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新建项目实施方案

 电梯新建项目

 实施方案

  泓域咨询机构

 报告说明

 根据中国电梯协会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底,我国电梯行业共有整机制造企业 600 多家、备案部件制造企业 200 家左右,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中小型电梯制造企业因成本优势丧失而逐渐退出市场竞争,行业无序竞争局面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市场集中度将有所提升。拥有自主品牌、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民族电梯制造企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7609.4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6202.6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1.51%;建设期利息 53.9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71%;流动资金 1352.8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78%。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135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10896.57 万元,净利润 1584.45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9.91%,财务净现值 1778.16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48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该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论

 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

 第四章

 产品方案分析

 第五章

 项目选址方案

 第六章

 建筑技术分析

 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

 第八章

 技术方案分析

 第九章

 项目环境保护

 第十 章

 劳动安全生产

 第十一章

 节能可行性分析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

 投资方案分析

 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

 招标方案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评估

 第十八章

 总结评价说明

 第十九章

 附表

 第一章

 项目概论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电梯新建项目

 项目单位:xx 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22.62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及分工

 依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项目的建设要求,对项目的实施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确定建设条件与项目选址。

 2、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3、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4、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

 5、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

 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1、《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五、建设背景、规模

 (一)项目背景

 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2016 年全国电梯总产量突破 77.6 万台。全国电梯保有量约 493.69 万台,位居世界首位。预计 2016 年中国电梯保有量将突破 500 万台,我国人均电梯保有量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截止到 2016 年,中国人均电梯保有量为 35 台/万人,约为日本的3/4,约为欧洲平均水平的 1/3,韩国的 1/4 左右。北京、上海两大都市人均保有量分别达到 79 台/万人、66 台/万人,但仍远低于欧洲部分发达国家的一线城市,我国人均电梯保有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的电梯产业发展虽快,产业的总量虽大,但是人均电梯使用量却只

 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也不到,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我国的电梯产业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预计未来 3 年内我国的电梯总保有量会超过 800 万台的数量。

 北京、上海两大都市人均保有量分别达到 79 台/万人、66 台/万人,但仍远低于欧洲部分发达国家的一线城市,我国人均电梯保有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综合判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有利,将通过全面的调整、转型、升级,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知识经济、服务经济、消费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和创新功能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15079.98 ㎡(折合约 22.62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15833.98 ㎡。其中:生产工程 8677.02 ㎡,仓储工程1789.24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918.37 ㎡,公共工程 4449.35㎡。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电梯 00000 套/年。

 六、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 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 12 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七、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7609.4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6202.6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1.51%;建设期利息 53.9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0.71%;流动资金 1352.8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78%。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6202.68 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 5369.28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681.04 万元,预备费 152.36 万元。

 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 135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10896.57 万元,税金及附加 490.83 万元,净利润

 1584.45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9.91%,财务净现值 1778.16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5.48 年。

 (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 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15079.98

 约 22.62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5833.98

 容积率 1.05

 1.2

 基底面积

 ㎡

 8746.39

 建筑系数 58.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57.01

  1.4

 基底面积

 ㎡

 8746.39

  2

 总投资

 万元

 7609.45

  2.1

 建设投资

 万元

 6202.68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5369.28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681.04

  2.1.3

 预备费

 万元

 152.36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53.90

  2.3

 流动资金

  1352.87

  3

 资金筹措

 万元

 7609.45

  3.1

 自筹资金

 万元

 5409.45

  3.2

 银行贷款

 万元

 22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135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0896.57

 ""

 6

 利润总额

 万元

 2112.60

 ""

 7

 净利润

 万元

 1584.45

 ""

 8

 所得税

 万元

 528.15

 ""

 9

 增值税

 万元

 501.36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490.83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1520.34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3920.88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583.24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48

 含建设期 12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9.91%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778.16

