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环节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漫谈

  摘 要: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本文采用漫谈的方式分别从教学方式的转变、理想课堂的创建两大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教学方式转变 理想课堂
  
  走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我深切感受到一位位时代的弄潮儿所带来的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然而,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推进和发展,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崭露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实际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从过热的改革思潮中安静下来,进行冷静思考。
  
  1. 正确把握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在课程的实施上,要把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学会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突出任务。要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转变管理行为摆在首要位置。
  1.1师道尊严――民主平等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极不平等。新课程体系要求确立新的师生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应强化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平等对话,平等参与。教师的角色应由教学中的权威者变成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1.2教师教为中心――学生学为中心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教师的教是感性与理性相融合的教。
  1.3注重教学的结果――注重教学的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1.4教学管理的整齐统一――个性多样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要改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管理用一种模式的传统做法。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去研究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注重个性化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体现出崇高的师德,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1.5单一化评价――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评价观是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尺度,校长以班级的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对教师评价的唯一标准,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升学率作为对校长评价的唯一要求。这种传统的评价模式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压抑了大多数教师和校长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科学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要实现多元化。
  
  2. 新课标理念下的理想课堂
  
  2.1快乐的语文课堂
  新课标下快乐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三个充满”: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语文;充满激励,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语文;充满赏识,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
  2.2对话的语文课堂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一篇课文就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一次次对话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抓住三种对话状态:生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师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引领下不断进步;生生对话,互动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
  2.3开放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材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师心态的开放等方面。在教学中要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开放策略:一是教学时空的开放,以拓宽学习时空,让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二是教学课型的开放,以创造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三是教学内容的开放,以开发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一组形近字,“鸟”和“乌”,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至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2.4感悟的语文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新课标》建议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有利于引导学生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做到在感悟中体验;有利于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做到在感悟中品味;有利于把人家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做到在感悟中提升。
  2.5探究的语文课堂
  “探究性语文课堂”,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对独立的多种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品悟新语言,提高语文整体素质。以“探究式品读”为例,可按“初读感知,探究中读通课文;精读领悟,探究中读懂课文;深读积累,探究中读活课文”三个步骤实施教学。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语文课堂的基本策略:一是激发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乐于探究;二是设计探究的问题,促进学生善于探究;三是提供探究的时空,促使学生勤于探究。
  总之,“变”是事物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唯有在不断的“变化”中才能不断“深化”、不断“进化”、不断“优化”,从而创造出理想的语文教学课堂。

推荐访问:漫谈 新课标 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