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个晨会激励小故事_从小故事中反思影响创新教育的因素

  摘 要:创新教育还存在许多误区和障碍,中国文化传统影响创新教育的意识,盲从权威影响创新教育的氛围,保守的教师角色影响创新教育的培养,知识难以运用影响创新教育的目标。这些因素影响了学生创新的灵性,剪断了想象思维的翅膀。
  关键词:小故事 创新教育 反思 因素
  
  创新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进行创新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创新教育其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等。在现阶段,创新教育还存在许多误区和障碍。笔者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对影响创新教育的因素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中国文化传统影响创新教育的意识
  
  中国的传统的文化与创新教育密切相关。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贵宾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他们争着用本国的国粹――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古香古色的茅台,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举座皆惊;俄罗斯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这时,惟有美国人两手空空。但是,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前来,把各国的名酒兑在一起举杯相敬,说:“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它代表着美国的文化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美国文化能容纳各种文化也值得我们借鉴。创新教育的新思想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冲突,比如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国民心理特点等对创新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中的“共性至上”、师道尊严、崇尚权威、封闭保守、“中庸之道”等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缺乏自信心、主动性,不愿与他人交往,独立性与进取精神差;缺少追本溯源的批判态度,缺少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视野的透彻分析,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中国文化传统认为错的就是错的,如果强烈地认同犯错误是一件坏事,那么思维就会产生局限,受到束缚的限制。创新教育要使受教育者能以宽大的胸怀接受错误和失败,教师不能用不合逻辑,要符合一定的法则等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失去创新的灵性,剪断想象思维的翅膀。
  
  二、盲从权威影响创新教育的氛围
  
  某中学在上《一件衬衫》这篇课文时,老师在分析完课文后总结说,从周总理给一位普通工人赔一件衬衫这件小事中,说明了周总理高大的光辉形象。一学生马上提出质疑,他认为把别人的衬衫刮破了赔偿是应该的,不论地位高低贵贱都应该这样做,难道周总理这样做与平常人这样做有伟大和平凡之分吗?如果有,伟大和平凡的区别是什么?如果没有,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又是什么?结果,教师不知如何来回答这位学生的这个问题。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方法太单一了。本来一个问题有许多答案,但教师却以一个答案来结束。教师一旦碰到不同的答案,便不知如何回答。在大多数学生看来,教师的答案具有权威性,学生只能在老师的提示或暗示下回答与教师相同或相近的答案,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接近标准答案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为知识的接受器,就会失去对其它答案探索或想象的兴趣,养成懒于思考的惰性,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新应从质疑开始,培养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爱提问的习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发表不同的观点。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力才更有可能迸发出来。创新教育特别强调为学生的怀疑、提问、发言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对师道尊严的旧传统将产生极大的冲击,从而开创教育民主化的新课堂观。
  鼓励学生质疑其实是把学生个体的地位、潜能及发展置于核心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的高扬,这种主体性体现的是学生的独立人格,标新立异的批判精神,不拘成见的灵活态度等,这也是创新教育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三、保守的教师角色影响创新教育的培养
  
  创新教育不仅是学生的事,与教师也是密切相关的。创新教育是师生双向提高的过程,如果教师素质差,或停留在原来水平上,甚至年年下降,我想这样的教师要想培养出好学生也是不大可能的。要搞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抓好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我们应该为教师进修提供方便,鼓励教师“充电”。没有教师水平的提高,谈创新教育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这等于无源之水。
  古希腊时,有位学生向自己的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掌握的知识数倍于我们,你回答问题十分正确。可是,你为什么对自己的解答又常常怀疑呢?”这是一个很唐突的问题,也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这位哲学家用手杖在沙地上画了一个圈,又画了一个小圈。他说:“大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显然,我的知识比你们的知识多。但是我两个圈的外面就是你我无知的部分,大圈的周长比小圈大,当然我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大。这就是我要多怀疑的原因。”这一解答令学生信服得五体投地,连声称赞:“妙!妙!”不知道自己无知的人,往往是最无知的人。创新教育不但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更要有创造型的教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以教师的创新意识及其能力为前提条件。我国传统教育的特点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价值观支配下,忽视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教师和学生很难形成创新的意识。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创新者、参与者、交往者,是全面发展的楷模。教师不能满足现状,要不断接受再教育,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培养他人创新能力。通过自我教育提升自我境界和专业水平;教师不仅仅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而且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的事业。谈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实现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既传授知识,又传授方法,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成效。
  
  四、知识难以运用影响创新教育的目标
  
  创新教育不等同于应试教育,我们既要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手脑并用,使学生全面发展。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水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哲学家。当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了一半生命。”过了一会儿,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回答说:“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失去一半以上的生命。”恰在此时,一阵巨风将船刮翻了,哲学家与船夫都落入水中。船夫喊:“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失去了整个生命。”我们的教育往往教给学生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不善于把书本的知识与掌握实际生活本领联系起来,对开展形式多样的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活动几乎是一片空白。也就是说应试能力强、创新能力差。理论上无所不知、不会游泳而丧失生命的哲学家,不正是我们还在努力培养的人才吗?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呢?
  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没有一味的悲伤惋惜,而是俯身精心收集了起来。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统一的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重量的16倍,次大块的重量是小块重量的16倍,小块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于是,他开始利用这个“碎花瓶理论”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率――这个人就是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高深的理论来源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里。创新教育也不是抽象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能力。正如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应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创新教学过程。正如打碎了的花瓶一样,如果你换个角度去思考它,也许就会有新的发展。
  有人是这样讲述他如何培养女儿的创造性能力的:有一次,我家里养的十几条鱼都快死了,孩子就用书中读到的知识,用拿食盐塞进鱼鳃的办法救活了鱼。事后又写成了一篇《救鱼》的作文,文章写得生动真切,投寄报社当即发表;又有一次,女儿要把袋装黄酒灌进瓶子里去。我知道她尚未具备干这种事的能力,或许会打破酒瓶,或许会黄酒外溢,但我支持她。在灌酒的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她做的一个创造性的动作。当酒袋倒挂酒开始注入瓶子的时候,她操起剪刀在袋底的一个角上也剪了一个口子。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让空气钻进袋子加快酒的流速。太棒了!我兴奋得叫好!
  看来光死读书是不行的。创新意识来源于平时的积累,能够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习惯,强化基础,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和结果,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积极鼓励创新的同时,为学生创设各种解决问题的环境条件,指导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创造性地、多思路地解决问题,大胆地实践,探索有自己个性的新道路。还要指导学生会系统地、独立地评价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实验与操作能力,注重生动活泼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当代世界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实际,引导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去说明、理解或解决各种具体问题,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而实用的新知。有些是课堂教学尚未涉及且有相当难度的实际问题,但经过观察、讨论分析、反复试验,问题得到了解决,达到了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肖川.论创新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2]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
  [3]张文修.谈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4]张献.创新教育论[J].教育探索,2004,(11).
  [5]张传燧.教育创新三问[J].现代大学教育,2004,(4).

推荐访问:反思 事中 因素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