 所得税后

  九、主要结论及建议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前瞻性;项目产品技术及工艺成熟,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且项目产品性能优越,是推广型产品;项目产品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方案;项目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经评价分析是可行的;根据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好,在财务方面是充分可行的。

 第二章

 背景、必要性分析

  一、行业背景分析

 1、房地产市场领域电梯需求分析

 电梯市场需求受房地产、建筑行业的影响较大。2003 年-2013 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的黄金十年,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梯行业的发展和壮大。2014 年,房地产市场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信贷政策收紧以及宏观调控的持续影响,发展速度放缓,其中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都出现了下降,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促进房地产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保证其成长的可持续性。

 2015 年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无疑是增速放缓的一年,一系列开放限购的救市举措带来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尤其国家出台了放宽贷款限制以及二套房政策。2016 年房地产政策经历了从宽松到热点城市持续收紧的过程,前三季度延续 2015 年的宽松基调,出台了降首付、降税负、宽信贷等政策,但随着热点城市房价地价快速上涨,政策分化进一步显现。一方面,热点城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限购限贷力度及各项监管措施频频加码,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防范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仍坚持去库存策略,从供需两端改善市场环境。同时,中央加强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区域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继续

 突破前行,为行业长期发展积极构建良好环境。总体来看,2016 年房地产市场发展较为稳健。2017 年一线城市将步入存量房时代,新房开发建设的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城市产业升级带来的存量土地和存量物业盘活将是未来的主题。二线过热城市房价空间被透支,“量价回调”成大概率事件,但具备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城市,将成为下一个发展的新风口,天津、武汉和郑州受益于城市群发展,城市潜力逐渐显现,量价进入平稳增长周期;西部节点型城市发展有望进入新阶段,房价尚属相对洼地,如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此外,位于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或自身产业优势显著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仍具备潜力。

 未来 3-5 年,预计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将保持稳定,在新动能尚未完全建立之前,房地产业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电梯行业与房地产投资直接正相关,房地产业的稳健发展有利于强化电梯行业未来增长的确定性。

 从 2010-2016 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和电梯需求量的变化来看,两者保持一致的发展趋势,电梯的需求量增速要稍微快于房地产投资增速,表明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高层建筑投资比例在增加,加速了电梯的需求量。进入 2015 年,央行降息降准给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

 遇。2015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95,979 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0.99%。截至 2016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02,581 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6.9%,预测未来电梯增量也会伴随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而增加,但增速会逐渐放缓,进入成熟发展期。

 2、政策支持和电梯采购市场持续升温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的重视,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相关项目也随之启动,配套的电梯采购不可或缺。近两年政府采购电梯市场呈现异军突起之势,采购内容不仅有新梯加装,还有旧梯改造、更新和电梯维护保养等项目。2013 年全年电梯采购金额首破 60 亿元,2014 年电梯采购项目呈现多元化,新梯需求主要来源公租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医院、学校、轨道交通、政府办公楼等项目。另外,在电梯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前提下,政府采购市场也包括旧梯更新改造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政府采购产品种类较多,有垂直客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货梯以及医用电梯等。

 2014 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务目标已全面完成,已经完成700 万套以上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其中各类棚户区 470 万套以上。继续大规模推进棚户区改造不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拉动经济增长

 的途径。2015 年保障房电梯采购依然是主力,旧梯更新改造类项目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尤其是一二线城市该类项目明显增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 年要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 772 万套,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 601万套,农村危房改造 432 万户。预计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国家调控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冲击,对于电梯行业的需求是长期、持续性的。

 3、电梯人均消费水平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2016 年全国电梯总产量突破 77.6 万台。全国电梯保有量约 493.69 万台,位居世界首位。预计 2016 年中国电梯保有量将突破 500 万台,我国人均电梯保有量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截止到 2016 年,中国人均电梯保有量为 35 台/万人,约为日本的3/4,约为欧洲平均水平的 1/3,韩国的 1/4 左右。北京、上海两大都市人均保有量分别达到 79 台/万人、66 台/万人,但仍远低于欧洲部分发达国家的一线城市,我国人均电梯保有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的电梯产业发展虽快,产业的总量虽大,但是人均电梯使用量却只有世界平均数的一半也不到,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我国的

