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新探索|首届幼儿新体育课程

  摘 要:体育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体育课应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上课时应运用多种激励方法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注重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同时也可设置一定难度和困难情境,培养学生勇敢、不怕困难、意志坚强的优良品质。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师本教育”观念,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实践――思考――创造――学习”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使其形成“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体育课程 探索 教学模式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体育课教些什么,该怎样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加上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的个人体会,我觉得应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选择、更新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体育课教学上做些新的尝试。在此,我结合新课程标准与大家一起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空间,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体育教学设计改革的方向。我们在教学中展示任何一种器材在学生面前,教师都可以不告诉学生怎样玩,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创编、设计各种游戏,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活动中设置一定难题,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例如新课程标准中的《案例一》的活动设计,教师放四样障碍物(体操凳、跨栏架、跳箱、体操垫)在规定场地上,让学生自主动手,设计一条“勇敢者之路”:走过体操凳,钻过跨栏架,跳过跳箱盖,滚过体操垫。让学生充分想象各种走、钻、跳、滚的玩法,体会哪一种方法能最有效、最快捷地通过障碍。这样的活动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运动主动性、积极性。在自主设计过程中还可以使他们获得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创新精神,打破你教我学的传统观念,从而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多种激励,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新课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中,我们
  可以充分利用以下几点来吸引学生参加活动。
  一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兴趣是一个人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在设计活动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显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来。例如:做跑的游戏时,可根据不同年龄设计成为“龟兔赛跑”、“狼来了”、“小兵急行军”等情景,学生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二是运用情景教学适当制造一定的紧张气氛。适当的紧张气氛会使学生有紧迫感,从而更积极地完成锻炼活动。例如利用对抗性强的比赛形式进行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创设危险情境,如障碍跑游戏可以设计成为“抢高地”活动,把小溪放大成为急流,钻栏架成为钻火圈,教师运用情景描述和音响效果,使学生在紧迫感中努力完成锻炼活动,提高活动的坚持性。
  三是正确运用语言激励。教师对学生的赞许可以用无数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要避免简单地说“好”或“很好”,否则会使学生心理上得不到满足。教师可以说“你做得非常好!”“老师很喜欢你!”“大家来看看×××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语言进行激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好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新课程基本理念。所以,体育活动中要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一刀切”的做法,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那些动作发展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难度,让他们“玩得有劲”;对那些动作发展较差的学生则要降低动作要求,让他们也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跨栏架活动中,要提供几种不同高度的跨栏架,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只是起到引导、鼓励、保护学生的作用,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四、设置情境,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我们在实践中不难发现,传统教材的活动难度要求已明显不适合当今学生的发展水平。例如,传统教材中投篮的教学要求,对于现在五年级学生来说,掌握此技术已不是件困难的事,因为篮球赛的普及在无形中已使学生初步具有了篮球的基础知识,如果还按照原来的教法,学生的能力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激不起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错过培养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机会。只有活动难度适当,安全措施完善,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难度,有意创设一些困难情景,让学生经历一定挫折,对形成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是极为有益的。这与新标准中课程目标中的心理健康目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增强自尊与自信”的目标相吻合。
  
  五、转变理念,改革传统体育教育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教法中,教师只研究教法,不重视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当今社会是信息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片、音像、电视、电脑进行自学,自练,也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对体育活动进行督促、帮助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制定阶梯性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对号入座,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现象。也可以对有些教学内容只提要求,不教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学习。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采用“实践――思考――创造――学习”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使其形成“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总之,更新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的先导。所以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应由注重“三基”向重视健康观念转变,由阶段体育意识向终身体育意识转变,这样才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更好落实和运用。

推荐访问:体育课 探索 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