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党建典型案例(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党建典型案例(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党建典型案例(全文)

党建典型案例4篇

【篇1】党建典型案例

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

四川仪陇:推行村务管理“五权”模式

转自《人民网——理论频道》

  【案例背景】

  仪陇县是朱德总司令和张思德同志的故乡。全县幅员面积1767平方公里,辖56个乡镇,920个村(社区),总人口108万,有基层党组织1527个,党员33000余名。

  2005年,该县日兴镇九湾村被确定为全县首批扶贫开发构建和谐社会试点村。对扶贫开发中的问题,由于大家意见不一,党员干部不知道从哪个方面下手,于是村党组织把“水”、“路”、“产业”等13个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贴在13个碗上,所办事情的轻重缓急、谁先谁后都交给全村群众决定。谁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就往相应碗里丢玉米粒,每人一颗。就这样,用“投玉米粒议事”的方式,群众选定了“一路、二水、三产业”的发展顺序。村党组织立即根据群众意愿组织实施,仅用5个月时间,便修通了8公里村道路,吃上了自来水,办成了群众多年想办却未办成的事。这件事引发了党员干部的深思,更启迪了县委政府的思维。于是县委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村“两委”权责不清、定位不明,村务管理混乱、群众监督缺失,村民自治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派出调研组深入九湾村实地调研,对其做法进行了总结规范,村务管理“五权”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并逐步在全县、全市、全省推广。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对此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进行了深度报道。

  【主要做法】

  一、强化村党支部的领导权,让支部清楚“干什么”。主要通过三个环节:一是提出重大议题。围绕农村工作中最重要、最迫切需要办理的事务提出议题,经“两委”讨论形成初步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进行修定和完善、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后,由村委会提请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二是督促落实决议。指导党员干部和其它村级组织带头围绕形成的决议开展活动,协调各方利益,整合资源,共同促进和督促决议的落实。三是检查落实情况。对决议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年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绩效挂钩,好的进行奖励,差的予以通报批评直至提请村民会议按程序罢免。

  二、规范村民会议的决策权,让村民拍板“干不干”。主要通过三个步骤:一是告知决策事项。决策前,村委会将决策事项告知村民代表及全体村民,由村民代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确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的具体时间。二是表决形成决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确定的议题进行表决,形成决议并及时张榜公布。三是审议执行情况。定期听取村委会执行决议情况,提出评议意见。对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讨论作出新的决定,交由村委会组织实施。

  三、落实村委会的执行权,让村委明白“怎么干”。主要通过三个程序: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围绕形成的决议,拟定工作步骤、编制资金预算、落实责任人,形成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二是组织实施决议。负责做好宣传发动、疏导解释、人员调动、资金组织、日程安排等工作,确保决策事项落到实处。三是报告执行情况。定期向村党支部汇报决议的执行情况及下步工作建议,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及时分析研究执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需提交“两委”联席会议商定的,提出方案议定后组织实施。

四、保证村民小组的议事权,让小组讨论 “参与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征集村民意见。村民小组每季度组织村民召开一次议事会,广泛征求群众对经济发展、村务管理、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两委”反馈。二是参与酝酿讨论。对拟决议的重要事项,由各村民小组组织村民酝酿讨论,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为村民(代表)会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三是组织落实决议。决议形成后,积极发动群众落实决议事项,确保决策意图和群众意愿落到实处。

  五、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让群众监督“规范干”。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组建监督机构。按每个村民小组1名的原则,由村民小组推选非村“两委”成员及其直系亲属的村民组成9-11人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代表村民对村务管理进行全程监督。二是实行民主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全程参与对村级重要事项的意见征求、决策议题方案的制定和村民(代表)会议对村级重要事务的决策过程,列席“两委”联席会议,实时监督重大村级事务执行落实情况和村级财务开支情况,每季度定期向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三是反馈群众意见。凡是村民对决议执行情况有异议的,经村民代表或十分之一以上的村民同意,监委会可以以书面形式建议村委会举行听证;
如村委会7日内无正当理由不作出听证决定或解释,可以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近年来,仪陇推行村务管理“五权”模式的生动实践,既保障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更规范了村级组织科学运行,既尊重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更激发了农村发展的原动力,有力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谐发展。

