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用特殊方法巧解物理难题

  物理新教材图文并茂,学生学起来兴致高,课堂气氛好,知识也能听得懂,可是遇到解决实际问题时,仍有畏惧心理。因为有些物理实际问题,若仅按照常规思路,问题有时会变得相当复杂,甚至无从下手。其实,如果思考角度不同,有些物理问题可有多种解决方法,有时采用一些特殊的分析方法,往往既简捷直观,易被学生接受,又能开发学生思路。下面就一些特殊解题方法举例说明。
  一、极端法
  所谓极端法就是对试题中给定的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夸大”,从而使原来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更加明显。这类题往往是选择题,不要求严密的推理过程,这时不妨用极端思维法。
  例1:(杠杆类)如图1,G=200N,G=300N,此时杠杆平衡,若将A、B同时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A.A端下沉 B.B端下沉 C.杠杆仍平衡 D.无法确定
  解析:常用方法是:现A、B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那么F(L-L)与F(L-L)哪个大,哪端就下沉。已知原杠杆平衡FL=FL,又F=200N,F=300N,左端移动后是FL-200NL,右端移动后是FL-300NL,所以左端F(L-L)大于右端F(L-L),则答案选A。
  这种方法虽能解决问题,但很复杂,学生易错,若运用极端法,把“移动相同的距离”这个条件夸大,即两边移动的距离等于L,则F的力臂为0,F的力臂不为0,所以A端下沉,答案选A。
  同理:此题若改为同时取下相同的重物,其余条件不变,则杠杆哪端下沉?那么,我们把“取下相同的重物”夸大成两边都取下200N的重物,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例2:(浮力类)如图2,底部粘有铁片的蜡烛,竖直地漂浮在水面上,现将蜡烛点燃,问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蜡烛将上浮还是下沉一些?
  解析:与上相同:若把“燃烧过程”→“蜡烛露出水面部分在减少”→夸大成“沿水面把蜡烛上面部分切去,且浸在水中的部分静止”,学生很容易就能分析出此时余下蜡烛的浮力不变,重力变小,原来蜡烛的G=F,所以蜡烛将要上浮一些。
  例3:(压强类)如图3,质量相等的A、B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若从上往下截取相同的高度h后,余下的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
  A.p>p B.pp,答案选A。
  二、赋值法
  这类题只求结果不求过程,且不易求出物理量的具体值,但只需比较出这个物理量在不同情景中的大小,用赋值法不但节省时间而且得分率将会大大提高。
  例4: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Ω,R=3Ω,当S打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I,则I∶I为()。
  A.2∶3 B.3∶2 C.3∶5 D.5∶3
  解析:若我们假定电源电压U为6V,则当S打开时电流表的读数I=U/R=6V/2Ω=3A,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I是R和R中的电流之和,R中的电流为3A,R中的电流为2A,所以I=5A,因此答案选C。
  三、比值法
  例5:甲乙两球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3∶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1 B.4∶9 C.9∶4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解析:常用方法:根据密度公式ρ=得=,然后一一代入数值,这样能算出结果,但计算麻烦且容易出错。
  现介绍一种的新的方法:首先根据题意推导出所求物理量的公式化ρ=,由公式可知ρ===4∶9,这种方法适用于一切比值计算的题目,特别是像比热容这类物理量较多的题,会大大提高得分率。
  四、类比法
  例6:如图5,甲、乙两圆台形容器分别装有A、B两种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且两种液体的深度不等,比较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F的大小关系( )。
  A.FF C.F=F D.无法确定
  解析:常用方法:F=pS=ρghS,新教材中液体压强公式p=ρgh已不需要掌握,且两个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与容器的底面积都不相等,所以无法判断F、F的大小。
  根据弹力的学习,同学们对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已掌握,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如图6甲,容器的侧壁受到液体的压力,反之侧壁对液体也有支持力,而这个支持力就可类比成我们张开的双手向上托的力,这个托力承担了液体一部分重力,则FG。因此答案选A。
  五、割补法
  例7:甲乙两个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同向出发,沿直线到达B点,甲在前一半时间内和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分别为V和V(V≠V,且Vt B.t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难题 物理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