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的心声说说【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的核心,但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教师、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以及客观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效果 原因 对策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复杂过程,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的核心。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但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试图就体育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促使各种因素向有利于改进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方面转化,
  保证体育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
  
  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材、场地器材、教学方法等手段,通过学生身体练习来进行的。即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动作技能并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运用各种器材和多种身体活动方式发展智力、体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其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教师、学生、客观环境、师生的合作。
  1.1教师方面。教师教育思想的体现、教材的运用、场地的布置、教法的实施、对教育对象的启发、诱导和控制等,取决于教育者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能力,也就是说,体育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学术造诣、教学艺术素养、组织教学能力等。
  1.1.1教师的思想素质。这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的“师德”如何,对教学质量和效果有重大影响。如果教师责任心差,备课不充分,教学中不能全力以赴地指导学生,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
  1.1.2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是圆满完成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掌握体育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技术知识的程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储备的多少,都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效果。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陈旧,不符合时代精神和学生特点或课程编排不当,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差距过大,使学生难于掌握运动的技术技能等;教学方法陈旧,不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过高或过低,不符合学生实际,课堂结构不合理,使学生缺乏足够的练习时间;教师的表达及示范能力差,使学生无法弄懂;教学场地器材布置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练习。以上种种情况都与教师的业务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问题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1.1.3教师的健康状况和思想上抗干扰能力。教师在备课、授课阶段都应有良好的身体状况。如果教师健康状况不佳,精力不够,或无法排除外界的干扰,要上好课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要有健康的身体,排除来自社会、家庭、个人及其他方面的干扰,精力充沛地备好课,上好课。
  1.2学生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课的主体,他们对体育的认识、态度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体育基本能力等,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1.2.1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学生对体育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体育课,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有些学生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没什么可学的;或者认为自己年轻,不参加锻炼也无关紧要,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行等模糊认识,必然会在体育课上表现出学习不认真,不愿多练习,平时不参加体育锻炼,最终结果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均下降,也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1.2.2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育基础。学生身体状况和体育基础的好差,直接影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教学的进度与深度。如果学生生理方面有缺陷,体弱多病,情绪不稳定,缺乏信心和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或者在体育基本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速度、耐力、力量、协调性、柔韧性等方面基础较差等等,都会影响到运动技术的掌握,也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和深度。
  1.2.3学生思想上抗干扰能力的强弱。学校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思想也必然受社会、家庭及其他各方面的影响干扰,学生除了要排除这些干扰外,由于体育教学是在室外进行,周围环境的干扰因素较多,学生还应有抗周围环境干扰的能力。应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否则,如果有的在打闹,有的在议论与课堂无关的事,练习中懒懒散散,或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练习等,不仅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还有可能造成伤害事故。
  1.2.4课后锻炼情况。课后锻炼是学生对课堂中所教授的体育知识,运动技术进行自我消化、吸收、巩固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运动技术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整体,所以每次课学习后,都应及时复习、巩固,否则将影响下一次课的学习,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1.3客观环境方面。客观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和学校两个方面,其对教学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
  1.3.1社会环境。社会“大气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影响,在知识分子待遇较低,分配上存在较大差别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受到新“读书无用论”思潮的影响,产生厌学情绪,不求进取,“60分万岁”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还比较普遍。此外,来自社会上轻视体育活动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体育可有可无,使学生无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家长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也影响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与态度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1.3.2学校环境。体育教学的场地、环境、设备如何,对体育教学影响极大。缺乏必要的运动场地设施,无法进行课外练习,教学场地条件差,布局不合理,都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学周围的环境,有没有各种噪音污染或场地中有无闲杂人员行走等,都会影响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练习。此外,学风好差也对教学有直接影响。不乏这样的例子,入学时身体条件、素质水平、体育能力相近的两个班的学生,由于班风不同,最终的体育成绩相差甚远。
  1.4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
  1.4.1课堂上的合作。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问应形成闭合的反馈环路,两方面相互发生影响。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发现学生在听和练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调整运动量和强度,学生也应大胆主动地向教师反馈信息,哪个动作未掌握或概念不清,练习的运动量是否过大或过小,身体反应情况如何等,使教师能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练习节奏、运动量、运动强度等,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和锻炼效果。
  1.4.2课外的合作。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除了体育课之外,还应包括课外体育活动。教师应在辅导早操课外活动时,热情、耐心地指导学生,使其更好地掌握课中所学运动技术,为下次课的教学打下基础,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在上述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基本原因中,大部分是可通过主观努力去解决或克服的,如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当等,也有一些是无法主观克服的,如场地设施、学生身体缺陷等。但不管如何,体育教师都应努力克服困难,采取相应对策,力求最好成效。
  