 电梯产业还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预计未来 3 年内我国的电梯总保有量会超过 800 万台的数量。

 4、从中长期看,电梯配比处于提升阶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原先一栋办公楼两部电梯,现在变为四部、六部、八部甚至更多,原先一栋居民住宅一梯四户,现在一梯两户甚至一梯一户。用户对电梯便捷性要求提升,使得电梯配置密度逐步提高。根据统计,2000 年中国每万平方米(房地产竣工面积)配置 1.65台电梯,到 2015 年,电梯配置密度升至 7.11 台/每万平方米,约为2000 年的 4.2 倍。电梯配置密度的不断提升,是电梯销量增速高于房地产竣工面积增速的根本原因。

 5、既有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带来较大增量需求

 随着我国电梯老龄化日益严重,旧梯更新改造将成为潜力市场。随着新梯增速放缓老旧电梯增多,更新改造需求量逐年放大。一般电梯的使用寿命为 10-15 年,之后就会老化、故障频发。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采取两种措施,一是保留导轨、门、轿厢等主体部件,换掉主机、控制系统并验收合格后继续使用;二是彻底更换新电梯。继续使用老化电梯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在维修成本、后续的维修保养成本方面大大高于更新、改造电梯所需的费用。尤其是 2014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正式施行,对特种行业的安全规范上升到法律高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报废义务,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该特种设备的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记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因而越来越多的用户(尤其是商业用户)开始倾向于直接更换改造电梯而不是采用简单的维修方式。

 一般而言,三菱、日立等日本电梯的报废年限约在 15 年,奥的斯、迅达、通力等欧美电梯的报废年限在 25 年。由于我国电梯大部分标准都是参照日本标准设定,电梯报废年限也在 15 年左右。随着在用电梯使用寿命临近,预计未来旧梯更新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按照中国电梯业协会数据,国内电梯安装是从 2001 年开始兴起的,按照 10 年的更新周期,以每年 10%的比例计算,可以推测出 2013-2020 年大概有 73万台电梯需要更新改造,年均约 9 万台,更新改造量持续增长。

 6、电梯维保市场空间大

 就目前整个电梯市场来看,安装维保不到位、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造成在中国电梯事故频发的主因。电梯事故 60%左右由维

 保不当造成,70%维保市场被低价竞争的第三方维保占据。目前我国内外资电梯厂家自维保比例都比较低,占比较高的上海三菱、奥的斯、日立也分别只有 30%、25%、20%左右,本土品牌自维保比例更低,国内电梯企业目前还是以制造为主,维保收入在电梯企业中占比还不到 10%。相比欧美成熟市场 80%以上的自保比例差距较大。2014 年新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开始实施,该法要求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维保规范政策在全国推行后,电梯厂家维保比例将上升,大批资质较差的第三方维保将逐步退出市场。尽管目前国内电梯厂商维保收入占比不大,但是电梯维保业务的成长性和发展趋势都是积极向好的。

 过去十年我国电梯产量增长迅速,电梯产量增长了 5 倍多,2016年电梯产量 77.6 万台,电梯保有量达 493.69 万台。考虑电梯更新需求、新增需求,预计 2017 年电梯保有量将达到 500 万台,按每台电梯维保费用 4,800 元估算,2017 年维保市场空间将达到 240 亿元。因此,内外资品牌电梯企业都非常重视维保业务发展,纷纷开始加大全国范围内营销服务网络的建设,着手布局和抢占维保市场,电梯行业的竞争也将从单纯的拼技术和销售,向拼网络、拼后续服务转变。未来,电梯后市场包括改造、维修、保养等的空间非常大。

