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反思

  摘 要:传统的语文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这些课堂教学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能力的提高,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真正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应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之所求。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都扮演教学主体的角色。为了构建活力课堂,笔者认为首先应解决三个问题:学生主体意识、教师主导作用、理论的先锋力量。
  关键词:主体意识 主导艺术 理论基础
  
  《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读罢颇有感慨,作为教师,我们要敢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求不足,在学习中解决困惑,使教与学达到整体上的统一,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学生主体意识不断深化到教学环境的各个角落
  
  《兑命》曰:“学学半。”告诉我们“教和学各占一半”,表面上看教在先,实质上教师的教主要还是推动学生主动的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首先整个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众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发出同一个呼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于漪在《语文教苑耕耘录》中指出: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实质上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教的价值体现在他对学生起引导催化的作用,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解放自我,把舞台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师教色和执教心态。课堂上,借助教师的力量唤醒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笔者在预设课堂教学计划时,遵循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一个中心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两个基本点分别是:学生是设计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学生是评价语文教学的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贯穿于备课、上课、评课等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有些教师教案上写得清清楚楚,先讲什么、再讲什么,他把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据为己有,这样的老师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更不关注学生在知识理解层面上的分歧点。教学犹如上台演出,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想把课上得精彩就必须要有这种敬业的精神,尤其在备课阶段多下功夫,备教材、备学生,学会研究学生心理,敏锐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动态,合理地预测学生在此情此景中会有什么举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走出单一的教学模式,以万变攻不变(变的是教学策略,不变的是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我”的存在。
  最后,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受到重视时,学生的尊重需要就得到了满足,接下来就要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学生对自我实现需要的渴求在语文课堂中表现为:对于老师提的问题,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析新问题;对一些有固定答案的知识点,学生敢于质疑,并能对自己的观点自圆其说;学生拥有较强的知识迁移欲望,不愿做知识符号的奴隶,主动地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种现象在作文写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教师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二、教师要悟出导的真谛
  
  一些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把语文课上的栩栩如生,关键在于他们真正地读懂了学生,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备课、上课、评课。过去作文老师改、老师评,作业老师留、学生写,考试老师出题、学生做。优秀的教师高明之处就在于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自己反省自己。在互改的过程学习别人的长处,在自留的过程中补差补缺,在自考的过程中检验自己,使他人――学业――自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学生就不会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把学习当作游戏、乐趣。
  第一、教师要把处在知识接受层面的学生导向理性思维、创新的层面,这就要求教师要艺术性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不要局限在知识这一单向度的层面上,而是培养学生变向思维的能力,使学生敢于捅破文字符号这层薄纱,去透析文本的内涵。如笔者在教学《台阶》这课时,因为《台阶》是一篇自读课文,我带着学生一起先给自读课文定位。自读课文学生自学占80%,老师引导占20%。像字、词、句、篇、语、修这些基本知识,我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解决,对于一些自己解决比较吃力或者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我让学生用笔先做个记号,上课时有问题的学生先提出问题,我和学生共同作答,再让这个有问题的学生针对我们的解答给予一定的评价,这是解疑阶段。接下来进入课文分析阶段,本文是一篇小说,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我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告诉学生阅读小说的技巧: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去把握一篇小说,即该小说写了什么样的人,围绕着这个人发生了什么事,反映了什么样的现实。这样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在这个“法”的引导下,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对于写作手法、叙事角度这些零星的问题,我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这样一节课就剩下十几分钟的时间,怎么办呢?我就让学生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父亲太封建,有的说父亲不知道知足常乐,有的甚至上升到社会公德的层面……学生热火朝天地讨论着,甚至忘记了我这个老师的存在。这意味着学生思维的大门已经打开,他们意识到了问题的多面性。
  第二、教师要善于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长处,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魏书生老师事务繁忙,想做一个全职的语文老师,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所带的班级语文成绩一直遥遥领先,即使是后进生,他也能激活他的学习语文的细胞,魏老师给学生的是“渔”,而不是“鱼”。我们再看一下他在教书篇里的几篇文章:“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引导学生自学整套教材”、“引导学生自学一类文章”、“引导学生自学一篇文章”、“引导学生自学文学常识”。魏老师一直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的,他给学生的是一把钥匙,学生得到的却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他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语文思想,学生却能受益终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学习习惯,不管老师在还是不在,学生都是一如既往地学。魏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想。我们不仅要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师的经验,还要关注一些一线教师的教训,从好中学精,从差中学好,不断完善自我。
  
  三、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过去,教师只要把课上好,他的教学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松了,他不仅要教语文,还要研究语文教学。用什么去研究?机械地累积一些教学案例?不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每一个模块又是一个知识系统,我们可以尝试着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去理清每一个知识网,以便于对有用信息的提取。理论是一些抽象概念的组合,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抽象的符号翻译为通俗的语言,进而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这也是对我们教师悟性的检测。理论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作为教师我们不应满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应多听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听一线教师中不同年龄层次的课,自己在比较中进行反思,尽快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对具体运用而言,教师首先要树立为教学实践“寻根”的意识,当你在决定采用某种教学策略时,你要问自己:我为什么采用这种教学策略?理论依据在哪?这一环节很有必要,它能减少你的教学失误。举个简单的例子,言语信息知识这一模块是语文教学中较为简单较为基础的的一部分,有些教师认为把自己知道的毫无保留地倾泄给学生即可,这一举动就违背了学习的倾向性和知识的结构性两个原则,不具备教育理论知识的语文教师易犯一些幼稚的错误。
  教育科学理论源于教学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教学实践,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语文教学最终将走向瘫痪。

推荐访问:学习 在实践中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