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室项目实施条件_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摘 要: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项目教学质量,要优化实践性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实习方式;改革实习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
  关键词:视光学技术 实践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视觉保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关于视觉方面矫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促使了一个新的专业――视光学技术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一个与眼和视觉功能相关的一个专业, 通过光学方法、视功能检查、处方配镜及药物等方法来诊断、治疗和预防视觉相关眼疾病,达到增进视力的目的。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对于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理解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设计背景
  
  (一)视光学人才需求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从事视光学行业大多数人员缺乏专业资质,而一时也难以实现欧美国家八年视光学教育要求,故国内缺乏专业从事视觉矫正、视觉保健的视光学人才。随着中国加入WTO,一方面,国外具有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的视光学企业、视光学仪器设备制造商进入国内,懂得光学基础、掌握多项视光学实践技能的技术人才必将显得更加短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民视觉保健需求不断增加,医院等基层医疗单位在原有眼科的基础上,逐渐增设与视光学有关的项目,例如验光配镜服务、斜视、弱视治疗、低视力康复等。这些均带动了国内视光学人才的市场需求,且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
  (二)视光学教育现状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视光学专业涉及理、工、医、美交叉边缘,学生既要学习眼科解剖生理、药理学、眼科疾病诊断、验光配镜学等医学类课程,又要学习视生理光学、几何光学、眼镜光学、医用眼科仪器专论等光学类课程,同时针对我国培养的验配人才特点,还要学习眼镜工艺、工艺实践、眼镜材料、造型设计及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 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实际眼镜验配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复合型人才。由于培养目标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学生不仅要有广泛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动手能力强,具备较熟练的实践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能够在医院眼科进行视觉矫正和视觉保健工作,还能在眼镜销售企业从事眼镜验配、销售等各项工作,还能够去眼镜制造企业从事相关镜架、镜片的制作工作。视光学技术专业偏重于视光学实践技能培养,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方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造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学方向始终围绕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经过专业教育培养而学成的视光师,将适应行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我国有一大批斜弱视、低视力患者需要专业人员利用视光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其进行康复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斜弱视治疗和低视力康复这一工作正在逐步进入正规发展过程,而这需要大量视光学专业人才的参与,其主要工作包括建立一支具有一定数量稳定的斜弱视治疗和低视力康复工作队伍;建立一些斜弱视治疗中心和低视力康复门诊和康复中心;提高各种光学助视器数量、质量和品种。这些均离不开以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视光学专业人才教育。
  
  二 、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设计总体思路
  
  由于普通医学本科院校设置的视光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医学为基础,培养具有视光学知识的眼科医师,培养的学生尽管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但主要侧重于医院工作,与社会岗位群对视光学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的适应期较长。针对这种情况,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在对视光学专业分工调研的基础上,对其从视光学验光与配镜、视光学设计、视光学仪器设备维护、斜弱视验配、低视力康复、视光学企业管理等多个就业方向进行专业实训,以满足社会岗位群对视光学人才的实际需求。
  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视光学技术专业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进行定期的分析评价,及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视光学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实训项目安排和实训内容进行必要的指导,以确保专业设置目标的实现。
  
