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发现你所不知道的自己

  新生入学的第一次段考,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不理想的成绩而唉声叹气。于是在这节考后情绪辅导的心理课上,我和大家一起来分析那些隐藏在我们内心的不良想法,只有令我们的想法合理而客观,我们的情绪才可能变得平和、甚至积极起来。
   “这个想法正确吗?”投影上写着――从小我数学就差,上了初中还是考不好,我不是学数学的料。
   “正确!”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
   我没有正面反驳他们,而是讲了一个小故事:印度是大象的国度,在那里,人们只用一根普通的绳子便可拴住一头成年的大象。而大象也不会去挣脱那根细小的绳子,它知道自己是无法挣脱的。并非绳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只因在大象还小的时候,它就被这根小细绳子拴住了。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挣扎了无数次仍遭遇失败之后,小象彻底放弃了这种徒劳的努力。一年、两年、五年、十年……曾经的小象已经成长为无比强壮的大象,却再也没有尝试过摆脱那根细小的绳子,只因为年幼时那个深刻的认知:“我是无法摆脱腿上的绳子的。”
  说完故事,同学们纷纷陷入了深思。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的专业术语叫“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当人在某类情境中经历了多次失败与挫折后,面临同类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自暴自弃的行为。人们一旦在学习上产生了这种无助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无能”进行自我认知的强化。假设某同学认为自己擅长英语学科的学习,那么在学习英语时,他会尽全力去学,付出得越多,收获往往亦越丰厚,如此一来,优异的英语成绩便印证了“我的英语很优秀”这个观点。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他认定自己“不擅长学数学”,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容易产生焦虑或烦躁的消极情绪,这自然会降低学习的效率。用这样的效率去学习,当然不可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了,而考试的失败又加重了之前刻板的认知:“我真的不是学数学的料。”
   想要摆脱这种无助心态,我们首先要学会积极归因。所谓归因,简而言之就是为事情的结果寻找原因。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常见的原因分为四大类: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易和运气。显而易见,假若人们把失败归因为能力这一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就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如部分同学所想的,我没有学数学的天赋,这是由于父母的遗传决定的。因此,心理学家建议人们把个人成败归因为自身努力这一可控因素,如此归因不仅可以令我们的情绪平和、不损自信,还可鼓励我们在行动上采取改善措施。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老师,我真的很努力学某某学科了,每天都花两三个小时在学习它,可是成绩就是上不来。”这里我们需要区别两个概念,长时间的学习就等于高质量的学习吗?当你花一个小时在学习自己所不喜欢的学科时,除去那些焦虑、烦躁、分心的时间,真正用在思考上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而要提高学习的质量,我们一定要去探讨和努力程度有关的内容。如同谚语所说: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比如,问问自己,是否充分培养、调动起自己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是否制定并执行了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否掌握并运用了科学高效的听课方法、读书和笔记方法;是否了解并在学习中运用经心理学验证的学习技术;是否了解并在考试中运用经心理学验证的应试技术;是否拥有足够的毅力面对学习中的各种挫折与挑战;以及是否具备较强的学习独立性,等等。而对于上述问题,假若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相信那门弱势学科的进步指日可待。
   当然,对于上述问题,没有人的回答是绝对圆满的,但你可以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当你不断向着那份圆满而努力着的时候,你始终在进步着。更因为这些进步,你会发现,原来,你真的成长了!

推荐访问:你所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