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爬行模式_爬行训练与传统体育训练模式之探究

  摘 要: 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人体直立状态下的运动训练,很少从事关于爬行方面的专业指导及训练。但严酷的现实已经证明,目前一些传统的训练模式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人体有诸多不利的影响,如患脊柱毛病的人很多,而改变这一不利局面的有效方法就是选择合适的训练模式。在体育课中尝试爬行训练来改变这一弊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爬行 训练
  
  所谓爬行,顾名思义就是四肢着地,向前、向后或向左、向右的一种运行。它是低级动物常用的一种行走方式,高级动物极少采用。爬行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作用。它可以改变肢体的着力点和人们传统的直立运动方式,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有资料证明:由于各种原因动物脊柱与人类相比,特别是学生群体有34.8%小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56.5%中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和后凸,四肢着地爬行的动物却没有这种现象。从中不难看出爬行与直立行走二者对身体的不同影响,我们应从科学的角度来探究这一课题,思考能否用爬行训练来改变这种弊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真正征服陆地的脊柱动物,爬行是它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方式。它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爬行动物也是统治陆地最长的动物,地球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有过如此辉煌的历史。虽然现在不是爬行动物的时代,但就其种类来说,爬行动物仍然是个非常繁盛的大族,仅次于鸟类排居第二,且接近8000个种类。人类最早也属于爬行类动物,只不过了遵从达尔文“物竞天则、适者生存”定律,变成了直立行走的高级动物,但仍然是从爬行的原始状态下走出的。
  有一次我到某地出差,在公园里看见一些中老年朋友在一起做一种全新的锻炼方法――爬行。他们有的双手紧握三角状托手、两腿后支做爬行运动;有的学大象、老虎行走;有的趴在滑板快速爬行;还有个小朋友蛮认真地趴在塑料布上学小海象走路。我看的心里直痒痒,很想试试。回到学校后,利用空余时间,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翻阅了一些过去的教科书,里面几乎见不到有关爬行训练的内容。我想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在这方面作研究,通过教学实践,验证教学设想,弥补某些不足,帮助学生增强健身效果,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据查:爬行训练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症的最佳手段。而感觉统合是由美国心理学博士埃尔丝于1969年最早提出的,其不良表现为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分心、动作笨拙、语言发展迟缓等。
  感觉统合就是一种本体感觉,人们平时学到的一切技巧,都是凭本体感觉的。为此,儿童健康专家建议一定要在婴儿期开始进行爬行训练。爬行训练是婴儿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所有粗动作发展的基础。明确指出爬行对婴儿脑的发育、空间概念的建立、全身肌肉特别是肩背肌肉的发展有特殊的作用。首先幼儿在爬行时会抬高颈部,形成脊柱反弯,并会左右转动,自然促进颈部的发展,对孩子形成正确的前庭平衡有很大的帮助;在爬行时由于用手腕支撑身体的重量,自然地达到了锻炼手腕力量的目的,对孩子未来做勺握笔都十分有益。爬行能使孩子的膝臂动作更加协调,四肢关节更加灵活,最终促进智力、语言及心理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由于环境的污染,剖腹产率呈增长趋势,有感觉统和失调的儿童越来越多。因此,我觉得适当的爬行训练能纠正人体的脊柱弯曲,对人类的健康有益无害。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在医院或生活中,你就能看见一些头罩袋子做牵引的人,医生建议这些病人在做牵引、以纠正病变弯曲的颈椎。另外,从运动学的观点来讲,当力的方向和重心改变时,其结果必然发生变化。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说,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每秒30千米时,惊人的现象就会出现:已开放的花朵将变成花蕾,鸟儿将倒着飞翔,运动员跳远时不是向前而是向后,人将会返老还童。这是反序现象的研究推理,正如人们经常使用的后退走(跑)锻炼一样,它有益于人的健康。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学期我都加编几节爬行方面的训练课,力求内容新颖全面。如学大象慢步行走,学螃蟹笨拙的横行,学海豚滑稽的移动,学解放军不同姿势的匍匐(实为爬行)前进,等等。根据需要可附加一些条件,使活动更有趣。我的爬行游戏课――小熊猫过山洞(以呼啦圈作山洞)、龟兔赛跑等深受小学低中段学生的喜爱。如在进行龟兔赛跑时,我将学生分成六人一组,随机点一生扮演兔子,其他学生都学乌龟爬行。当爬过半程时再发口令让兔子追赶小乌龟,同学们玩得十分开心,笑声不断。像匍匐前进难度较大的练习,教师要首先学会,达到动作娴熟,才能示范给学生,从而影响带动学生,体现教师的感染力。刚开始练爬行时,尽管学生兴趣很高,但大部分学生由于没进行过爬行训练,腿臂动作极不协调,样子真比海象还笨拙,使人忍俊不禁。通过训练后,学生腿臂动作协调了许多,爬行的速度加快了,动作自然了。我想,只有这样敢想敢做,不断开发旧教材,研究新问题,多为学生健康着想,特别体育教师勇于吃苦,冬不怕冷、夏不怕热,不怕器材的搬进搬出,增添一些新内容,(一般项目均为立式练习,爬行变为平卧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才能逐步改变学生整天上体前屈、眼不离书的局面,使孩子的头抬得更高一些、视野更加开阔一些、脊柱挺直一些、心情开朗一些、笑声多一些,把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为我国的国防建设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避免出现未老先弓的“小老头”形象。从这几年的实践效果来看,我设计的爬行训练增强了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达到了学生玩得开心、练得专心,教师舒心的目标。爬行训练确是锻炼身体各部协调性的最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将大有裨益,同时也能弥补学生幼儿时遗漏的爬行训练。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做研究型的教师,教学相长、教无定法,相同的内容可演变出不同的教学方法。爬行训练简单易行,只要有平整的场地或垫子便可进行。稳定性、安全性是其它运动项目无可比拟的,学生更喜欢。作为现代社会的现代体育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并自始至终抱定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以学生快乐为目的,学生才会喜爱。死抱教本、教法单调、不推陈出新没有出路。运用现代教育观念、手段对原来的某些体育项目加以改造,用新的实际的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才能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当然,我并非刻意要求爬行训练,适当运用是有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应该全面系统,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巧妙地运用爬行训练,使体育课上得更具特色,使学生更加欢乐,教师的价值才会充分地表现出来,不负教师的光荣称号。

推荐访问:训练 爬行 探究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