  【案例成效】

  一是转变了方式,强化了党的领导。通过“五权”模式的运行,村上所有重大事项从选题到决策、再到组织实施,都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使党组织的意图落实到村级事务管理全过程,并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广大村民的意愿和自觉行动。同时,促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从制度上确保了村党支部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许多村干部说,“过去村干部不好当,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搞不好与我们唱对台戏,实行‘五权’后,工作也好做多了。”

  二是尊重了民意,实现了由民做主。“五权”模式把知情权、议事权、决策权、监督权交给群众,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管,充分尊重了民意,提高了民主管理能力,由“群众服从领导”变为“领导服务群众”,真正实现了“为民作主”向“由民做主”的转变。近年来,全县实施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全部交给群众自主决策、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主监督,既让新农村建设项目效益最大化,又让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迸发涌流。新政镇76岁的村民程兴富自书一联“党公开政公开财公开事事公开,我作主你作主他作主群众做主”,横批是“‘五权’暖民心”。

  三是理清了关系,推进了科学运行。“五权”模式合理界定了村“两委”和农民群众的权责,村党组织负责把方向、议大事、抓重点,村委会依法组织实施和报告工作,党员群众从提议、决策到实施全程参与,理清了村“两委”在履职上的错位、缺位、越位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得到有机统一,过去那种“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村“两委”关系更加融洽,运行起来更加顺畅。三蛟镇昆山村村主任唐道树说:“过去村里的大小事支书都管,成天忙得团团转,我晓不得做啥子。现在支部有什么想法提出来,村民表决,村委执行,执行过程中村民再监督,大家都晓得该干啥,群众也支持了。”

  四是激发了活力,促进了科学发展。“五权”模式充分尊重了群众意愿,没有党员干部的一厢情愿,没有个别人的一己私利,村务运行全程体现了凝心聚力、科学发展。全县869个村按“五权”模式制定和完善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划,90%以上的村有了立村富民产业;
近三年来,累计投资4.9亿元,解决了32万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近10万农户用上了沼气,新建乡村公路456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从今年初起,掀起了以通村水泥路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目前已建成210公里;
在整体推进177个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启动了城乡一体化试点,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年来,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468元,增幅达30.5%。

【篇2】党建典型案例

贫困村党建工作典型案例

---xx镇xx党总支党建纪实

xx镇xx村位于xx镇北部,与西邑接壤,国土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160亩,其中旱地1760亩,水田380亩。境内雨量充沛,气候垂直变化明显,适宜发展粮食、烤烟、茶叶、泡核桃、鸡蛋果等种植业和畜养殖业。全村13个村民小组372户,1549人;
有1个党总支,4个支部,6个党小组,64名党员。2010年人均纯收入2485元。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xx村党总支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抓经济建设,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温凉山区资源丰富,劳力充足等优势和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等实际情况,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粮食稳定为基础,烟、蔗、畜建支柱,林果突破,个私求发展,两基教育抓提高的发展思路。引导全村人民群众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