  三、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设计具体计划
  
  (一)综合实训的总体要求
  随着视光学技术和视光设备的发展,学生应掌握视光学相关眼部健康检查能力、眼睛验光能力、眼镜加工能力、隐形眼镜验配能力、斜弱视验配处理能力、低视力助视器验配能力、视光学企业管理能力等,并能综合运用实践过程中。通过综合实训,能处理与眼睛健康和视力保健相关的生理、心理、病理、环境和社会等诸多影响因素引起的视觉问题。从而在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内为消费者提供最有效、最优质的视觉光学矫正服务。
  (二)综合实训的框架结构
  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眼科临床实习(眼部检查能力);验光实习(验光能力,结合眼镜验光员职业资格证书);配镜实习(眼镜加工能力,结合眼镜定配工职业资格证书);隐形眼镜验配实习(隐形眼镜验配能力) ;眼镜材料学实习(眼镜材料鉴别运用能力);低视力助视器验配实习(验配低视力助视器能力);斜弱视验配实习(斜弱视验配能力);视光学企业管理实习(计算机运用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
  (三)综合实训的组织落实
  针对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务处负责指导与监控;由专业课程教师计划安排; 由系部负责组织领导;由各专业教研室及专业教师负责具体实施。
  (四)综合实训效果的考核与评价
  综合实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与评价,通过制定综合实训效果的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进行综合考核。各专业教研室必须对综合实训的实际效果进行认真的评价与总结。务必充分认识综合实训的组织、实施、考核、评价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某专业综合实训效果的考核,就是对其教学水平及质量的总体检验;对某专业综合实训效果的评价,就是对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因此,综合实训项目的考核结束以后,要求各专业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资深专家等,对每一届学生综合实训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认真的评价与总结,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差距、努力完善,不断提高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四 、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优化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性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1.注重引导,培养学习兴趣。
  视光学技术综合实训内容多且杂,教师需在综合实训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实训和实际真实工作的关系。例如配镜技术课程实习由于眼镜的制作和眼屈光学、验光学、材料学均有一定的关系,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理解,刚开始学习制作时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实验缺乏兴趣和耐心,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实验时应首先引导学生对视光学技术的兴趣,例如可以在课前展示不同类型的制作成品,例如全框眼镜、半框眼镜、无框眼镜、染色眼镜等,告诉他们在课程结束时候,同样可以为自己制作出这样一副眼镜,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2.课堂讲授与实践辅导相结合。
  由于视光学技术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学员对其理论知识在实际看过相关操作的情况下,比较容易理解。但由于时间限制,学生全部进入实验室进行边实践边学习是行不通的,所以在理论课程中利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工具,例如配镜的小工具、眼科检查的眼底镜、低视力助视器等作为授课工具可以增加授课的吸引力,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得授课内容更加形象化,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而在实验课上,教师的讲解要力求精练,避免重复课堂上讲过的内容。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辅导,发现共性问题及时对全体学生进行讲解,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点面结合,既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体现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实践“从做中学, 学中做”,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技能的水平,学生就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眼睛验光、眼镜加工、隐形眼镜验配、斜弱视和低视力助视器验配等各方面过程中。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能积极去思考问题,动手制作,情绪非常高涨。他们对眼镜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做得很认真、很细致, 有的学生平时连作业都不愿意做, 对动手实践却非常有兴趣。例如配镜技术训练之后做完后学生常互相欣赏着各自的作品, 充满了成就感。又如验光实训通过自行使用多种仪器中获得某个人的验光数据。通过这种“做中学, 学中做”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达到了强化理论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双重目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视光学技术理论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自己看理论书籍弄清楚为什么做,从而达到激励的作用。又如眼科临床实习,利用定期记录实习日记促使学生将眼科临床综合实训和眼科学课程相结合,每天在临床上看到的病例,再复习相关眼科书籍,从而加深印象。
  4.课内实验与综合实习、“双证书”制度、技能竞赛相结合。