 7、国际市场电梯需求量持续增加,国内电梯出口市场前景广阔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中国电梯品牌凭借其性价比优势在国际市场树立了良好形象。2010-2016 年,我国载客电梯出口量不断上涨,2016年我国电梯出口量创历史性新高达到 7.6 万台,同比增长 2.70%,出口金额约为 19.47 亿美元。电梯出口快速增长是支持我国电梯行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另外,2015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业化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涉及 60 多个国家、40 多亿人口,民族电梯企业未来将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催生巨大的电梯出口市场。其中,东南亚、南亚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城镇化率较低、经济增速较快,有巨大的需求增长潜力。以印度为例,印度人口密度约为中国的2.5 倍,城镇化水平低于中国 2005 年的水平;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新梯市场,但 2014 年需求量仅约 6 万台,尚不到中国 2004 年的水平。中国市场饱和后,东南亚、南亚地区有望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梯销售市场。受益于中国政府在“一带一路”中的主导性地位,中国民族电梯企业将借此契机开拓东南亚、南亚地区市场,实现国际化扩张,海

 外业务收入有望得到迅速提升。长期来看,国际市场电梯需求量持续增加,我国电梯出口量仍保持增长的趋势,国内电梯出口市场前景广阔。

 二、产业发展分析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近年来,从国家陆续颁布的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系列政策性文件、行业法规以及财税实施细则来看,电梯作为其中主要行业之一,产业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 年)》等文件,提出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突破核心技术,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引导形成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竞争力强的企业,政府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也为电梯企业未来不断壮大发展提供良好契机。

 (2)电梯行业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电梯市场总产量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虽然近年来受国内经济下行和国内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影响,电梯行业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仍处于景气阶段。在我国全社会消费升级和城镇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等的投入逐年增加,带动了我国电梯行业的需求增长;同时,近年来旧楼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大,这些均为我国电梯整机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国家大力推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涉及 60 多个国家、40 多亿人口,民族电梯企业未来将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催生巨大的电梯出口市场,预计未来电梯行业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3)电梯行业结构逐步优化

 目前,国内电梯市场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的二元竞争结构仍将长期持续,但随着本土品牌电梯企业的制造能力、产品质量及服务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本土品牌电梯企业竞争实力逐步增强,打破了外资品牌企业对国内电梯市场的垄断,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市场竞争格局逐步优化。

 根据中国电梯协会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底,我国电梯行业共有整机制造企业 600 多家、备案部件制造企业 200 家左右,市场竞争程度

 较高。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中小型电梯制造企业因成本优势丧失而逐渐退出市场竞争,行业无序竞争局面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市场集中度将有所提升。拥有自主品牌、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民族电梯制造企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2、不利因素

 (1)电梯安全事故增多

 近年来,不断扩大的电梯市场需求进一步催生许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生产企业大量涌入,造成市场短时期内的无序竞争。部分中小电梯企业因管理不规范和缺乏技术人才,不遵守电梯行业竞争秩序,导致电梯产品质量下降、售后服务跟不上,电梯出现故障情况时有发生。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15 年特种设备事故 257 起,其中电梯事故占比最大达到 58 起,死亡 46 人。根据中国电梯行业协会统计,造成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产品质量、安装施工、维护保养占比分别为 16%、24%、60%。另外,电梯安全事故涉及物业、商场、电梯生产厂家、电梯维保单位等多方主体,电梯事故责任不明晰,导致安全管理责任无法有效落实。电梯维护缺失、故障频发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2)电梯维保整体水平不高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电梯的安装、维保、改造和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由于国内电梯整机制造企业维保人员的规模相对较小、专业化不足、流动性高,电梯厂商直接维保的电梯占市场投放量的比例仍较低。目前国内电梯厂自维保比率 10-15%,而奥的斯等国际品牌达到 40-60%的比率。我国电梯维保行业第三方维保主导整个维保行业格局,大部分电梯制造企业未能将维修保养服务重视起来。电梯维保整体水平不高影响了电梯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2014 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缓慢,增长动力依然不足,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和货币政策分化明显,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主要货币对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跌,地缘政治等非经济扰动因素增多。2015 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多数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中期增长预期减弱和投资疲软,国内需求增长也有所放缓。2015 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调结构、转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调整作为电梯行业下游的房地产市

