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浅析及三种译文之对比|thehunter野性的呼唤游戏

  摘 要:小说《野性的呼唤》(又译《荒野的呼唤》)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为著名的作品。该小说作为名著,已有多种中译版本。本文试析原著的风格,并对比蒋天佐、胡春兰和贾文浩三位译者的译本(分别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及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浅谈各译本的优劣得失,同时提出对同一文学作品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时,应引进共时和历时的观点作为标准之一。
  关键词:《野性的呼唤》 译文 对比
  
  一、“杰克・伦敦”风格
  
  杰克・伦敦生于1878年,出身卑微,幼年时当过童工,青年时做过水手,之后曾加入十九世纪末美国西部的淘金热潮。他飘零海上,跋涉雪原,其间半工半读,最终靠自学而在文学上取得成就。他的带有传奇浪漫色彩的小说,往往以太平洋岛屿、阿拉斯加的冰天雪地和北美西北部荒原为故事背景,叙述那里的土著人和白人的生活。这些小说大部分都可说是他短暂一生的自传体历险记。他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的题材,以及强烈突显的作家的独特个性,多年来一直深深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读者。
  杰克・伦敦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包括《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如《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等(Stone, 2004)。
  作为“荒野文学”的代表,《野性的呼唤》发表于1903年,以辽阔的、未经开发的北美西北部冰天雪地和原始荒野为背景,描写了被卷入阿拉斯加冒险淘金之旅的一只名为巴克(Buck)的狗的故事。巴克在种种惊心动魄的经历之后,终于回归家犬的祖先――“狼”的原始本性,成为群狼之首。在这部描写动物的小说中,杰克・伦敦惟妙惟肖地展示了动物的心理,文字简洁明了、生动形象,仿佛是用狼狗的眼睛或者说是从动物的角度在观察周围世界。
  “粗中带细”乃是杰克・伦敦作品一贯的叙事风格。虽然《野性的呼唤》背景是线条粗犷的荒原,主角是在残酷环境中生存的人和动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的描写手法是简单、粗糙的。反之,其用词精准,文笔晓畅,描写细致入微,情节引人入胜。这正合所谓“四两拨千斤”,足见作者文辞功力。例如,小说第六章For the Love of A Man的其中一段是这样描写的:
  “For the most part, however, Buck’s love was expressed in adoration. While he went wild with happiness when Thornton touched him or spoke to him, he did not seek these tokens. ... Buck was content to adore at a distance. He would lie by the hour, eager, alert, at Thornton’s feet, looking up into his face, dwelling upon it, studying it, ... And often, such was the communion in which they lived, the strength of Buck’s gaze would draw John Thornton’s head around, and he would return the gaze, without speech, ...”
  这一小段刻画了巴克对主人约翰・桑顿特殊的感情表达方式――不求时时亲近,只须守护主人左右。而主人似乎也能感受到巴克的灵性,人与狗之间有了近乎神奇的默契。此段堪称心理描写的神来之笔。又如,小说第四章Who Has Won the Mastership结尾处: “... the sled churned along the trail; ...” 对于 “churn”一词,《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给的解释是:“cause to move about violently”,例句是:“The ship churned the water up as it passed.” “churn”很好地描写了雪橇如犁一般滑过厚厚积雪的情形。作者用词之精准可见一斑。
  