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战斗力。xx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长期以来不断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员发展程序有关规定,贯彻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预审制、入党介绍人资格审查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保证党员质量;
从落实党员责任制入手,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活动,使广大党员人人有责任、责任有陈诺、陈诺能兑现;
从加强党员素质入手,积极开展“三培养”,造就和提高了批能人,培育了一批乡土人才、致富能手。通过多渠道的培训学习,建设学习型班子,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基础保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要求,以“围绕总支核心作用的发挥,使党总支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增强”为目标。xx村建立健全了村“两委”班子成员“四个一”制度(每周一次村“两委”集中学习制度、每月一次工作汇报讲评制度、每季度一次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年度一次综合量化考核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制度、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和表率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打造了学习型、团结务实型、和谐型的班子,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使班子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得到提高。深受群众的欢迎。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和谐发展文明村一是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在环境整治上形成工作合力。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作用,先后投资35万元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
投资75万元修筑了3.9公里的村道弹石路;
实施了50户“三改”(改厕、改厩、改灶)工程、14户“三建”(建家、建沼气池、建园)工程、建成沼气池37口。二是建设文化阵地、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投资50多万元,修建了占地1400多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大楼,设置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图书室等组织阵地,丰富了党员、群众精神生活。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为切实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党总支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点,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2010年林果产业的发展以泡核桃为主,共新发展林果产业1500亩,其中泡核桃200亩,产量40吨,总收入28万元。到2015年计划发展泡核桃1000亩以上。推广地膜包谷覆盖种植技术,共种植地膜包谷500亩,预计实现收入50多万元;
加大畜牧业养殖方式,投入4余万元带动群众建设养殖圈舍40多个,积极推进规模养殖专业化,2010年大牲畜存栏920头,猪羊存栏4500头,大牲畜出栏80头,猪羊出栏1100头,畜牧业总产值90多万元,畜牧业收入60多万元。

巩固和壮大主导产业烤烟和甘蔗的发展,2010-2011年甘蔗种植450亩,烤烟1006亩,通过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努力,现已完成镇下达任务。目前村经济已初步形成烟、蔗为主导,林果业和畜牧业快速发展的结构模式,群众收入逐步多元化。

以创先争优活动和“三查三看教育”为契机,做好基层党建

大力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加快基层党建的相关政策。认真开展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确保党员的思想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xx村党总支将立足实际,认真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五好五带头”的要求,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为全村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xx村党建工作的启示

(一)要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一是加强民族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党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逐步满足党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使党组织党员有活动的阵地,群众有休闲娱乐的场所,民族文化有表演升华的舞台。二是加强农村发展基础和先进文化的传播。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基础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实施各项支持农村发展项目,提高农村党员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农村脱贫致富夯实基础;
通过各种具体措施,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让少数民族党员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

(二)要着力提高农村党员群众的“五好、五带头”能力。一是实施农村党员素质。结合农村实际,加大对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外。二是实施农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工程。加大对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培养力度,拓宽培养渠道,增强党员的“双带”能力,发挥党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xxxxxxxxx委员会

2011年6月5日

【篇3】党建典型案例

原创材料 仅供学习

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典型材料

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央、省市级政府纷纷探索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中共中央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遵循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充分运用包括网络培训在内的多种培训方式,并明确要求网络培训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建立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近年来,各级各地干部培训机构纷纷尝试改革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这些做法仅仅解决了“教”的问题,对于参训学员的学习意愿、工作实际、知识短板等“学”的问题涉及较少,这就造成“教”与“学”的分离,培训效果难以提升。其次,单纯的指标调训往往造成“重复培训”、“培训专业户”等问题,从而导致培训针对性差、实效性不足。第三,就大多数组织部门已建立的干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来看,其只是对干部培训学时学分等量的记录,对于参训内容、干部参训知识储备度等培训结果性数据体现不足,且各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数据互通,培训结果自然难以与干部任用挂钩,从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囤积了大量“无效”数据。

基于以上难题,成都市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训管理的优势,以网络化手段加强培训管理载体建设,突破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受训干部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搭建组织部门和培训机构之间的网络化桥梁,科学运用培训数据,实现培训管理和数据使用“一体化”,利用移动终端、pc机等多种方式连接参训干部,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的闭环式管理,汇集平台化数据,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组织需求及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从管理理念、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共同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

成都市率先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先进经验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大力开展网络培训的创新型做法也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相关负责人多次应邀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做经验性发言,中组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深圳市委党校等多家单位先后对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二、具体做法

