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拨动孩子爱的心弦】拨动心弦的声音作文800

  蒙台梭利认为:“爱是降生于我们世界的每一个儿童的秉赋,要是儿童爱的潜能得以发挥,或者其全部价值得以发展,我们就会取得无法估量的成就。”   儿童身上潜藏着爱的财富,爱使儿童以一种敏锐和热情的方式来观察周围的环境。可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周围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不同,孩子的爱发生了变化。
  爱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而爱的培养有时候不单单是语言的表达,不单单是谁教会谁怎样做的简单形式。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感染,需要成人在孩子的敏感期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康的成人与儿童的关系,才能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一、爱是“帮助”
  1.故事情节
  小班幼儿爱哭爱闹、依赖性强,平日里总希望能得到老师多一点的关注,遇到一点困难总是把目光投向老师,不愿主动地为自己、为他人服务。直到一天班上来了一位“特殊”的插班生――馨宜,由于年龄偏小的缘故,馨宜的自控能力很差,安全意识薄弱,哭闹现象严重,每次活动她总是窜来窜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小插曲”时有发生。
  为了让她和其他孩子一样能快乐地自由活动,无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我们都给予了馨宜更多的关注,并提醒其他孩子要带好小妹妹,这些特殊的照顾并没有引起其他孩子的妒忌,他们更多的是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帮助、关心着她,就连做事莽撞的钱诚也会耐心地帮她穿鞋,而馨宜,在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各方面进步很大,较快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这段时间以来,馨宜的出现给孩子们增添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家庭的温暖,更多了一份责任。孩子们在迅速成长,渐渐改掉了那些不良习惯,而在平时生活中“小妹妹”已成了馨宜的昵称。
  2.感悟
  蒙台梭利在描述“儿童之家”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时提到:“在儿童之家孩子们过的是实际生活,他们以专心和精确的精神做家事,因此发展出惊人的平静和良好的品格。”并且强调教育首先需要儿童从事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练习,如果儿童没有真正布置过餐桌,没有真正使用过刷子去清洗,没有真正清扫过地毯,没有真正清洗过杯盘然后擦干,那么他们就永远无法具有真正的能力。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差,对成人的依赖性强,“小妹妹”的出现给班上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做表率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是很难得的。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帮助、关心,不知不觉改掉了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把日常的角色游戏演绎到了生活中去,时时处处给“小妹妹”做榜样。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由一开始的被动转变为自觉的主动,进而成了一种习惯,这正是成长的需要。正如《纲要》中所说的那样,既符合了幼儿的需要,又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使他们具有了“真正的能力”。
  二、爱是“鼓励”
  1.故事情节
  佳音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春季开学转入中班就读,离开熟悉的群体,来到陌生的环境,情绪很不稳定,就像刚入园的小班小朋友,早上哭闹,平时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不与老师、同伴说话,总是一人独来独往,稍有不顺就哭,任凭老师怎样详问,就是不理。
  中班幼儿已有自己的“小天地”,平时总有几个“好朋友”,所以对于新朋友,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关注,尤其是“独来独往”的小朋友。于是我注重把爱传递给幼儿,平时生活中和佳音“走得很近”,貌似的“光环效应”,使其他孩子知道了佳音的存在。同时我和几位能力强、行为习惯较好的孩子商量:老师有一件事需要你们帮忙,佳音是班上新来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没什么朋友,你们愿意和她交朋友吗?平时能带她一起玩吗?她不开心的时候你们能关心她、安慰她吗?孩子们听了非常乐意地接受了。
  2.感悟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说明教育离不开爱,培养幼儿的爱心,首先我们要用慈母般的爱去滋润他们的心田,用真诚换取信赖,点燃爱心,在生活上亲近她、照顾她。每次只要她有一点微小的进步,就及时给予鼓励,让她在小朋友面前逐渐树立威信,从而获得自信。通过教师、同伴的感染,在活动中,时常可以听到“佳音、佳音”的声音,同时佳音身边也多了几位朋友,她们一起游戏、一起上厕所,早上来园时,总有好朋友牵着她的手一起进教室。佳音变得开朗了,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同时也会主动地关心朋友了。由于佳音的出现,孩子们变得更团结了。在实践中我深深懂得,爱心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和纽带,教师在关心幼儿、爱幼儿的同时,也是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幼儿走进幼儿园,就像一条涓涓的小溪流进了欢乐的海洋,从此由家庭迈向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老师的一声亲切话语、一下温柔抚摸,甚至一个微笑或赞许的目光,都会使孩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老师意想不到时,孩子会用嫩白的小手摸摸老师的脸蛋,甚至有时硬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放在老师的嘴里或手上,这就是孩子最淳朴、最简单、最明了的爱的表达方式,是孩子爱的回音。看来,爱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三、爱是“同情”
  1.故事情节
  音乐活动时,婷婷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鼻涕都流到了桌子上,以致我的钢琴声总要暂停下来,小朋友都在埋怨了:“谁呀?怎么老打喷嚏呀?!”原来是婷婷感冒了,所以鼻涕总是挂在嘴上,平时我总拿餐巾纸给她擦鼻涕,现在婷婷的两条鼻涕又懒洋洋地挂在鼻子下了,涵涵看见了,从口袋里拿出一张餐巾纸出来,像个大人似地帮婷婷擦鼻涕。婷婷呢?则一动不动地让她擦着。这时候,涵涵看见我在看她们,连忙缩回了手,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轻轻地说:“张老师以前也是这样帮小朋友擦鼻涕,呵呵,我也会帮她擦鼻涕的。”我马上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涵涵:“涵涵,你帮她擦得很干净,真是个好孩子!”班上其他小朋友听了,哈哈笑了起来,并纷纷转过头跟旁边、后面的小朋友说:“我也来帮你擦鼻涕吧!”
  2.感悟
  虽然这个音乐活动被这样不小心被“砸”了,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在我的心中掀起一层巨浪,因为小朋友们又上了一次生动的“乐于助人”教育课。大班孩子,比小中班的孩子“老练”许多,却又比小学生要“幼稚”,平时老师苦口婆心地告诉小朋友:“我们要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要有同情心,要经常帮助别人……”他们总会笑一笑,点点头,然后置之不理,现在一件小小的“擦鼻涕”事件,却让这么多小朋友相互模仿着去帮助伙伴,如果当时我一味地追求维持课堂纪律,而忽视了这种随机教育,那幼儿对同情心的理解肯定不会那么透彻。由此可见,幼儿同情心的培养应把认识与行为结合起来,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随机教育,这样效果才更显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培养同情心。在上述案例中,涵涵能主动地帮助其他小朋友,主要是因为看到老师平时也是这样对小朋友的,从她的心理也产生一种同情与模仿成分。而其他小朋友看到这一幕,听到这些话,纷纷跟着效仿。就如一首歌里唱的:“其实爱很简单,爱是Love,爱是爱心……爱能创造人间的欢乐美好。”大作家雨果说:“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同情行为在家庭里在社会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若家庭里没有同情行为,那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家庭就不成为家庭;若社会里没有同情行为,尔虞我诈,人人自利,社会也不成社会了。”

推荐访问:拨动 心弦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