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一盏明灯600字 [给学生一盏明灯]

  1998年的一天,我收到了已经考取北大的一个学生的来信。他的一句话令我刻骨铭心。“老师啊,高三阶段真的是黎明前的黑暗啊……我也知道,没有这黑暗,就没有光明的到来。”多少年来,每当想起这句话,我的心就隐隐作痛。我从教二十多年,每年把一批一批的学生送进了高校的大门,和一波一波的学生共度高三,其中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制度层面的东西,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的力量是弱小的。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也包括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好在新课程改革开始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校的评价机制也有了较大变化。但每年一次的高考依然是我国目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而学生在高考中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基础知识是关键因素,因此高三第一轮复习就显得至关重要。可以说一轮复习的情况,直接关系到以后的二轮、三轮乃至高考。高三一年,我们能做的,就是琢磨怎样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给学生一盏明灯,照亮通向高考的那段荆棘丛生的黑暗之路。
  通过教学实践和思考,我把我的几点做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以“考试说明”为纲,以“课本”为本,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1.《江苏省2010年考试大纲》、《普通政治课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框架和依据。要以其为纲,理解新课程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教师要仔细研究大纲要求,“决不能漏掉一个知识点”。要搞清每个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分清了解、理解、说明等层次,心中有数。目前我们的做法是学案教学法。因为江苏教育改革以后,学校贯彻“五严”精神,课时减少了三分之一,暑假也没有了补课。如何在课时少,考点没有减少的情况下搞好一轮复习呢?答案就是:向课堂要效率。每节课前,我们都把学案提前发给学生预习。学案包含考点解读、易错易混点、典型例题、课堂训练几部分。
  2.在新课程理念下,虽然课本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虽然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俗话说“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课本是万题之源,一切试题都是书本知识的深化、拓展和推移,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出处和依据。因此要重视课本,以本为本,回归课本,查缺补漏,围绕核心考点把课本“读薄”。
  再者,高三学生手中的课本已经是两年前的了,有些观点已经严重滞后,这就要求教师对照新旧课本,及时订正。教材变化大的章节最好是把新书内容复印给学生。或倡导有条件的同学去教育书店买本新书参考。比如《经济生活》中关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变化很大,新增了“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考点。
  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求活求新求变的指导思想下,用好教材,紧扣考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综合化知识网络。我现在要求学生在课前自读教材,列出结构提纲,课上同学们之间互相推敲,教师点评。当前来看效果不错。没有扎实的基础,遇到考题,只能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二、与时俱进,体现学科特点,关注省情关注国家政策变化。
  在复习中要坚持课本知识与热点问题的有机结合,学科知识要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当年的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焦点问题与学科知识的交汇点是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热点问题要宏观把握,微观切入,做到“广积粮”,一般不“深挖洞”。因为江苏是选修政治,且是等级考试,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看,难度不大。
  要学生关注近期重大时事,比如建国60周年,上海世博会,金砖四国,G20金融峰会,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冬奥会,网络民主等。同时,我们要提醒学生关注江苏省情。因为我省是自主命题,比如江苏经济区域发展问题,能耗问题,江苏沿海开发战略,青奥会,以及江苏房价、肉价、油价变化及政府相关政策。能够从多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分析。帮助学生分析江苏经济目前的优势和不足。江苏和全国一样有些现象和问题是共性的。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减排节能压力大、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问题等都是常考点。目前,我们已经在高三年级四个政史班开展了利用晚自习最后十分钟课代表播报制度,并每周拿出一节课集中播放一周新闻视频,看后结合教材评述自己的观点,真正使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要着重培养学生几种能力。
  1.学会研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研读材料时,既要研究单个材料,提取显形信息,又要分析几个材料间的联系,提取隐性信息。把握设问,避免审题错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两张批”是政治答题大忌。
  2.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哲学部分。
  3.用科学(政治)术语答题的能力。许多学生答政治题洋洋洒洒引经据典抒情举例,这不是政治题的语言,政治要求言简意赅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平时要做到“精练”、“严批”。
  4.二次批改制。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多年来我总结出许多方法,比如说:二次批改制。就是学生第一次把作业交上来,或者考试试卷收上来,我先进行第一次批改。学生答题不规范不严谨的或审题偏差了,老师批过之后再有针对性地讲解,之后学生再把该题重新做,我再批改。
  5.编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发给学生一些热点资料,引导学生自己根据教材知识点自己编写题目,并自己整理答题要点。因为只有对材料有了充分的认识,对教材要点充分理解以后才能编出较高水平的题目。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效率。
  四、发挥自身魅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如何最终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
  到了高三,学生压力会增加,学习容易倦怠,况且政治课更枯燥。此时,更需要教师体贴学生,以人为本,发挥个人魅力。因为你讲得再好,学生不喜欢你,不做作业,上课睡觉,又有什么用呢?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多为城市小孩,家庭环境优越,人很聪明,但怕吃苦。我们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多一些互动,比如辩论、演讲、小组讨论等,平时和学生交朋友谈心,调动学生学政治的积极性,利用好个性化辅导和答疑时间,提优补差。高考是学生的高考,教师水平是要通过学生的成绩反映出来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中年教师,可能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但是,当面对物质条件十分优越被家长宠坏了的十七八岁青春靓丽花样年华的学生们,每日板起面孔以长者师者自居是没人买帐的。所以教师的心态调整很重要。天真纯洁固然假装不得,但我们可以以一颗真诚的心,以一双敏锐的善于发现的眼睛来捕捉和学生接触中的细节,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入冬以后,我喜欢戴帽子。有时学生们也就拿我帽子说事。记得一次到高三、五班上课,张聪忽然来了一句:“小红帽。”那天我戴了一顶红帽子。我就逗他:“好看啊?”另一个女生说:“老师你显得年轻了。”我半开玩笑:“谢谢啊!老师老了,怕冷,看你们活力四射,好羡慕啊!”谁知钟晓琼立马跟了一句:“老师,你忘了你给我们讲过的:人生的过程也是遵循规律的,规律虽然不可违抗,但我们可以把握今天啊。矛盾具有特殊性,每个年龄段应该有每个年龄段的魅力啊。”好家伙,以我之道还治我身,听起来真舒服呢,现在的小孩,乖巧着呢。我想起了前苏联的一首歌“只要心儿没有老……”上课的铃声响了,我精神饱满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地说:“上课。”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增强责任心,加强研究和学习,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强化基础,注重能力,把握好方向,科学备考,相信2010高考的路上学生就会少一点磕绊,多一点笑容。

推荐访问:明灯 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