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指

  摘 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涵盖了系统论、控制论、人机安全工程、行为科学等现代安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按照标准建立的管理体系以PDCA模式运行,可以基本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的完整和现代安全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健康;管理;运行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3(C)-0129-01
  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正常,体现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目标的制定及完成,管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运行控制的文件要求与实际安全管理记录的差异等方面。下面就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整改的对策予以探讨。
  一、危险源辨识方法、程序有误,偏离企业实际,给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带来困难
  提供的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有许多危险源与企业的设备设施、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生产场地、生产环境等不一致,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不知道这些危险源从何而来,甚至安全管理人员也不完全清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步骤不规范,在编制管理体系文件之前没有进行认真地策划与准备,即没有对本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初始职业健康安全评审,而是将同行业甚至相近行业的其他企业的体系文件拿来生搬硬套,包括危险源。误认为同行业或者相近行业的危险源差不多,殊不知即使相同行业的企业,其厂址及周边环境条件、厂区平面布置、建筑结构、交通运输、安全卫生设施、生产工艺过程、设备的型号、设备性能、设备的质量和可靠度以及安全防护情况未必相同,生产材料、劳动组织、人员素质、生产管理、制度建设等可能存在差异,那么危险源就不尽相同。其次,这些危险源没有经过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认真地学习、讨论和确认,没有进行删减、补充,导致问题的产生。全面识别危险危害因素,准确评价出重要危险危害因素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的基础,是管理体系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因此,应该认真对待。
  常用的危险辨识方法包括运用相关知识、经验、法律法规和标准,分析材料性质、生产工艺和条件、组织管理措施,运用危险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分析、预先危险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参加危险源辨识的人员应主要由本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组成,发动广大操作人员参与,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非常必要。因为这些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材料性质、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条件、组织管理措施相当熟悉,对生产和安全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存在于他们身边的危险危害应该让他们知道,应该让他们参与。他们亲自参加危险源识别和讨论,增长了对危险、危害因素的认识,学习了防护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是一种最好的培训方式。同样,各部门针对自己的工作、活动识别本部门的危险源。
  发动全员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辨识后,第二步由安全、管理及技术人员将危险源进行收集,与同行业企业进行类比,运用危险评价方法予以增减和确认,再进行风险评价,从中评出重要危险源。第三步再将确认后的危险源和重要危险源返回到各相应的班组、岗位,组织大家讨论、学习,让每个人充分了解和掌握自己身边的危险危害,为更好地控制这些危险源从我做起。
  二、危险源控制措施不规范、不具体
  有些企业提供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清单中,对每一个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都是“运行控制”、“应急预案”、“法律、法规”等,没有具体内容,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每一个危险源都有各自的特性,控制危险源就是控制能量与物质按照人们的意愿在系统中流动、转换,进行生产,防止能量失控从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构成危险源的因素不尽相同,控制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应该针对危险源构成的条件和产生的因素制定控制措施,然后把控制措施编写在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安全规程等相应的文件中。“运行控制”、“应急预案”、“法律、法规”不能说明如何实施危险源控制,使管理体系PDCA运行的链条在这里断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目的在于控制危险危害因素,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改善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因而全面识别危险危害因素,准确评价出重要危险源,进而对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有效地控制与管理,成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核心。
  三、目标分解千篇一律,与各层次、各部门职能相悖
  有些企业以公司制定的“事故为零”等目标为基准,对综合办公室、安全、财务、供应、采购、生产、车间等各部门的目标全部是重伤以上事故为零、火灾事故为零、职业病为零、轻伤控制在2‰以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公司的目标相对应,只要各部门目标实现,公司的目标就可以实现。科学、规范的安全系统管理应该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全员的安全管理,首先要求从总经理直到每一个操作工人都要制定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并履行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在安全职责的基础上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各层次、部门目标制定后必须制定管理方案,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否正常地运行,首先是体系文件是否按照标准编写,是否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可行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中,以下几个环节是保证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充分辨识本企业的危险源并科学评价,确定重要危险源,对每一个危险源制定预控措施、企业针对重要危险源、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考虑自身技术条件和资金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指标。
   作者单位:安徽祥源安全环境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推荐访问:浅谈 正常运行 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