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乘课改之风,谈教学之策拓,成长之路】

  2008年9月,带着几份疑虑、些许好奇、伴随喜悦,我和我的学生一起走进新课程,历经必修及选修学段,现进入了高三的第一轮复习。一路走来,感觉充实而快乐。      一、新课程中教师的理念与学生的感受
  
  1.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有以下几点:
  (1)师生接受知识学习的权利是均等的。所不同的是学习时间差,教师早学几十年而已。教师的经验丰富、阅历更深。学生的记忆力优势、思维敏锐、应变能力是教师莫及。教学策略上的“有备而来”体现了师生获取知识的水平,奠定了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
  (2)课内首先让学生组织复习,给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提供时间空间。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与学生交流,学会把握重难点。学会理性学习,发挥班级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优势互补,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3)学生与教师相比在学科知识方面属于弱势群体,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为学会应用的前提,而学生缺乏经验,理性思维未形成,大多数学生习惯不好,学生主动性不强。
  (4)“为法而导”规范了课内教师的行为。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课内不需要再讲,教学的重点为知识系统的衔接,重难突破,让学生在教师的讲授中品味学习的过程,归纳例题的解法,使用规范的表述,感悟科学的严谨。提高课堂效率。
  (5)“应用练习”完善了课堂教学体系,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应用。学而不用,学习目的就不能实现,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价值。只有强化练习。复习才能更具实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借用古人之语共勉吧!
  
  2.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摘录如下:
  “课前的自主预习。使我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也使我们发现一些问题……”“我没有做好预习,导致课内有时能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上课不专心,对老师所讲的技巧和易错点不关注。第二次考试,我的成绩不理想,今后我会认真做好课前预习。”
  “在课内,总发现老师有更好的方法,有许多需要整理和学习的地方。”“老师帮助我们找出知识重点、难点,讲解的问题都是我们有疑虑的地方,强调一些特殊情况,听课完后,理解更透彻。”
  “课内老师带领,课后自主巩固,这样既不需要费太多的精力,又能很好掌握。”“……作业采用自己选择很好,可以把不太熟练的题多做一次。”
  “教学模式有条理,让我知道每天应该干什么……,开放式的作业压力不大。让我能够量力而为,使我的学习效率特别的高,并且对数学科目很感兴趣。”“面对老师的教学模式我表示支持。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体现在:
  
  1.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基本上与老师配合默契。95%的学生能够作劐课前准备:80%的学生能带着问题上课,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听讲、互动交流氛围较前更好:49%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很满意:10%的学生自我概括,知识梳理,重点把握很到位。
  2.课内,师生一起进行典例研习、分析疑难点、总结思路方法技巧的工作。课后,学生自主练习巩固拓展。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得到完善,学生的兴趣、习惯逐渐养成。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升。同学们在知识上查缺补漏、方法上力争快速有效、技巧上精益求精、分数上力求稳中有升。
  
  三、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个别学生以作业多为借口,有时不做课前预习或者抄袭答案应付教师检查:有的学生课前预习耗时太多,效率很低。找学生个别谈话,按要求时间,专心并“量力而行”确保预习。
  2.课前演讲有的学生声音小,组织内容不到位,使活动超时,影响了教师讲课的时间:有的学生在课前板演不是“做”题而是“抄”答案使得该环节流于形式。教师上课早一点到教室,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板演做题的同学不要带书。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3.对于课内教学进度学生要求差异较大。要求教师在内容的选取上注意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重点更突出。针对大多数同学,做到快慢有度,切实让每位学生“课”有所得、“日”有所悟,“学”有所获。
  初涉新课程,师生常思忖;感知学教味,表来共商榷。
  
  责任编辑 薛小琴

推荐访问:之风 课改 之策 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