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班级班本教研【“班本课程”对班级教育缺失弥补的实证研究】

  摘 要: 进入21世纪后,由于班级教育形制还将在国内存在一个时期,班主任的职场生活和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问题,逐渐成为班主任工作的焦点。制约班主任工作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大问题就是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在短期内不能有实质性的全面提高,而“班本课程”则使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的缺失得以弥补。
  关键词: “班本课程” 班级教育 缺失弥补
  
  生于上世纪90年代、处在新世纪的中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的生活条件和教养环境,独生子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优良的素质,如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见识广博,等等,但同时也表现出任性自私、自我中心、不善换位思考、过于依赖等缺点。
  正因为中学生具有上述特征,容易冲动和逆反,常觉得自己的独立自主意识没有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往往不能接受教师的管理和教育。而教师则越来越不能理解和适应现在的学生,觉得难以掌控学生,师生之间的代沟加剧,师生关系对立现象增多。
  综观以上现象,我们可通过设立“班本课程”的尝试,给师生交往、改善师生关系提供另一种模式。该模式建立了师生对话机制,培养了学生的移情能力,也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教学实效的提高打造了和谐健康的心理平台。
  每个班集体都由几十个鲜活的生命组成,这几十个生命是带着自己的生命经验来到班级的,在几年的共同生活中,会形成这个班级独有的生命现象。作为一个生命群体,学生的成长有自己的个性,也有共性。他们的成长需要什么呢?把学生的需要整合起来,用课程开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就形成了各个班级的“班本课程”。
  一、“班本课程”的要义与意义
  “班本课程”是指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不属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部分。“班本课程”的开发是完全自发、自主的课程开发,是完全出于班级内部的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完全依靠教师、学生和家长自身的条件和资源的全员参与、自我评价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发展本班级的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的。“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与家长。
  二、开发“班本课程”的归因所在
  班级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班本课程涉及班级中特定的人、事、物,即教师(多指班主任)、学生、家长和环境(多指班级环境)等多种因子。这些因子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生态链。一个因子的状态不佳,就会影响相应的生态链功能的发挥。在一个班级中,教师、学生、家长和环境等因子都有特殊性:每个教师的专业水准和专业成长的路径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其发展的环境也是不同的;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都是有差异的,对教育的投入程度也是不同的;每个班级所处的学校文化空间、形成的班级文化和班风是有区别的。这些因子,通过班级的活动产生多种多样的联系。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因子组成了班级这样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无视这个系统,就不会取得有针对性的、有成效的教育效果。因此,“班本课程”是有必要诞生的。
  “班本课程”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它是建立在班级文化基础上的。“班本课程”的建构是在与学生成长的互动中进行的,是在教师之间理念的沟通中进行的,是在教师不断地学习中不断地尝试中进行的,只有在动态中才能建立起“班本课程”的框架与理念。
  三、“班本课程”开发要遵循的程序及注问题探究
  “班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概述。
  个性化情景的分析和调查:包括班级的基本情况、当前学生的共性、学生需求、可利用的资源、社会发展的需要,等等。
  确定方案:包括确定“班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基本内容,等等;还须明确评价内容与管理方式。
  编写初步的文本素材:根据实施方案,确定课程的基本框架性内容。
  组织和实施:包括明确内容序列、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
  评价与改善:涉及教师、学生与课程方案三个方面;评价课程实施对结果进行处理、改进建议。
  这是编制课程时设计的操作流程。通过这样一种理性的课程决策过程,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才能保证“班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改进的过程。
  “班本课程”开发是班主任和学生自主进行的,“班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班主任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班本课程”开发的健康运行。因此,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个班主任成功进行“班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我和学生编制的“班本课程”的评价、矫正、改进,主要是以这两个表格的填写来完成的。
  可是当正式上课后,学生的成长偏差却层出不穷。我清晰地认识到,要想让学生们在短时期内发生明显的转变,需要花大力气,而且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效果才会显现。
  如何让学生有群体性的转变,是我一段时间内经常思考的问题。第一次月考结束后,我带的两个班的英语成绩在全年级是前两名。在总结完这次月考后,我受到启发:为什么不像上英语课一样来进行班级建设呢?换言之,我要开发一本“教材”,以它为依托帮助我巩固班级建设的效果。因此,从2008年10月起我就开始构思这一“教材”。
  首先,我仿照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设计了一个大体的教材框架。接着,因为要动员学生参与我的“教材”开发,我必须先把前言写出来。然后,我就开始尝试在我班“上”我编的“教材”。在这本我自编的“教材”使用的初期,我给它命名《自己管理自己》,后来经过多次修改后定名为《自己教育自己》。
  在尝试了两年后,我于2011年年底才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框架,而这时候,“教材”也早已上完了。结合几年的实践,尤其是那些攒下来的原始资料,我对这本“教材”又进行了深加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结构。
  《自己教育自己》
  前言 自己教育自己――什么是自主教育
  第一单元 道德自尊
  1.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师生有别
  3.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4.长幼有序
  5.世界如何变成美好的人间
  6.无人的地方看出真美德
  ……
  另外,考虑到这些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了快速提高他们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在编“教材”时几乎是我一个人在努力,认为学生需要什么我就搜集相关的资料,经整合后形成有关的文本素材。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因为这些文本很粗浅,不精致,导致一些课的效果很一般,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现在看来,三年的实践,其最大价值就在于我想到了做这样一件事情。另外,也有利于为其后的学生的“班本课程”积累丰富的经验。
  组建班级后,经过一个星期的信息采集,有两个现象深深地触动了我。
  ――第一个星期,学校为了加强常规管理,对各班的学习、卫生保持、纪律遵守、校服穿着等管理内容进行了一次汇总公布,我们2班分数最高,这是学生们努力一个星期的结果。当我在教室里宣布了这个消息后,学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响,只有几下稀稀拉拉的掌声。取得进步了,该高兴的时候学生为什么不会欢呼?