  综合实训的实习指导书在设计时,分别参考根据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眼镜定配工中高级、眼镜验光员中高级的考核要求制定,通过实习,学生一方面巩固了课程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为学生参加配镜工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铺平了道路。实习围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但高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将实验和相关的综合实习与职业资格认证要求紧密相关,促进职业资格证书教学内容与常规教学内容相结合,即“双证书”教育。该实习的核心知识点教学以面向市场、强化实用为目的,加强实训环节,保证每位学生能熟练掌握核心技能和相应整合有关理论课程,使学生成为掌握技术核心理论的高技能人才[1]。同时在综合实训形式和内容建设上也积极听取由眼镜行业主管部门、质检部门、行业专家、眼镜零售企业的负责人和其他相关高等院校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相关意见。目前金陵科技学院视光学技术专业在产学合作的基础上,借助企业、原省轻工厅的支持,成立了“江苏省眼镜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并被确定为“眼镜职业技能鉴定的定点单位”,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和鉴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社会对职业准入制的要求,视光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通过“高级验光员”、“中级定配工”等职业资格考核,持双证进入人才市场。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实习期间开设眼镜验光员、定配工职业技能竞赛,并将成绩及名次记入个人档案,并作为专业奖学金的评选的一个重要条件,强化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认真性,并对下届学生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二)改进教学实习方式。
  1.调整教学实习时间。
  过去,视光学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实验的时间一直安排在所有课程结束之后,现在课程中穿插实训项目的开展,使得学生学习到某一部分,即可以到实验室参加相关的实验。尽管这样实验室教师的工作量加大,需要重复组织整理相关实验器材器具,尽管实验的总时间与过去相同,但由于分散实验,且实验结合在理论学习后,所以可以较快地使学生掌握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也更好地使得学生理解下节课程的内容。
  2.实习形式多样化,注重能力培养。
  在教学实习中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注重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坚持以下原则,即课内考核与课后集中考核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地演示相结合、教师带领操作与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实验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重点内容讲解与全面讲解相结合。实习前进行动员,讲解有关实习内容和注意问题,然后以组为单位发放实验实习材料,并且明确规定每组应该完成的各项实习任务,例如配镜实习教师根据每组学生制作的眼镜的正确性与数量为依据加上提问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验光实习以学生具体完成的验光人数、隐形眼镜实习以学生为具体验配的隐形眼镜数量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等;而眼镜材料学实习以学生具体掌握眼镜材料的鉴别作为考核等。实践证明,实习方式和考核方式的不同促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不仅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得到加强,还使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3.注重实物制作和面向真人操作。
  实物制作需要大量的经费,主要用于镜架、镜片及相关耗材的准备。虽然经费有限,但专业近年来仍然加大实验实习材料的投入,保证2个学生有三副不同类型的镜架。同时对于耗材中使用最多的镜片,我们联系相关的合作企业提供,使得学生的实习片源充足。在实验课程上,要求学生完整地制作不同类型的眼镜。同时让他们根据情况互换,这样就可以每个学生制作更多样的眼镜。到学期末再由专业教师统一回收。另外一方面,将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利用业余时间开放专供学生进行各项实习,并且实际让专业学生为其他同学进行从验光到直接制作眼镜的一条龙操作,增强他们的实干能力。通过流程化操作,学生对面向真人验光的基本原理、客户的接待、眼镜材料的鉴别、眼镜质量的检测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并逐渐加强了自己的视光学管理能力。学生在最后进入校外实训基地时,已经熟悉整个操作流程,直接可以在校外实训基地担当起具体工作,而不仅仅是一个观看的实习生,从而激发了其工作的热情和工作的自觉性。
  (三)改革视光学技术综合实训成绩的评定方法。
  以前学生综合实训成绩大多以实训报告作为评定依据,这样常常使学生过分注重实训报告的完成而忽视实训的操作和观察,达不到实训课的教学目的。通过实训课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例如增加实训课考试,考查每个学生对实训内容掌握的情况, 通过实训课考试,强化知识点实习。考核可分为理论和实践,实践操作占较大比重分数。又如实训成绩根据各个实训内容制定具体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学生参加实训的态度、实训报告成绩、实训理论成绩、实训实践成绩。部分实训课程考虑到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成绩,也作为参考打分依据。例如配镜实习考虑配镜工职业技能鉴定,验光实习考虑到中高级验光员职业技能鉴定,而隐形眼镜实习考虑到IACLE(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协会)会员资格考试成绩等。
  
  参考文献:
  [1]肖坤,罗勇武.以就业为导向用“递推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职教论坛,2005,(6):29-30.
  
  本课题受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视光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有效性研究》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07-R-4659

推荐访问:光学 实训 实施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