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_大学生择业决策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陈兰布仁门德(安徽皖西学院政法系)      一、掌握择业规律      择业规律简单的说就是双向选择规律,即社会对人才的选择和人才对职业的选择规律。如果阐释的再具体一点,那就是社会需要、个人需要、个人爱好、个人能力的互动过程。择业作为社会行为受社会人才供需规律的支配,作为技能型产品的交换受价值规律的左右,作为个体选择行为遵循个体的生存规律和心理规律。大部分择业者的各就各位有章可循,而从必然性上说,采取科学的择业方法是实现未来理想职业的保证。
  常言说,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滴水和大海的关系。此言寓意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人是社会的细胞,人只有在社会中才有其人的意义。社会为个人提供生存空间和实现价值的舞台。换言之,人从社会中获得生存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普遍交换的社会里,个人出卖自己的劳动,而后从社会中获取满足个人生存条件的社会价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不仅接受自然的选择,还要接受社会的选择。择业的主体是个人,但只有被社会认同的主体行为才能带来价值。所以,择业的本质从主体而言是获得生存价值的行为,从社会和个人关系而言,是个人通过适应社会需要而满足自己需求的行为。
  
  二、职业设计
  
  在我国习惯意识中,把择业理解为大学毕业后的就业行为。这是非常肤浅的简单想法。择业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漫长过程,是天真无暇的小孩成为专业职业者的过程,是择业者具备特定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因人而异,大学毕业后的就业行为是这一漫长过程的末端环节。
  从主观能动性意义上讲,择业应始于职业设计。职业设计是人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职业设计的构成有:行家里手的指导、职业理念(包括职业思想和职业意识)、职业目标、职业内容、可行性论证、实现目标的计划、可能出现问题的对策及调整方案、行为标准。
  行家里手的指导,这是职业设计中关键的环节。现在大学生小时候的职业设计指导者是家长的指导,一般都是经验之谈,而上大学后在职业问题上都形成了一定的倾向性,其中不同程度地包含着过去的浅薄所造成的误差。职业设计指导者应该是专业咨询部门或业内人士。他们熟悉国内外人才市场情况,掌握人才供求趋势,择业阅历丰富,能够从专业眼光观察、分析问题。他们能够客观地评价家长和学生的择业愿望,能够勾勒出学生和未来职业之间路程。在职业设计中,专家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学生的择业意识、择业知识、择业技能十分有限,又忙于专业课学习,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思考必定是非常粗糙的。专家指导是提高职业设计科学性的有效方法。
  职业理念。缘于成熟程度的差异,学生的职业理念远不如家长强烈。我国历来理想型、功利型职业理念居于主导地位。近年才日渐多样化,时尚型职业理念、随意型职业理念、享受型职业理念、情感型职业理念、价值型职业理念、兴趣型职业理念深受青年学生的青睐。因为,我国大学生从小在家长和学校的庇护下成长,故等靠要思想严重,相当数量大学生的职业理念淡薄,缺乏职业设计意识。目前,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呼唤择业理念的早期化和不断强化。
  职业目标。目标根据个人的需要、爱好、条件和能力而定,但目标一旦被确立,便成为职业设计的核心,发挥其指导作用。职业目标一要明确,二要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职业目标一般都略高于实际条件。因为,目标过低,等于没有目标。
  职业内容。职业内容是职业设计的躯干部分,也就是职业目标的子系统或分解。在传统视野里未来职业是一个抽象的名称,或者是丰厚的收入和满足虚荣心的社会地位。其实任何职业都有丰富的内容。现在人们非常重视的外语和计算机就是各种职业的共同任务,但只是工具而已。真正的内容是职业内涵,即职业所必备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
  可行性论证。这是职业设计的理性部分。年轻人将来瞄准什么职业,为什么瞄准该职业而不瞄准其他职业等问题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上进行逻辑的和现实的分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深思熟虑。尤其是我国传统的文化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往往心比天高,却从无完整系统的分析论证,不乏有盲目性的顽症。可行性论证是克服盲目性,增强未来目标准确度的有效方法。
  实现目标的计划。因为目标有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所以计划也分总体计划和阶段性计划。我国传统思维定式一般都停留在总体目标上。其实不分解为阶段性目标的总体目标是空的。一方面,总体目标被分解后,任务清晰可见,便于操作和落实。另一方面,阶段性计划是总体计划的保证,择业主体只要完成具体的若干个阶段性计划,那么总计划将顺理成章。
  调整方案。职业设计必须有一定的弹性,称之为调整方案。因为,任何设计者的判断力都有限,因而他的设计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其次,客观事物在自己发展进程中会出现很多预料不及的新情况、新问题。所以,未来职业目标应该是能退能进的有弹性的目标。准确地说,未来职业目标不是一个点,而是以一个点为中心的目标群。
  行为标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要想达到预先设计的职业水平,应以职业标准行为作保证。比如,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标准化程度和规范化程度等,包括天生的职业素质和特殊的职业技能特长。择业者择业时不仅能描述职业的现状,而且还能当场演示关键环节,以此证明自己是胜任的。这是现在大学生最忽略的一个环节。
  
  三、择业决策
  
  科学决策的目的是达到最佳决定。客观上,任何事情都有多种可能性、多种变化趋势和多种未来。其中有最好的,有最坏的,有最差的,也有不好不坏的。人们怎么样才能择定其中最好的呢?这就是科学决策所解决的难题。科学决策理论告诉我们,择业的目的是在现有条件下最佳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理想的职业。
  科学决策的基础是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择业决策为例,在择定未来职业时必须掌握有关职业的全部信息。信息残缺不全是决策失误的重要原因。信息包括,择业主体的信息和被选职业的信息,尤其注重择业主体的不确定性和变数。因为择业主体是未定型的年轻人,对时尚非常敏感,爱好和愿望不稳定。
  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根据自己目标裁剪信息,提出信息所规定的多种职业目标。将多种目标相互比较,弄清每一个目标的优点和缺点,经过筛选选定最理想的职业目标。这是一次完整的择业决策过程。这样的决策的未来职业无疑是现在认识范围内的最佳职业。
  
  四、付诸行动
  
  计划见诸行动是人的重要能动性。一般地讲,身体素质相同,社会条件相同群体的精力和时间亦基本接近,但有的人成就大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原因在于,有的人浪费的多,有的人浪费的少。浪费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生活没有确定的奔头,遇到什么应付什么。这种生活虽然忙忙碌碌,但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撕得七零八落,什么都做了,但什么也没有成功。另一种虽然有计划,但计划内容远离现实。这种计划的最终结果不是得不偿失就是适得其反。这证明,没有周密、前后一贯的计划就不可能有周密、前后一贯的行动。
  择业是行为,而且始于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专门职业和技术职业要求求职者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思维方式接近职业思维方式,能力达到职业能力,素质变成职业素质,甚至生活方式、习惯和爱好也要有职业色彩。另外,职业技术和职业技巧也不是天生的。这些都靠长期的职业行为来塑造和磨练。有的上岗之前训练,有的还要苦练才能使高难度技术动作和技巧成为择业的感觉和习惯行为。总之,择业是行为,择业是过程,以特定的职业目标设计自己,挖掘自己,开发自己,建设自己的过程。

推荐访问:主观能动性 择业 决策 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