 场。如果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出现恶化,国内电梯行业将会出现短期波动。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省情、市情,“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叠加期,也是实现弯道超越的黄金机遇期。一是国家实施重大战略带来的新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我市面临的最大、最直接的战略机遇。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京津冀城市群成为带动全国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河北打通开放新通道、打造国际产能新样板、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也必将使我市沿海靠港、交通便利等方面的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对承接产业转移、产品出口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必然衍生一些新举措、新政策,其中蕴含很多发展机遇和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的实施,孕育着新型产业、新兴业态与全新发展模式,为我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产业、新业态

 的产生和加速成长创造了有利契机。随着一些新技术产生,各种产业发展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必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我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技改升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现有资源优势所蕴含的新机遇。便利的区位优势赋予了我市对项目、资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经过不懈努力,我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优势日益凸显,电子机箱、管道装备、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车辆、汽车零部件等一些前景好、潜力大的战略新兴产业已见雏形,发展质量、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通过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我们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并陆续开工建设、达产达效,为今后发展积蓄了充足后劲。

 在看到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财政支撑能力不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项目投产达效的任务依然艰巨;二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实践、创新成果、创新举措还不够多,全社会创新、创造和创业的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三是资源约束与环境问题集中显现,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破解要素制约与发展矛盾的任务艰巨。

 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民用住宅拉动电梯需求

 新型城镇化首先推动民用住宅需求的增长,主要包括新增城镇人口需求,改善性需求,存量房更新,流动人口(城市户籍流动人口及农村户籍流动人口)需求几类,根据国泰君安宏观组预测数据,2013-2020 年城市民用住宅总需求复合增长率为 5-7%之间,其中约 7 成的增量贡献来自流动人口的深度城镇化,在民用住宅领域电梯仍然存在稳定增长的需求空间。其中,2010-2016 年,住宅地产投资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 年全国住宅地产投资总额为 64,352 亿元,同比增长 9.2%,2015 年全国住宅地产投资总额为 64,595 亿元,增速降至 0.99%,2016年全国住宅地产投资总额为 68,704 亿元,增速增至 6.36%。。近年来全国住宅地产市场保持较高水平投入。

 住宅电梯一直占据着中国电梯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代表着电梯市场的发展方向,目前住宅电梯市场的容量约占中国电梯市场容量的 2/3。根据每 2500 平方米/台电梯的数据预测,2015 年我国住宅地产电梯需求量为 35 万台左右,这基本上符合我国目前住宅地产的建设实情。因此,基于目前住宅地产行业的调控形势,假定未来几年

 住宅地产的竣工面积保持在目前水平,预计未来几年的住宅电梯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

 2、商业配套设施拉动电梯需求

 新型城镇化还将带来商业的繁荣,从而衍生出城市写字楼、酒店、商场等商业建筑的兴建,由于新建单位面积商业建筑对电梯的需求量远大于传统商业建筑,因而新型城镇化下商业的繁荣将带来大量的电梯需求。近年来,中国商业地产投资额逐年稳步提升,2015 年,全国商业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总额为 2.16 万亿元,同比增长 8.54%,相对于住宅地产,其增速要快 7.55 个百分点左右。