  2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对策
  
  2.1教师方面。从教师角度讲,要采取的措施和对策很多,但笔者认为主要应着眼以下几个方面。
  2.1.1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从思想上讲,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严于律己,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尽职尽责,竭诚努力,要把艰苦的“操场”工作培养现代化人才紧密结合起来,要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从提高业务素质来讲,体育教师应加强学习、刻苦深造、更新知识,增加知识储备,要不断地从纵横方面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站在本学科的前沿,吸收其最新成果,为教学打下坚实的知识与技术基础。
  2.1.2严谨治学。体育教师应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做到。每次上课前都应认真吃透教材,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好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尤其应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准备好多种解决方案,以免措手不及。提高讲解与示范的水平。同时,教师要处处仪表整洁、文明礼貌,教学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表扬与批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做工作。平时要多鼓励、表扬、批评时要注意方法,要出于公正,不偏袒任何学生。
  2.1.3提高上课的艺术性和科学系统性。体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艺术,探索其内在的规律性。教师不仅要精通业务,还要潜心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等。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艺术素养,纵然有一腔热情,满腹经纶,也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自身的艺术素养。同时,要注意上课的系统性、科学性,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合理、条理分明,每个项目技术内容的划分要科学、系统,要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前后相互连接。
  2.1.4增加练习。动作技能的学习,需要反复地练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学生动作掌握不好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练习所致,因此,要促使学生反复地练习、尝试、体会动作,特别是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抓住教学中的关键,先解决主要问题,然后逐步解决其他问题。使学生逐步地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
  2.1.5因材施教。教师要掌握和了解学生在学习动作技能中的个体差异和共同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对不同身体素质水平的学生在技术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少数特殊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运动量和运动的强度、密度,要使身体素质较好、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吃得饱”,又不使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受不了”。总之,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予以帮助指导。
  2.2学生方面。
  2.2.1提高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在校期间应完成的学业,而应看成是自身成长和发展身心素质和运动技能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是未来事业成功的支柱。同时还应认识到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增强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愿望、动机和兴趣,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行动。
  2.2.2提前做好上课准备。换好运动服装,提前到达场地,做好上课的思想准备,遵守课堂纪律,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积极思考领会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以及练习方法。不谈论与上课无关的话题,集中精力上好课。
  2.2.3积极参加课外锻炼,认真复习课堂上所教运动技术,努力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同时要适当阅读课外体育书籍、报刊、杂志等。了解和掌握一些体育的基本知识和锻炼卫生常识、医务监督等方面的知识,使体育锻炼更加科学、合理,收到更好的效果。
  2.3客观环境方面。
  2.3.1形成全民重视体育的社会大气候。在战略上要把体育放在“兴国”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人口素质的高度来认识,形成重视体育,珍视健康,全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大气候、大环境。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体育教师这一职业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
  2.3.2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各级领导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重视体育,增加体育投资,改善体育教学环境与条件,搞好场馆建设。购置必要的体育设备,使学校的师生有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
  2.3.3搞好后勤保障工作,改善伙食,保证师生有合理的膳食营养。定期为师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张子沙.面向对世纪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2]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
  [3]鲍恩荣.大众体育指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

推荐访问:对策 教学效果 原因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