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户外活动场所的安排:屋顶幼儿活动场所

  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我园以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多以集体锻炼为主,形式单一,幼儿们提不起兴趣。为了拓宽幼儿的运动和交往空间,我园尝试开展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让小朋友在一个空间广阔、材料更丰富的环境中选择喜欢的活动内容,与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我园通过合理设置区域、有效提供材料,并应用标志和音乐引导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保障户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一、安排好体育活动区域
  我园在进行幼儿户外体育区域活动之前,老师要对活动场地作全面规划:准备开设哪些活动区,应设在哪个具体位置,需要多大空间,对周围环境有怎样的要求,等等。
  按照幼儿体育活动的动作技能要求和活动材料的性质,我园将户外场地分为六个区域:平衡区、投掷区、钻爬区、小车区、一物多玩区、球类区。在投掷区,小朋友能应用飞盘和飞镖等游戏材料练习掷远和掷准;在钻爬区,小朋友能练习不同的钻爬动作;在平衡区,幼儿能通过独木桥、跷跷板和梅花桩等进行平衡练习;在小车区,小朋友能应用滑板车、小自行车等进行接力比赛,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在球类区,小朋友能练习滚球、拍球等多种技能;在一物多玩区,小朋友能自主选择和组合多种材料,创造新的玩法。
  在规划活动场地时,我园既要考虑各区域活动的性质和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我园将投掷区设置在场地边缘,并留出较大的区域空间,以此控制投掷方向,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平衡区和钻爬区对运动空间的要求都不高,且两种活动有较大的关联,因此可将这两个区域设在相邻的位置。小车区与球类区运动量大,且都需要较大的运动空间,应当分隔一段距离,以避免相互干扰。一物多玩区需要有较大的弹性化空间,以满足幼儿各种自创游戏的需要。合理的区域设置是保障各区域活动有序进行的前提。
  在设置区域活动内容和场地时,教师需注意以下问题:1.区域空间和区域数量的设置需要按照活动场地大小灵活安排。若户外场地不大,就考虑将活动性质相近的区域合并。2.应考虑各区域活动内容和性质的合理搭配,既要有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区,又要有运动量较小的活动区,既要有练习基本动作技能的活动区,又要有发展综合运动素质的活动区。3.各区域应当具有明显的标志和确定的活动范围,便于幼儿选择活动区域。
  二、合理提供材料
  1.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我园为各个区域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不但保证每个小朋友都有活动材料,而且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在投掷区,有飞盘和沙包等用来练习掷远,有飞镖配靶子、篮球配篮筐和套圈配立竿等用来练习掷准,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在钻爬区,练习钻的器材有钻圈、“山洞”和滚桶等,练习爬的器材有爬网、软垫和攀岩等,不同的器材能练习不同的钻爬动作。在平衡区,有高跷、独木桥、跷跷板、半月摇、平衡木、梅花桩等供幼儿练习平衡。小车区内则有小推车、滑板车、单人踩车、双人踩车和小自行车等,对幼儿动作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球类区有篮球、足球、滚球、羊角球、保龄球等,玩法各异。在一物多玩区,我园提供的多是一些低结构材料,如呼啦圈、绳子、报纸、罐子、瓶子、塑料棍、软棍、轮胎、毽子、布袋等,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大胆创新。例如,在玩呼啦圈时,幼儿能应用腰、手臂和腿等多个部位转动呼啦圈,也能用呼啦圈来玩“跳门槛”游戏,能尝试让呼啦圈在地上滚起来,还能用呼啦圈玩“开火车”游戏。一种器材的多种玩法促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在锻炼的同时促进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幼儿生活中的许多废旧物品也能作为区域活动的材料。例如,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大小各异的易拉罐既结实又好看,有的幼儿想到用它们做“梅花桩”,有的幼儿尝试把它们变成高跷,有的幼儿认为能把它们改造成拉力器,还有的提出直接拿它们做趣味接力赛跑道上的障碍物……我园支持幼儿的创意,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幼儿游戏的兴致更高了。我园还帮助幼儿制作了许多有趣的游戏材料,如“神奇飞碟”,幼儿可拿来玩抛接游戏,也能拿来夹在两条腿中间跳、顶在头上走,还能作为障碍物玩间隔跳和障碍跑等,锻炼了幼儿多方面能力。又如,用粗布缝制的大袋子,幼儿可用来学袋鼠跳、学毛毛虫爬,还能迎风奔跑模拟放风筝,幼儿很感兴趣。
  我园还会按照场地和材料的特点以情境化的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如在练习投掷动作时,我园组织了“战胜大灰狼”的游戏,游戏中沙包成了弹药,而大灰狼头像则成了靶心,这使幼儿为了打中大灰狼而主动调整自己的投掷动作,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2.提供多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能力小朋友的需求。
  老师要按照运动的目标投放适宜的材料,让每个小朋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活动材料。因此,材料的提供应具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如在投掷区的投篮活动中,篮筐有高低、大小之分,呈现出不同的难易层次。在平衡区“搭桥过河”游戏中,我园为幼儿提供高低、大小、宽窄不同的搭桥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与能力水平自主选择材料搭“桥”。这样,能力弱的幼儿有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了自信,而能力强的幼儿获得了挑战自我的机会,维持了对活动的兴趣,都在原来基础上获得了发展。
  3.不断调整和变换材料。
  任何材料若投放后长期不变,就会使幼儿的兴趣慢慢消退。因此,我园要按照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随时变换和调整材料。我园能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材料创造新的游戏,也能引导幼儿将原先的多种材料搭配组合后变成新的活动材料,还能添加一些辅助材料甚至用新的材料替换原来的材料。投放材料时,我园还应考虑季节的变换。在春夏两季,我园宜提供运动量较小的活动材料,如拉力器和沙袋等;在秋冬两季,我园可提供运动量大的活动材料,如蹦蹦球、呼啦圈等。
  三、应用环境引导小朋友有序开展活动
  我园合理应用环境中的标志物和音乐的暗示作用,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保障活动的有序进行。
  每个区域都有文字或形象标识,老师引导幼儿按照标识选择区域。由于户外活动区同时有好几个班的幼儿在一起活动,各班老师会选择其中一个区域指导幼儿开展活动,这样每个区域至少有一名老师。老师会按照活动内容的要求和材料的数量限定参加该区域活动的人数。当人数达到限额时,老师就在区域标识上的卡片插满时,提示幼儿“人数已满,请另选区域参加活动”,引导幼儿自动调整。
  我园还以固定的乐曲为信号确保活动有序进行。当播放充满动感和节奏鲜明的乐曲时,幼儿就知道要随着音乐进行热身运动。当幼儿在游戏时,我园会播放幼儿熟悉的、欢快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运动氛围。在活动时段中点,一首轻快、跳跃的乐曲提示幼儿能重新选择活动区域(若不想换区,仍可在原区域中活动),并要求幼儿在这段音乐结束前换好区域。节奏紧凑的音乐提示幼儿快速收拾活动器材,并迅速到规定的场地集合。最后,伴随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幼儿进行整理运动,放松身心,结束活动。
  我园通过合理设置区域、有效提供材料,并应用标志和音乐引导幼儿建立规则意识,保障户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以努力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庞丽娟,秦旭芳.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幼儿教育,2010,7.
  [2]李宝花.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早期教育,2010,8.

推荐访问:活动场所 户外 幼儿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