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从“预设”走向“生成”_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摘 要: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执行教案,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问题,即使出现生成性资源,教师也不能正确把握的现象。本文就如何从“预设”走向“生成”作了四点探讨:精心预设,更关注生成;关注生成,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关注生成,适时引导。
  关键词:课堂 预设 生成
  
  1. 问题的提出
  
  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得出预定答案。于是,我们就见到这样的景象: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一旦学生的思维跳出预设的框框,就想方设法把他们拉回到自己预设的方案中来。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学生的创造智慧泯灭,师生的生命活动受到阻碍和压抑。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若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的教学,将会导致无视或忽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尽管这堂课多么的“环环相扣”,突出的是教师个人精彩的“表演”,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许这堂课会热热闹闹,但因为缺乏目标,会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无论怎样的生成,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引导作用。因此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预设”走向“生成”显得至关重要了。
  
  2. 概念的界定
  
  通过翻阅一些相关资料和反复思考,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义较适合。
  预设:是预测和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和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
  教师要摆正两者关系。从教学目标上看,一种是“教学性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这是预设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讲都是共同的,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充分预设;一种是“表现性目标”,指每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预知的,这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宝贵资源,教师要珍视并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生成的亮点是精彩的,教师要从预设走向生成,实现两者相统一,相得益彰。
  
  3. 实践和探索
  
  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为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笔者在如下几方面作了探讨。
  3.1 精心“预设”,更关注“生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因此,课堂不能再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是根据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成为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
  在上《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第二课时,一开始教师就根据教材要求分析完书本例3:已知求证:|a|<1,|b|<1,求证: <1。正准备下一教学环节时,一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老师,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里强调|x|<a?圳-a<x<a,在这证明里就不用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的眼睛盯着教师,急切地期盼着结果,教师将计就计跟着学生走,让大家探索。通过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分析,最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解答过程:∵|a|<1,|b|<1,∴|ab|<1,即-1<ab<1。又∵ <1?圳-1< <1?圳-1-ab<a+b<1+ab?圳(1+a)(1+b)>0且(a-1)(b-1)>0。∵|a|<1 ∴-1<a<1,同理-1<b<1,∴(1+a)(1+b)>0且(a-1)(b-1)>0成立。∴ <1。
  在学生的“捣蛋”下,教师兴致大增,问:“在不等式证明这一节,我们学习了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三角代换法,大家再来试一试,看看有无其他方法?”学生纷纷动手,出现了如下两种证法: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虽然教师对教学的环节进行了精心预设,但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时,教师没有为了“顾全大局”对这生成性的问题弃之不顾,而是真正从学生出发,改变自己的精心预设。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3.2关注“生成”,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能将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都调动起来,从而使“动态生成”呈现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这样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提供一个能促进有效学习的环境:不受传统束缚、敢想、敢说、敢做,不屈从权威;没有威胁、批评,对不同意见、想法均能受到重视、尊敬、赞扬与鼓励的环境。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用不同寻常的方式来运用其思维和想象。
  在学习了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讨论的主要方法后,教师例举了这样的问题:
  已知双曲线x - =1,过点P(1,1)能否作一直线l,使l与此双曲线交于Q ,Q 两点,且点P是Q ,Q 的中点?
  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一一笑纳,并不失时机地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进入正确的解题方向。其中一位学生的解题如下:
  设l存在,则l不平行于y轴,设点Q (x ,y ),Q (x ,y ),则有x- =1,x- =1,两式相减得:(x +x )(x -x )- =0,∵Q ,Q 的中点,∴x +x =2,y +y =2,∴k= =2∴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2x-1。
  教师表扬了学生“点差法”用到恰到好处,但提出问题:“这个结论对吗?如何使其更有说服力?”大家冥思苦想,突然一个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提出了异议:画图不满足。那有无更好的方法判断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呢?生:Δ=-8<0,直线与双曲线没有交点。教师也达到预设的目的,即注意Δ对所求的结果进行检验。可万万没想到学生又提出问题:直线y=2x-1与原双曲线究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不符合题意,却被求出来了?此时教师面临挑战,不研究的话显然会斩掉创新思维的萌芽,因此继续引导学生,创设探究的环境。
  若x- =1,x- =1,两式相减,则可以求出k= =2。
  若 -x=1与 -x=1,两式相减,则也可以求出k= =2。
  所以这里前者是后者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教师进而让学生回去研究:“是否与点P的位置由关,能否作一般性的研究?”教师创设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充分重视学生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给予表扬与鼓励,而且以此为契机,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组织者、参与者、指导着的身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畅所欲言,积极互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
  3.3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课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只要不是故意的调皮捣蛋,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一堂题为《组合的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分析完例3:在100件产品中,由98件合格品,2件次品。从这100件产品中任意抽出3件。(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抽法?(2)抽出的3件恰好有1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3)抽出的3件中至少有1件次品的抽法有多少种?此时学生提出第(3)小题用c・c来列式更简单。理由是:从2件次品中任意选1件有c种,再从剩下的98件产品中任意选2件有c种,完成这件事共有c・c种。听起来很有道理,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并让他们计算c・c=9702与书本答案c-c=9604不符。找出错误的原因:对于c・c分析,如先选了次品a,然后再选了次品b和合格品c,与先选次品b,再选次品a,然后选合格品c,是相同的选法,出现了重复计算,而且刚好多了98种。
  学生制造的这堂课的“亮点”,不仅仅是提出了问题,而且更好地解决了其他学生的疑点和易错点,是一场大丰收。
  3.4关注“生成”,适时引导。
  我们关注“生成性教育资源”,不能仅停留在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情境、问题和信息,如果对这些生成性的教育契机不进行引导,它们仅仅是一个情境、一个问题和一个信息而已。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处理简单粗暴,那么也许今后在课堂上再也听不到这种思考的声音。当然学生的问题可能有价值,可能很肤浅,也可能让你一时无法回答,我们都应做好适时地引导。
  教师在和学生共同讨论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解不等式:|x-3|+|x+2|>5,把不等式左边看作数轴上的动点到两定点A(3),B(-2)得距离之和,而A与B之间距离刚好为5,从而结合数轴知不等式的解集为{x|x>3或x<-2|。这时学生提出右边为6呢?这方法可行吗?教师应给予引导:能否找到与A、B两点距离之和为6的点呢?一学生提供了坐标为- , 的两点,进而问题解决,解集为{x|x<- 或x> },学生们都啧啧赞叹,不禁鼓起掌来。对于该问题并且加以总结:是在距离之和为5的两点基础上同时向两边移动了 ,其它以此类推求出解集。进而对改为|x-3|-|x+2|>3的题目也作了研究,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解决了一类问题。教师充分利用生成资源,进行问题的探索,而不是囫囵吞枣,敷衍了事。
  
  4 结束语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的收获,那么新课程把“生成”当成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同时,真正的新课程不排斥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教师应当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从预设走向生成,来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罗增儒.课例反思时时有 教师发展步步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12).
  [3]王工一.数学教育新视野[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5]江丕权.关于美国数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简介[J].教育科学研究,1999,(1):81-89.
  [6]马龙友.数学科学教育对培养21世纪建设人才的作用与地位[J].高等建筑教育,1998,(3).
  [7]江西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组.高中数学新课标有哪些重要变化[J].数学通报,2004,(1).
  [8]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4[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室.2002/2003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报告[R].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蒋建华,赵学敏.2005教育中国[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预设 生成 课堂 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