 通常情况下甲级写字楼每部电梯的服务面积约为 4,000-5,000 平方米。假定商业地产每部电梯的服务面积为 4,000 平方米左右,则2015 年我国商业地产对电梯的需求量为 4.5 万台左右,如果加上住宅地产电梯需求量、出口电梯、电梯更新和其他一些电梯需求量,基本上是 2015 年我国电梯的产量数据。基于此,由于前两年商业地产出现的快速投资现象,2016 年较 2015 年相比,全国商业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幅扩大 3.3 个百分点至 7.5%,全国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增幅扩大6.6 个百分点至 8.4%,估计未来几年将会是商业地产竣工的稳健增长期,对电梯的年需求量将增加到 4.5-5.5 万台之间。

 2016 年,在商业地产整体面临去化压力的背景下,国家对商业地产调控力度加大,对于增量市场,因城施策、优化供应结构;对于库存压力大的三四线城市,严控或禁止新增商业用地;对于供需紧张的一二线城市,适当考虑土地供应。从土地市场表现来看,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土地市场需求旺盛;三四线城市以去库存为主基调,尤其是近年受互联网电商冲击的影响,超市、商场等大型城市综合体的投建有所减少,加之开发商持有商业营业用房意愿不断增强,全国商业营业用房销售增速放缓。因此,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了自动扶梯的需求增长,然而受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影响及电商行业的冲击,对自动扶梯的需求量出现下滑。

 3、公共基础设施拉动电梯需求

 新型城镇化还包括市民化、城市集群化,城市集群化的发展不可避免需要大力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城际铁路、地铁、轻轨,而市民化同样需要建筑城市天桥,图书馆、医院、电影院、机场等民生设施,这就需要大量的重载扶梯和直梯与之配套。虽然上述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建对自动扶梯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对电梯的技术、品牌、安全性能及电梯厂商的综合实力等方面要求较高,目前选用的基本为国际一线知名电梯品牌,国内民族电梯品牌较难进入该市场领域。

 1)轨道交通行业电梯需求分析

 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各城市优化公共交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世界主要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在环境交通压力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中国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16 年末,中国大陆地区 30 个城市共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 4153 公里,共计 133 条线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 867 公里。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重点,在深化北京、上海、广州等轨道交通基础完善城市的运营网络、优化枢纽的同时,更将大力发展省会城市和其他符合轨道交通建设的城市,形成基本的轨道交通框架。同时,我国目前已跻身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大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国产装备已出口到世界各地,为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发改委的规划以及批复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到 2020 年轨道交通总长将达到 8500 公里,每年增加大约 1000 公里,每年的自动扶梯需求量较大。

 2)公共医疗电梯需求分析

 随着现代化医院的高度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物流需要通过电梯输送。电梯是现代医院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现代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用电梯属于医院的特殊设备,它的运行、保养、维修都非常专业,良好的电梯是医院交通系统高效运行的必要保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 99.3 万个,其中:医院 2.9 万个。与 2015 年相比,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9,472 个,其中:医院增加 1,413 个。医院数量的不断增长加大了对医用电梯的需求量。

 二、市场分析

 (一)产业政策

 1、《中国制造 2025》

 明确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

 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步步围绕创新和智能,力争跨入制造强国前列的同时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并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该规划还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内电梯行业要想改变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技术同质化、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同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需要不断自主研发,提高电梯品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要求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一)电梯行业发展概况

 1、电梯行业分类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1 属于广义的交通运载工具,已经成为城市内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不可或缺的建筑设备。随着电梯制造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梯外形外观的革新,电梯使用场景日益丰富。

 2、电梯行业产品介绍

 (1)扶梯产品

 自动扶梯主要用于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如大型商场、车站、机场、剧院、码头等。扶梯按用途分为公共交通型和商用型两类;按跨度可分为普通型扶梯(H≦6m)、中等高度扶梯(6m<H≦10m)、大高度扶梯(H>10m)。

 (2)自动人行道产品

 自动人行道是在水平或微倾斜方向连续运送人员的输送机械。适用于车站、码头、商场、机场、展览馆和体育馆等人流集中的地方,其组成结构与自动扶梯相似,主要由活动路面和扶手两部分组成。