  ――尽管数学的第一单元的知识点特别简单,数学老师还是进行了单元检测,按照常理,学生们的成绩应该很优秀,成绩公布出来了,结果却并不让人满意。这没有引起我的关注――刚入初中,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后才能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让我吃惊的是,那些没有考好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悲伤的样子,学生该哭了又没哭。
  在很多场合,我经常有这样的感叹:我们的孩子竟不会欢呼。在举行联欢会时,面对精彩的表演,学生那种大喊大叫、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竟很少见到。不同的是,学生虽然也在为节目鼓掌,但节奏却很整齐,显然这是礼貌性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我也想到,在一些电视台包装出来的少儿节目中,那些孩子的欢呼仿佛是一个人教出来,手一起伸,然后齐声呼,这难道就是激情?
  学生的生命激情哪儿去了?失落在什么时候?我该通过什么方式帮他们找回来?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激情是人心灵深处对特定目标的强烈追求与满足的表现,是人的最本质的要求与力量的体现。初中时期,学生最应该有这种激情。
  这些现象真的是值得深思的:那些天真烂漫的学生竟也缺失了为精彩、为美好而欢呼的热情和激情,这使我想起了动物园里被驯化的小鹿,没有了在草原上自由奔放的热烈与豪情。
  青春年少是人心理最丰富的年龄阶段,也是对人生充满了幻想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一步步地认识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内容和做人的价值,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并建立起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念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这一时期教育的人文性是至关重要的。而反观2l世纪初期的中小学教育,最缺乏的便是对人这种本质力量的调动。教师与学生同样缺乏激情,他们好像处于一个固定的流水线上,生活与学习没有起伏、没有波澜,一切的一切是如此规范和平静。人的心灵与精神似乎在一种近乎于麻木的状态下运行,对外界客观事物缺乏那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内心更缺乏能使大脑皮层兴奋的动力。这对教师、对学生、对教育都是一种悲哀。
  在思考这些的时候,我的思维触角依然没有离开2008级2班的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对成熟的思考后,我决定还是像带上届学生时那样――编写一种“教材”,用很长一段时间弥补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足。由于有了上一次的“教材”编写经验,我这次的实践感觉比较好把握了。尤其是,我还看了一些课程建设方面的书。我完全可以把我要和学生进行的班会课,开发成一种课程。
  在接下来的一届学生中,投入运用的“班本课程”逐渐营造的和谐氛围浸染着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和谐共生,共同进步。许多老师看到我都说:“是你们班本课开展的活动吧?学生纷纷来采访我。从来没有被学生如此关注过,心里很感动。现在,下课后主动和我交谈、主动来问问题的同学多了,这种感觉真好!”还有很多学生在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我还被学生冠以“湘姐”这样亲切而友好的称谓……希望这种温暖感动沁入每一个人的心田中。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班本课程”创新范式为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架,也为成熟教师开展德育管理提供了另一条思路,有利于班级教育效率的提高。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倡导按一定的教育结构实施教育,但绝不是强求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如此。我们必须坚持生活与哲学的基本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我们的德育领域才能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参考文献:
  [1]仇忠海.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陈丽.教师德育能力发展研究[J].班主任,2006,(11):3-6.
  [3]李政涛.教育与生命的重负[J].人民教育,2010,(12).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一B京:民族出版社,2005:155.
  [5]范诗武.新世纪教师专业能力与教育行动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5):28-31.
  [6]戴锐.德育能力综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02):37-39.
  [7]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54.
  [8]Bardach,E.Implementation game:What happens after a bill becomes a law.Cambridge.MA:MIT press.1977:3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缺失 班级 弥补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