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推理可以保证结论的真实性_论推理的真实性与正确性关系问题之争的意义

  五、六十年代中国逻辑学界的争论包含丰富的学术思想,正如沙青老师所说:“新中国建国后到‘文革’前,没有哪一次学术争论能像逻辑那样激烈争鸣,以‘异端’(实际上是正确的)战胜左的教条主义的。”[1]这场争论澄清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逻辑学走上正轨开辟了道路。关于推理的真实性与正确性关系的争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子问题,许多知名学者都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思维的真实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和客观现实相一致,思维的正确性是指思维的过程(概念间的联系和判断间的联系)是符合逻辑规律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关系问题包括三个子问题:“其一,推理前提的真实性与正确性问题,即真假对错问题。其二,推理形式的正确性是否以逻辑规律的真实性为基础,即正确性与真实性是否统一的问题。其三,形式逻辑管不管推理前提的真实性问题。”[1]现对比一下金岳霖、王方名两位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
  1.金先生以如果,那么为切入点的解决方案。金岳霖先生讲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关系以推论和推理的关系为出发点,认为这个问题与推论和推理的关系密切相关。蕴涵在日常语言中的形式是如果,那么,推论用日常语言刻划为所以。金先生坚决反对把如果,所以混在一起使用。他举例说:“如果你明天病了,所以明天就不来招呼你。”[1]所以和如果连用是错误的,那么应该和如果连用。他认为蕴涵和推论是要严格区分的,不能“肯定如果两个字之后和那么之后的那一句或那些句话的真实性。”;例如如果我昨日死了,那么我昨天停止呼吸了,这句话千真万确。虽然我昨日没有死,如果之后和那么之后的话虽然都是假的,而如果――那么这整句话是符合逻辑的。其所以如此,因为如果之下说的死这样一件客观事实,能够必然的得出那么之后说的停止呼吸那样一件客观事实。但是,我们却不能接着说,我昨天死了,所以我昨日停止呼吸了。因为我昨天没有死,这句话不符合事实,它虽然是如果――那么这一判断的前件,却不是前提。所以,我昨天停止呼吸了这句话是后件,却不是结论。前件不是前提,后件就不是结论。我们不能通过肯定所以来把后件作为结论来肯定,蕴涵只要求前后件关系的真实性。所以就不同了,它不仅要求前后件关系的真实性,而且要求肯定前件的真实性。金先生从“所以”开始论述问题。提出蕴涵和推论的不同,那么和所以的区别。如果――那么这样的判断不肯定如果之后的前件是真的,也不肯定那么之后的后件是真的,它所肯定的是前件后件的关系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必然性、规律性。提出一部分正确性和真实性分家的说法是混淆蕴涵和推理的结果,是混淆那么和所以的结果。
  2.王方名先生与金先生的争鸣及其论证的独特视角。王方名先生不同意金先生的文章,认为这篇文章企图用推论和蕴涵的区别来否定别人所举的形式正确,前提和结论虚假的实例,从而论证整个思维的真实性和思维的结构的正确性的统一是有问题的。他认为金先生在方法论上是以偏概全,推论和蕴涵只是人类思维的局部现象,要想用一个局部现象论证人类思维领域的情况,即令金先生论证推理和蕴涵本身完全正确,也完全不能得出人类思维的真实性与正确性的统一的结论的。王方明质疑金先生是因为他忽视了金先生立论的基础。金先生认为“形式逻辑包括归纳,如果我们从归纳这一方面来考虑真实性和正确性问题,我们会更容易看出他们的统一性。”[2]金先生巧妙的讲出了二者存在的差别,在归纳命题中找到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思维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统一的结论。金先生讲二者的统一是有条件的统一,因此可以认为二人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其次,他对金先生论证推理和蕴涵的区别,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金先生是把推理和判断两种并不相同的思维形式相提并论了,直言三段论是推理,蕴涵命题是判断,他对金先生论文中所刻划的(甲),(乙)两个三段论式进行了他的分析。他认为金先生写出的(甲),“如果MAP(1)而且SAM(2),那么SAP(3)。”[3](1)、(2)两个判断只是假言判断的前件的并列构成,整个只是假言判断的前件,(3)是假言判断的后件。这是一个蕴涵命题,也就是一个假言判断,根本不是推理,因为它没有前提和结论,它只有假言判断的前后件。他认为金先生的表达式(乙),MAP(1),SAM(2)所以SAP(3)。这是一个直言三段论,它有大小前提和结论。这样,王方名批评金先生对推理和判断采取游移不定的看法,对周谷诚等人所举的虚假三段论式的批评站不住脚。认为这些例子在普通逻辑学领域是无可非议的,蕴涵关系加进来也丝毫不能抹煞他们那些例子,因为蕴涵的实质在普通逻辑学领域不过是假言判断。如果,那么是实质蕴涵的主连接词,“实质蕴涵最早是由古希腊买加拉派学者斐洛提出的,认为条件命题存在着四种可能的组合――前件真后件真;前件假后件假;前件假后件真;前件真后件假。”[4]莫绍揆在《数理逻辑初步》中说实质蕴涵在简便方面胜过任何其他的蕴涵理论,已是建立在这个简单的实质蕴涵基础之上的,现代逻辑把许多推理用实质蕴涵的形式加以刻画。因此,王方名提出实质蕴涵是假言判断的说法是有争议的。他也提到:“据说有数理逻辑学家要把直言三段论都变成蕴涵关系,我不懂数理逻辑,不便发言。”[3]
  在思维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关系上,他主张用思维的结构这一命题进行解读。他认为概念、判断、推理的有机结合形成思维的结构,发生了结构的问题,才发生思维的正确性的问题。在思维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关系问题上他的独特见解在于,从线性的历史角度看,遍及一切思维领域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统一是不存在的。“在人类思维史上,思维形式发生得早,而思维结构形成得晚,在没有发生思维结构之前,是谈不到思维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统一的。”[3]而且,思维的推论的形式结构比思维形式应用的范围要宽泛。因此,在两者不同时适用的范围内,就不存在思维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统一问题。
  思维的正确性和真实性的统一性问题就问题本身并不具备属于那个时代的先进性,但在学术受政治控制极其严重的年代,从一个退后的起点出发,能够再驶上正确之路,两位先生的讨论就具有了重要意义。特别是金岳霖先生以对如果,那么和如果,所以的区分来说明这一问题,从对主连接词的具有思维形式的分析中来说明这个问题,就以对旧问题的说明来阐发具有领先意义的现代逻辑问题,其价值是不可忽视的。王方名先生在论述中表现了更令人称道的理论勇气,而金岳霖先生则在委婉曲折中提出个人观点,他们为中国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所能允许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沙青、张小燕、张燕京.《分析性理性与辨证理性的裂变――二十世纪中国逻辑思想论证的历史反思》.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P99,P88,P2
  2 金岳霖.《论真实性与正确性底统一》.《逻辑问题讨论续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P1
  3 王方名.《论思维的真实性和思维的形式结构的正确性的关系》.《逻辑问题讨论续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P83, P84,P86
  4 陈波.《逻辑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P96

推荐访问:性关系 之争 推理 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