运用差异主要源于汉语介词的相对单一性和英语介词的普遍复杂性。英语中表示空间的介词往往译为“在……+方位词”。按照这种思路,介词on译为“在……上”,而on the wall就是“在墙上”。然而,汉语句子中的“墙上”一词译为英文后却用了不同的介词。
  “墙上有个洞。”译为:There was a hole in the wall.(洞在墙内)
  “墙上有几张照片。”译为:There are some pictures on the wall. (指挂在墙上,直接接触)
  “一架梯子靠在墙上。”译为:A ladder is leaning against the wall.(指倚靠在墙上)
  类似现象还有很多,如“在东方”一词,在译为英文后要根据句意在in,on和to 之间选择,而不是处处都用on。
  显而易见,在英汉互译时采用简单的甚至是武断的方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3.介词的位置
  语言学家王还认为,任何人学外语最自然、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自己的母语习惯套在外语上,有时套对了,有时就套错了。那些母语和外语不同的地方就一定会套错。英汉中表示时间的介词和空间的介词在句中的位置就属于这一情况。这两种介词在英汉句子中主要用作状语,但所处位置却不同。
  人们熟悉的有,汉语句子中表示空间的介词一般放在时间介词的后面;汉语中介词引导的时间和地点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汉语中时间介词作补语,用“数量词+时间名词”放在句末;汉语句子中表示空间、时间的介词作状语时,一般放在主语之后或之前,而英文一般放在句末或句首。
  需特别注意的是,英语强调时间时可以把时间放在句首,但不能像汉语中一样插在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
  如: After breakfast we went to town. 我们早饭后进了城。
  表示时间、空间的介词在英汉中作定语时位置也不同。汉语中介词短语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英语则相反。
  如:I think a weekend in the countryside will do us good. 我认为到乡间去度一个周末会对我们有好处。
  
  四、原因
  
  1.认知差异
  英汉介词互译时出现的种种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中西方人认知方式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结构具有“非任意性”,即语法结构跟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他们认为,语言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因此,不同语言和不同民族由于社会、文化、地理诸因素的影响,语义结构约定俗成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汉族人的认知方法倾向于感性和具体;而西方人认知方法比较理性和抽象,要求严谨、周密、精确、明晰的逻辑推理方法和精确性思维。汉语表达空间位置是模糊的、大概的,是基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A在B的上下/里外/旁边”等;而英语则按“点、面、体”的三维空间关系来确定事物的位置。Quirk(1985:674)说明如下:
  英语的三种维度
  
  由此表可知,英语对不同维度关系运用不同的介词,而汉语对不同纬度关系往往使用同一方位词。如,汉语无论是接触还是不接触,平面还是立体,都用“在……上”,而英语要用at,on,in,above,over,up等介词来分别描写点、线、面、域和体的不同维度关系。
  对时间关系的表述也有很大不同。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和一的哲学思维,即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一个统一体。而西方人的二分法的哲学思维观认为时间上的过去和将来是不同的。因此,在汉语中可以用“后”表示过去或是将来,如:“两天后他去了美国”;“两天后给你回信”。而译为英文后分别要用later和in。
  
  2.语法的差异
  英汉表示空间的介词的运用和汉语语法的隐性与英语语法的显性有关。储泽祥(1997:365)提出,“比较英语及藏缅语诸语言,现代汉语方所最突出的特点是与介词的结合问题。汉语方所的表达,不一定完全依赖介词,……但印欧语里的英语、汉藏语系里的许多语言,脱离了介词或(结构)助词,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方所”。如汉语可以说:“(在)桌子上有杯水。”省略了“在”;而英文必须把“在”译出来(on the table)。其原因正如余祥越等(2006)指出的:“英语是形态标记相对发达的语言,对不同的语义范畴用不同的形式标记来表明,介词因此必须强制性显现;对于形态标记相对匮乏的语言,相似或相异的语义范畴可以用相同的形态标记表明,‘处所’前介词的隐性因此成为可能。”
  此外,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特点对介词的运用也有影响。汉语更注重词序与时间顺序的一致性,即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他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而英语倾向于将最主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作为重心来强调,其他关于范围、条件、原因等是次要范畴,放在后面。如句子“两天后给你回信。”译为“I will write back to you in two days.”。
  
  五、结语
  
  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现出来(吕叔湘,1999)。语言也不例外。英语是介词的语言。表示时间和空间的介词是英语语言的根本。影响语言的因素很多,其中英语表达重形合、汉语表达重意合的特点,以及英汉两种语言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极大地影响了两类介词在英汉句中的准确运用。英汉互译时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必须“知己知彼”,才能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自由、快乐地翱翔。
  
  参考文献:
  [1]吕叔湘.语法研究入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82.
  [2]蔡基刚.英汉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1.
  [3]黄勇.英汉语言文化比较[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86.

推荐访问:介词 英汉 互译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