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新论及现实价值]

  摘 要: 陶行知先生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端,提出旨在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是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创造教育。它不仅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作出了独特贡献,而且对于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思想 形成过程 主要内容 现实意义
  
  一、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现在看来,大体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一)1917―1933年,是提出和萌芽阶段。这个阶段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主要以试验教育的形式出现。(二)1933―1946年,是形成和发展阶段。这时陶行知不仅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而且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早在五四时期,陶行知就猛烈地抨击“沿袭陈法”的传统教育和“仪型他国”的洋化教育,主张以新教育取代旧教育,并明确提出“去旧之方”、“革而新之”的根本办法是试验。因而在这个时期,他大力提倡试验教育,先后发表了《试验主义之教育方法》等文章。概而言之,陶行知倡导的试验教育主要有以下内容:首先,重视创新对于国家命运的重要。其次,强调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最后,注重创新发明能力的培养。[1]
  陶行知明确提出创造教育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初。1933年3月,他在《教育建设》上发表了《创造的教育》。这篇文章对于什么是创造教育,以及创造教育的目的、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等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因此,这篇重要文章的发表,标志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正式形成。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创造两个字的意义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是根据“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理论演绎出来的创造过程,所以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创造教育就是行动的教育。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有热烈的兴趣。
  从试验教育到创造教育的发展过程清楚表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是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病提出来的,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目的是为了造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建立一个富强的新中国。它是在批判地吸收中外各种教育思想的精华和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使人耳目一新,而且对于现在有重要价值,值得认真研究。[2]
  二、创造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创造教育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1943年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种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他说:“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这种人不是少数人,而是广大人民大众。所以,“把小孩子、农人、工人都培养起来,这才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同时,“真善美的活人”又是手脑双全的人。这种人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因此,“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2.创造教育在于启发人的创造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陶行知坦城地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他认为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只是长期以来,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创造教育不仅重在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而且要使人人都能创造。只要“把他们的头脑灌输成科学化”,就能“使他们为自己创造,为社会创造,为国家创造,为民族创造”。
  3.创造教育以生活为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要求以生活为教育内容。因为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只有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才是创造教育。而且强调教学做合一,指出创造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要做。他尤其重视做,认为:“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陶行知重视“做”在创造教育中的地位,这突出了实践的价值,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有道理的。
  4.创造教育必须实行“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
  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既是一种遗传素质,更是需要经过后天的精心培养才能充分发展的。因此,他主张进行“六大解放”,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有了上述六大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三个需要”是:“需要充分的营养”。只有小孩的体力与心理得到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俾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根据他们的特点予以适宜的培育,他们才能欣欣向荣。“一大条件”即是民主,认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3]
  “六大解放”、“三个需要”、“一大条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都是实施创造教育不可或缺的,但三者侧重点又各不相同。“六大解放”的重点在于调动儿童自身的积极性,发挥其内在的潜力。宗旨在于使学生能自动自觉地学习,真正做到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三个需要”侧重解决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外部教育环境问题,目的是要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利用环境影响的有利因素,采取适合儿童实际的方法,培养、加强、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一大条件”是涉及创造力培养的政治环境问题,只有在民主条件下,才能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5.启发、自动、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是实施创造教育的基本方法。
  1945年1月,陶行知在《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中写道:创造教育的方法是“主观→启发;填鸭→自动;一粒一粒→整口;教授→自学”,就是要采用启发的、自动的、手脑并用的、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以取代主观主义的、填鸭式的、被动的教学方法。据此,他制定出育才学校十字诀:“一个大脑。二只壮手。三圈连环。四把锁匙。五路探讨。六组学习。七(集)体创造。八位顾问。九九难关。十(誓)必克服。”十字诀是创造教育方法的具体表现,它既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又富有深刻的科学哲理。[4]
  总之,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历史上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既具有中国特征,又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这是陶行知对于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事业的又一重大贡献,而且在今天,对于深入开展教育改革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创造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进入21世纪,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些竞争中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创造力的竞争。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他也强调过:“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可见创新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呢?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套与之匹配的教育。无论是素质教育的提出贯彻还是新课程标准的发布普及都可以看出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所作的努力。同时,在培养有创造力人才过程中,创新精神被传播给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培养了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带动了全社会的发展。因此,可以这么说,培养创造性人才和创新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创造型人才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创新作用的理解,增加创新意识,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培养创新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于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陶行知主张培养创新人才、开发人才创造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前教育存在的“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倾向的最大弊端就在于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质,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创新的作用,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改革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在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缺陷,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可以启发我们改革目前整齐划一的课程、教材、考试和单一的课堂授课制为特征的大一统教育模式;改革只在校园内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极少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改革目前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的应试型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它在时代呼唤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今天更加熠熠生辉,显示出无比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加倍地珍惜它,深入地研究它,使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更好地为发展今天的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1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176-182.
  [2]周洪宇主编.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92.
  [3]孙培青.中国教育思想史(第3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27-145.
  [4]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9.

推荐访问:论及 现实 行知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