 3、电梯行业基本情况

 (1)全球电梯行业基本概况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们对便捷生活要求的提高,电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近年来,全球电梯新安装量及保有量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全球电梯新安装量从 2010 年约 60.8 万台增长到 2015 年约为 109 万台,截至 2015 年底,全球电梯保有量约为1,500 万台。全球电梯行业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起步,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奥的斯、三菱、通力、迅达等品牌逐渐成为全球电梯的知名品牌,占据了全球较大市场份额。

 全球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在用电梯一半以上分布在欧洲及美洲,而有一半以上的新装电梯是在亚太地区,地处亚太地区的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国和消费国。2016 年中国电梯保有量为 493.69 万台,约占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发达国家如英、美、日、德、法、意等国家电梯保有量水平已高达每 200 人拥有一部电梯,由于人口增长缓慢,其电梯保有量基本保持稳定,安装维保业务已成为电梯行业重要收入来源。中国、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因电梯行业起步较晚,人均电梯保有量水平较低,但近年来其经济增长迅速,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电梯需求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增电梯消费市场。

 (2)中国电梯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梯行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①行业起步阶段:1908 年,上海汇中饭店安装了我国第一台由美国奥的斯生产的电梯。1932 年,上海大新公司安装了两台单人自动扶梯。1980 年以前,全国电梯年均产量仅有数百台,行业发展较为缓慢,电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②外资品牌垄断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起,自第一家瑞士电梯投资组建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外资品牌陆续通过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垄断国内整机市场,以巩固和抢占国内电梯市场份额。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进入电梯制造工业,从为外资企业生产配套零部件开始,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消化技术,积累资本,改进经营管理水平,并逐步转型为整机制造企业。③民族品牌崛起阶段:根据《建设机械研发 60 年的历程回顾与前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上世纪 90 年代率先开发了中高速交流客梯、变频调速无机房电梯、公交型自动扶梯等 5 种整机技术,并将技术提供给国内 30 余家生产企业,为民族电梯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 21 世纪,一批民族电梯企业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包括康力电梯、江南嘉捷、远大智能、梅轮电梯等一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电梯企业迅速完成了从研发、设计、制造到安装维保在内的完整业务链建设,尤其在中低速电梯产品方面,凭借较高的性价比,逐渐打破了外资品牌对我国电梯市场的垄断。通过学习外资品牌带来的国际化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经营理念,我国电梯企业实现了高起点发展。我国电梯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直接与国际接轨,基本消除了国产电梯进入国际市场的技术障碍,国内电梯企业已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2)我国电梯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梯消费市场,巨大的需求吸引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梯企业来华投资。外资电梯品牌通过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中国电梯市场,配置顶尖的设备,引进新技术,纷纷把生产重心和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基于外资品牌带来的国际化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经营理念,中国民营电梯企业实现了高起点发展,在技术、质量、管理、服务上快速步入了国际化行列。截至目前,世界上知名品牌电梯企业均在国内建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我国已成为全球电梯行业竞争的主要市场。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2015 年外资品牌约占国

 内 54%的市场份额,国内本土电梯品牌约占有 46%的市场份额,我国电梯行业呈现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二元竞争的市场格局。

 截止到 2016 年底,中国电梯行业共有整机制造企业 600 多家,备案的部件制造企业 200 家左右。国内电梯销售市场呈现出金字塔形竞争格局,形成了四大梯队:第一梯队为三家合资企业,主要是奥的斯(OTIS)、上海三菱、广州日立,约占 35%的市场份额。其中,上海三菱、广州日立的产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产品,而奥的斯主要定位中低端产品。第二梯队为十几家外资电梯品牌,主要是迅达、通力、蒂森克虏伯、东芝、富士达等,约占 20%的市场份额。第三梯队为康力电梯、江南嘉捷、远大智能、广日电梯、申龙电梯、梅轮电梯、快意电梯、西继迅达,东南电梯等优秀民族品牌,约占 25%的市场份额。第四梯队为其他 600 多家国内中小型民营企业,约占 20%的市场份额。

