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合作,,决胜千里】运筹维握决胜千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誉为“四大支柱”。在科技高度发达、专业分化的今天,学会合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改变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三个要素进行动态化优化组合,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多向合作。这样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探讨和对语言的感悟中,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学习者,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其本身已成为一种学习资源,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拓展。为了使学生真正学会交流与合作,我对小组合作学习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粮草先行”,形成平等的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式学习需要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尊重,使学习中充满温情与友爱,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感到平等和宽松,才能积极、主动、大胆地进行交流与合作。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能使合作式学习顺利地开展,我从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入手,为今后的合作尝试准备充足的“粮草”。
  1.做表率,正确定位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地位。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更应该与学生共同参与合作,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因此我总是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中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带领学生进行了关于了解苏家三父子的小组合作。在合作中,作为一名合作的参与者,我始终和学生一起收集资料,和学生一起去图书馆,与学生一起上网浏览,和他们一道做资料整理,等等。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我成为学生的伙伴,学生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愿意和我一起讨论和解决,也敢于对我的看法提出质疑,使师生间进行合作与交流成为可能。
  2.树新风,引导学生相互尊重,形成平等氛围。
  组员之间的平等与尊重是小组合作成功的关键。小组中组员群策群力地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才是小组合作的真正含义,而矛盾只会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我在班级中引导学生平等互助、相互尊重,以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我班有几位成绩好的学生,对同组成绩较差的同学存在歧视心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不理睬他们。而这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存在着自卑心理,小组合作常常是搞个人主义。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从平时出发,让这些学困生多表现自己的优点。在学习成语时,他们总能说出几个成语典故;在了解人物时,他们也有突出表现。渐渐的,他们树立起了信心。另外,我还从自己做起,仔细聆听他们的表达,尊重他们的意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了聆听、学会了尊重。
  二、运筹帷幄,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
  形成平等的学习氛围后,我并不急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地将几个学生拼凑到一起,而应该对时间和人员等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否则,小组合作只能成为几个人的共同学习,或者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而实际却达不到小组合作所期望的交流与提高的效果。据此,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在小组成员、合作时间、合作内容上进行了合理的配置,以“运筹帷幄”,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
  1.多面配合,合理配置小组人员。
  合理地配置小组组员,有利于小组合作顺利、有效地进行,也有助于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我注重各小组中组员的安排,在小组成员的搭配上符合“组内异质”的要求。所谓“组内异质”即“教师在安排小组成员时,根据学生的表达、协调、活动、学习成绩等因素不同,按照一定的梯度组建成每个小组”。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从学生的共同点和个别差异出发,还考虑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参照,在各小组中合理安排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形成了以六个学生为单位的小组。这样安排有利于各有专长的小组成员互帮互助,使合作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且每个小组还选出了组长,实行组长责任制,以组织、管理、协调本小组的学习活动。
  2.抓契机,合理配置合作时间。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从教学内容出发,抓住合作的契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是,为了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走过场,在小组合作的时间配置上我还引导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以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讨论、交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收获。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我总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以产生对所需讨论的问题的见解,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一步合作,形成小组的统一结果。在此过程中,我根据合作内容的需要,给予学生适宜的时间配置,以达到合作的充分。如教学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花少量的时间讲完课文内容,然后根据课文的性质和学生爱好表演的特点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组织活动,通过活动再现课文内容。学生们准备了一番,开始表演了,一组编排“织新装”,一组编排“看新装”,另一组则表演“展新装”的可笑场面。学生的合作在兴趣盎然中进行,通过合作,每个学生都施展了自己的表演才华。皇帝的奢侈愚蠢、大臣的老奸巨猾、小孩的童心未泯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同时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赏罚”分明,增强小组合作动力
  没有反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进行,对学生合作还应及时地给予反馈,展示优秀的合作方式和成果,从而让学生感到小组合作的快乐与成功,提高学生合作的信心和兴趣,纠正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为了做到“赏罚”分明,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合作的反馈。
  1.及时调控,反馈合作过程。
  当小组进行合作时,教师应细心观察,要深入每个小组,引导学生设置和提出富有思考性的问题,通过这只无形的手来调控学生的学习方向,以此避免陷入简单而无意义的学习中。对学生的合作因势利导、调控,使合作顺利进行。除此以外,对在合作中出现问题的小组还应该及时加以指导和帮助,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并且通过教师对合作过程的评价和反馈,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合作过车工,培养合作能力。
  2.注重激励,反馈合作成果。
  在小组合作中,我还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因为学生合作的成果是学生合作情况的最好反映。对学生的合作成果进行适当的评价,更有助于学生合作动力的增强。在实际教学中,我常以开展合作成果展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团队的合作成果,提高合作的兴趣。如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时,我课前让学生搜集了大量关于我国沙漠和世界沙漠的情况的资料,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本文,我只做流动指导。一堂课下来,学生还有许多资料没有交流完,我就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以制作小报的形式把收集到的资料记录在上面。在展示的时候,学生纷纷拿出自己亲手制作的小报,我还把优秀的小报张贴在“学习园地”中。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学生获得了许多课外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另外,我还将合作学习的评价和班级的“合作星”评相比结合,激发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实践表明,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果的,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变得爱学、乐学,群体学习的氛围更好了;第二,学生的各项语文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学生们更爱提问题,也善于提问题了,对于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也更全面、更深入了;第三,学生们初步具有了团队合作精神,懂得了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给以帮助,在别人有了错误的时候不指责、不埋怨。当然,在实践中,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第一,小组合作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对时间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了。第二,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时候,教师在处理组织管理与实施之间的关系上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加以解决。

推荐访问:决胜千里 运筹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