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学习“三步法”_

  中学思想品德课同所有的课程一样,需要一种适当的方法促进师生的合力,找到自己的路,找到生产力的源头,唯有如此,课堂才会生动起来。   第一步:“连线”   “求知欲强,但自控力和领悟性相对较差”是中学生的共性。思想品德教师要相对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加强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事例、试题的联系,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生活现象”的认同,力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学习之后能由“书本”走向“生活”,由“生活”走向“书本”。
  学生知道书本知识点与生活体验的对应;知道书本知识点与所做过的试题的对应,出处;清楚试题考查的书本的知识范畴是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本知识点能回想所做过的试题,有感知过的体验;在亲身体验的时候联想到所学过的知识点,理论的“线”才会联到“生活”和“实际的操作”这个层面上。
  例如:试题①某天,小刚在放学回家路上被两个持刀的歹徒劫持,此时,与小刚同行的小军等四人应该:①赶紧溜回家,以免受到伤害。②同歹徒拼命,力争夺回小刚。③记住相貌特征,了解歹徒走向,及时拨打110报警。④避免同歹徒正面交锋,巧妙周旋,想法治服歹徒。此试题很显然属于“法律”知识点范畴。是法律的哪一个方面的呢?其实在问题中已经提示我们:“要鼓励中学生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要善于与违法犯罪做斗争。”那么教师应该在场景设置中,让学生充分归纳出:⑴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⑵在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时,学生要机智,灵敏,不能贸然行事和犯罪分子正面冲突。⑶在与违法行为作斗争时,必须以自身损害最小为基础。所以,正确③④答案很快被选择出来。我们要鼓动学生最大限度地找到知识在试题中的隐藏点,那么试题就会相对容易得多,考试成绩也要好得多。
  第一步连线以学生能高质量地找到在课本中的“标题、知识中心句”为基础,学生最大限度地从“书本”、“生活”到“试题”,反复主动地找出答案的隐藏点,最大限度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事例(社会现象)联系,再不以单调的做试题为目的,跨距离体验联系并归纳。
  第二步:“点击”
  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单元,都有它的中心任务。学生要在“书本”到“试题”,“试题”到“书本”,“体验”到“书本”,“体验”到“试题”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细化,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例如:进入中学,有一系列的“情绪体验”。“情绪”即是一个中心词语,是学习的主要任务。在公共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公共生活”则是中心词语,是学习的主要任务。所以我们要在指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弄清楚每一个中心词语的“意义,概念,特征,产生的原因,范畴,内含,作用,影响等”。又如,所学过的“法律”部分:⑴法律的“意义”是什么?⑵法律的“特征”是什么?我国的法律“特征”是什么?⑶法律的“作用”是什么?⑷法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⑸法律对我们的“影响”是什么?
  如此,一一抓紧,一一归纳,一一点击。我们要让学生先抓知识点,再将中心词语找出来,最后分别对这些“目标”系统归纳和学习。只有这样有目标、有层次、有计划地层层深入,书本知识才会掌握得更加牢固全面,学生的学习才会由繁化简、由浅入深。
  第三步:“打结”
  所有的文化学习目的都是在将理论知识化做实际的实践,所有的理论知识都是让我们通过学习明白和懂得,都是服务于人类自身的实际需要才会存在并发展的,学习中学思想品德的意义也在于此。中学生从身体大脑发育和生活经历上都是处于人的发展黄金期,由幼儿到成年的重要过渡时期,这是一个人树立正确意识、理想的转折点。这就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帮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让他们学习正确的生活、学习、工作方法、习惯;学习调整正确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学习并保护自己合理合法的权利和义务;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以保护自己和集体国家他人的利益等。但是在很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注重知识的输入,学生也只获得了知识,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为什么?
  所有的知识源于生活,必将服务于生活,即“从生活中得到理论知识,再将它们投入到生活中去”。但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一点:“我们最想让学生理解的知识,并没有引发学生深刻的理解!”学生可以思考:“学习这些对自己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变化?对家庭有什么影响?对社会能带来什么变化?”
  例如:《中学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中学”,主要讲的是进入中学的感受,体验,以及人的情绪的产生,重点是情绪。学完之后,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情绪的内涵,情绪产生的原因,情绪调节的方法,等等,但是如何让学生最快地学会呢?通过一系列的师生讨论和实际事例,讲解“情绪对人的影响”: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工作状态的好坏,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生活身体健康与否。这样,学生就会牢记情绪对自己的直接影响,从而激发对“情绪”其他知识的兴趣,乐意掌握知识。
  再如,顺境、逆境,都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各自在不同的前提下,它们的影响也会发生改变。中学生如何才能正确地分辨出积极和消极,以及顺境、逆境呢?中学生的三种情感,即“亲情、师生情、友情”,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调整?产生矛盾后如何解决?如何树立团队精神,要在团结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不忘合作?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他们各自的影响入手探究。
  第三步的工作,是我们应该最先考虑的,也是德育教师在工作后应该做的总结。只有将事物直接呈现并讲演透彻,学生才会抓住重点,学习才会有的放矢。
  总之,中学思想品德教师的工作就是:“生活、学习、工作的规律透明化、简单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将生活、学习、工作重心高度化,让学生一握即中。”当然,这三步方法需要教师灵活穿插于讲学过程当中,不要急于求成,而要一步一个脚印,“有点有线、有线有面、点线面结合”。

推荐访问:步法 思想品德 中学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