 3)我国电梯行业发展现状

 ①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电梯行业一直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我国电梯行业自 2000 年以来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至 2016 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 20%。2016 年我国全行业电梯总产量达到

 77.6 万台,同比增长 2.1%,电梯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半数以上,我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梯市场。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截至 2016 年年底,全国电梯保有量已达 493.69 万台。虽然我国电梯的保有量很大,但人均保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数的 1/3 左右,中国市场远未饱和。截止到2016 年,中国人均电梯保有量为 35 台/万人,约为日本的 3/4,约为欧洲平均水平的 1/3,韩国的 1/4 左右。

 北京、上海两大都市人均保有量分别达到 79 台/万人、66 台/万人,但仍远低于欧洲部分发达国家的一线城市,我国人均电梯保有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②我国电梯市场仍有巨大潜力

 尽管国内电梯产量、保有量增长较快,但市场需求仍有较大潜力。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截止到 2016 年底,已登记注册的电梯数量为493.69 万台,将近是全球电梯总量的 1/3,电梯的平均使用年限按 10年计,保守估计则每年仅改造更新电梯需求量就有 10 万台,因此,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我国电梯人均保有量较国外发达国家电梯人均保有量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虽然目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宏观调控,但廉租房、保障房等住宅的建设规模仍

 然较大,电梯的需求量将继续增长;为了实现“无障碍”通行,大量的老旧楼房既有建筑改造需要加装电梯,大量的公共场所需要加装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此外,全国将有多个城市要建设地铁,地铁项目电扶梯需求量较大。总之,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电梯行业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国内电梯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迅速提高和制造成本的相对较低,国内电梯出口竞争力增强,2014年、2015 年、2016 年电梯出口连续增长,分别实现出口总量 6.9 万台、7.4 万台、7.6 万台,分别增长 4.55%、7.25%、2.7%。国际市场的出口前景给我国电梯行业创造了额外的发展空间。

 4、行业进入壁垒

 (1)技术壁垒

 电梯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电梯整机产品所需的专业技术涵盖了多学科领域。整机制造商需要掌握的技术包括整机整合设计技术、驱动技术、控制技术等,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集成技术的要求较高。整机制造领域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对产品开发、设计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大批熟悉电梯制造技术的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另外,随着市场对新一代的绿色电梯、节能电梯和智能电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电梯行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为保持

 技术的先进性,更需要靠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建立的系统化的研发机制、储备的研发人员及不断更新研发与试验设备。因此电梯整机技术对于潜在新的进入者而言,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2)资金壁垒

 电梯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建造大型厂房,投入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如数控加工中心、激光切割机等。除了大额固定资产的投入外,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也很重要,需要配置高性能的开发软件,同时配备专门测试的试验塔,对于电梯整机制造企业,技术的研发和品牌的打造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因此对于潜在新进入者而言,进入该行业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3)品牌壁垒

 国内电梯行业正逐步由企业产品与服务的竞争过渡到企业品牌的竞争。电梯作为终端设备直面市场,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显著的作用,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代表了优越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在电梯行业中,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才能建立一定的品牌优势,品牌形象的建立需较长的培育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电梯行业已经形成了国际知名品牌美国奥的斯、日本三菱、芬兰通力等与国内具

 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本土品牌的二元竞争格局。因此对于潜在进入者而言,打破现有电梯行业的品牌竞争结构、树立新品牌具有较高的壁垒。

 (4)资质壁垒

 由于电梯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使用者人身安全,受国家质检总局管理,电梯行业实施许可证制度,电梯的生产、安装、维保和使用均需获得许可,并且质监局每年均对在用电梯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实行严格的政策管理、资格审查。另外,电梯行业还有相关的政策准入门槛,例如,2014 年...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电梯 新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