  二、三种译文
  
  浅析《野性的呼唤》的风格之后,下面谈谈蒋天佐、胡春兰和贾文浩三位译者对《野性的呼唤》的译本(以下分别简称为蒋译、胡译及贾译)各自的优劣得失。杰克・伦敦的冒险故事十分精彩,字字句句都使人感受到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本性力量。既能很好地把握情节的完整性和紧凑性,又能完美地传达杰克・伦敦文字的风格和力量,是对高质量译本提出的要求。如何能神形兼传素来是翻译难题;“画龙画虎难画骨”,此言非假。在此,我们可将“神形兼传”作为评判三种译文质量的一条标准。
  在小说第一章开始部分,作者引用诗人John Myers O’Hara的诗Atavism:
  “Old longings nomadic leap,
  Chafing at custom’s chain;
  Again from its brumal sleep,
  Wakens the ferine strain.”
  此诗作用是领起全文,暗示故事的发展方向和主角巴克克的命运,十分重要。因此,在译文中也应当尽可能体现出这些重要信息。同时,原文是诗歌,韵律格式是abab。它字数虽不多但不易于翻译,对译者的功力要求高。此诗可略解为:长久以来的愿望不断躁动,将欲挣脱习惯的束缚。野性再度从冬日的长眠中苏醒。对此诗的三种译文如下:
  蒋译:野性沉入长眠,
  希望终难泯灭。
  挣脱习惯铁链,
  跃进冰雪荒原。
  胡译:热望本已在,
  蓬勃脱尘埃;
  沉沉长眠后,
  野性重归来。
  贾译:过去是那样无拘无束,
  旧习随时从心底跳出;
  冬眠的野性蛰伏已久,
  一朝解禁闭再度复苏。
  我们单纯从翻译家严复提出的标准之一――“信”的角度来分析:
  A. 蒋译中的“希望终难泯灭”这一层意思在原文中无法找到根据。如果说“old longings” 可作“希望”的根据,那么 “终难泯灭” 无论如何来得牵强。另外,原诗既然写道“wakens”,那么蒋译仍处理为“沉入长眠”是不妥的。再者,蒋译没有传达“again”这一信息。因此,在译文第一句,既已“沉入长眠”,第三句又来一个“挣脱”,未免唐突。蒋译的初衷可能是以意译为基准,以追求“达”的效果。然而按最基本的“信”的标准,蒋译多有不足。
  B. 胡译则在总体上较蒋译处理得好。译文中“热望”表“old longings”;而“蓬勃”、“脱”、“尘埃”可包含“nomadic leap”、“chafing”及“custom’s chain”三个信息。后两句也基本上概括了原诗的信息点,包括“again”这点在内。胡译不足之处是第二句的“脱”字,这是因为原诗中的“leap”和“chafing”并不意味着锁链已经挣脱。因而“脱”字译得稍显过头。
  C. 三者中“信”的原则贯彻得相对好的是贾译。其不足之处是“过去”及“旧习”二词。巴克的“过去”是怎样的呢?它本是一只家犬,为主人尽职尽责,何谈“无拘无束”?无拘无束在此只可解释为潜伏于巴克心中的愿望,一种像狼一样的原始本性。因此,将“过去”换为“本性”更为贴切。作者对巴克的原始本性是持积极态度的,而“旧习”一词稍带贬义,不符合原文的主旨。
  再看三种译文对小说第一章第一段的处理:
  蒋译:
  “布克并不看报,否则他会知道要出乱子了,那可不但会影响他,而且会影响所有从普吉特海峡到圣迪戈沿海的每条健壮的长毛狗。因为在北极黑暗里探索的人们发现了一种黄色金属,又因为轮船和运输公司把这种发现大吹大擂,成千上万的人都奔到北国。这些人需要狗,而他们需要的是长着强壮的筋肉能做苦工和长着绒毛能防御冰雪的大狗。”
  胡译:
  “巴克并不看报,要不然他会知道有麻烦了;不光他自己,从皮吉特海峡到圣迭戈,海边每一条身强力壮、长着暖暖和和长毛的狗,都要遭难了。这都是因为人在北极的黑暗中找到了一种黄黄的金属,是因为轮船和运输公司正在大吹大擂这项发现。成千上万的男人正一窝蜂似的往北方奔呢。这些人需要狗,他们需要肌肉结实能卖苦力、毛皮密实能挡风寒的大狗。”
  贾译:
  “巴克不看报,不然它就会明白快有麻烦了,而且不止他一个,从普吉特湾到圣迭戈沿海一带,每一条健壮的长毛狗都不能幸免。因为有人在冰天雪地的北极摸索搜寻,居然发现了一种黄色的金属,再加上轮船公司和运输公司对这一发现大吹大擂、推波助澜,结果很快便有成千上万的人一窝蜂涌向北方。”
  对于这一段的翻译,胡译的质量最高。胡译表达顺畅,多用并列句型,读来朗朗上口。其瑕疵是将原文的“men”片面地译为“男人”。其实加入淘金热的也有女性,小说中的人物Mercedes便是一位女士。因此,此处的“men”应解为“人们”。蒋译有文风不一致的情况,如口语化的“乱子”和“否则”、“影响”这两个正式的用词显得格格不入;另外,蒋译重复罗嗦,句式上也存在毛病。引文所对应原文的最后一句是“These men wanted dogs, and the dogs they need were...”。原文句间过渡自然,其中的“and”含有递进关系。蒋译“而他们需要的是……”中的“而”是受英语句式的影响才保留的。译者将小分句中的主语“the dogs”化为汉语译文中的宾语,但对“and”仍不舍丢弃。在汉语中,主语相同的两个句子并在一起,就已经能表达递进的意思。胡译深解这一特点,作了更好的处理。客观地说,由于蒋译面世较早,表达不甚符合现代读者习惯。但在“信”这一点上,它无可挑剔。贾译在流畅性方面也可圈可点。但是,其中的“结果很快便有”与原文的“Thousands of men were rushing into the Northland.”在时态上不符。贾译对此段的译文的最大失误是――竟然漏译了原文最后一句,即“人要找狗”这个重要信息。这让人读到最后,对于何为巴克的麻烦事很是不解。
  基于整篇小说来评判,胡译是三者中的最佳;贾译在用词及流畅性上稍次之;蒋译存在问题,但应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对其作辩证分析。蒋天佐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翻译的《野性的呼唤》是较早的版本。仅仅用现代的观点来评判其中的不足是有失公允的。
  
  结语
  
  对同一文学作品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时,我们应引进共时和历时的观点,避免评判标准的极端化。辜正坤(1994)先生提出了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思想。译者及翻译活动所处的历史、语言和文化的背景也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是评价标准之一。撇开这一标准,评价将失去客观性。“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同一文学作品的不同译本也是如此。作为译者,对别人的译文,应取长补短;对自己的译文,应不断完善。这是翻译界“重译”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客观全面的评论和不懈探索与改进,是翻译发展的要义。
  
  参考文献:
  [1]Stone, Irving.马背上的水手――杰克・伦敦传 [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Jack London.Novels and Stories by Jack London [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3]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1987.
  [5]辜正坤.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A].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6]胡春兰译.杰克・伦敦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7]贾文浩等译.热爱生命(小说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8]蒋天佐等译.荒野的呼唤[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9]严复.严复集(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6.

推荐访问:三种 译文 浅析 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