(一)闭环管理,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

“一锅煮”、“大杂烩”是传统干部教育培训的弊端,在传统培训模式下,培训组织部门采用指标调训方式,培训机构承接并实施培训任务,参训单位安排干部学习,学员干部参加学习,四者实际只形成了单向静态的关系(如图1所示),培训组织部门在调训干部与选用干部之间、培训机构在实施培训与培训组织部门调整规划之间、参训单位在安排干部学习与干部本身意愿之间、学员在参加学习与工作实际之间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数据互通,从而导致培训实效性差、针对性不足。

组织部门的职能是培训规划、调训管理及干部选拔与任用,培训机构的职能是制定培训计划与实施培训,参训单位组织干部参加培训,参训干部的职能是参加学习与运用工作实际,将四者的职能与活动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才能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生态链。在该生态链中,将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参训单位、参训干部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动态的闭环管理体系,将实时培训数据汇集起来,科学运用分析培训数据,由此就能实现培训管理和数据使用“一体化”。

首先,搭建信息化培训管理平台。坚持全域覆盖、流程联通,突破培训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建设覆盖所有市级部门和区(市)县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网络管控,使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干部自身及其所在单位融为一体,形成了市和区(市)县分级干部教育培训大数据库。其次,建立实名调训制度,统一规划各类板块培训项目,将“学员管理”、“培训电子档案”、“教学管理”、“培训结果分析”连接起来,形成了全程闭环式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干部教育培训闭环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

在该体系中,组织部门坐拥干训系统管理,对干部培训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对干部采取实名调训制度,根据学员的参训情况、知识储备等多方面的数据有针对性地调训与任用干部。培训机构在组织部门的宏观把控下,在干部培训工作中采取“训前需求分析、训中监督考核、训后评价总结以及对学员的个性化服务”的三机制一服务模式。参训干部在完成组织部门的调训要求的同时,还能根据自身兴趣、岗位需求及工作进度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参训项目,实现组织需求与岗位需求的结合,实现“要我培训”和“我要培训”的统一

(二)互联互通,汇集平台化数据

通过干部教育闭环管理体系连接起来的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参训单位、参训干部之间不再是单向的直线关系,而是多向互动流通的关系。将干训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培训平台、移动端的数据接口进行对接,实现管理、培训、参训三类数据互联互通,汇集的平台化数据为精准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基础。

首先,为单位、干部、师资、教学基地等信息建立实名电子档案,坚持全覆盖、实时更新,在符合国家保密法的前提下一手掌握到学员的基本信息、职务特征,随时完善更新师资库、教学基地等信息。其次,统一规划培训模块,根据培训模块的不同特点设立相应的培训类别,建立脱产培训、专题网络培训、网络自主选学、移动学习等多种学习途径,融合实体培训、网络培训、混合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掌握多方培训数据。第三,对接管理平台与培训平台的数据接口,将培训数据实时传送到管理平台中,实现各级各类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

(三)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组织需求及岗位需求

培训平台的数据通过数据接口与干部培训管理系统互联互通,从而能对汇集起来的学员基本数据、培训过程数据、培训结果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一方面组织部门能够根据学员的参训情况与参训知识储备度等信息更加针对性地调训与任用干部,提高干部供给质量,将干部实际供给与组织部选拔任用需求进行对接。另一方面组织部门够根据这些平台化数据规划、调整培训布局,培训机构进行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一系列培训实施活动,提高培训内容供给质量,将培训内容供给与组织需求和岗位学习需求进行对接。

如图3所示,通过平台化数据汇集以及大数据分析得到了某干部参训知识储备度,组织部即可以根据该图对该干部进行调训安排(如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干部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行方面的知识储备度薄弱,即需要加强该干部在相应专题的学习)。

在培训机构的内容供给与培训需求对接方面,培训机构通过平台化数据掌握学员基本信息、培训专题、培训课程、历史培训记录等数据分析出干部参训知识储备度、学习需求、课程评分、教学评价等信息。图4展示了某市某单位近年培训布局情况,根据该图不仅能够了解到该单位培训薄弱点,还能够针对该单位的培训现状进行专题培训设计,提供符合该单位实际情况的培训内容,解决其培训需求;根据学员对所学课程的评分,对主讲教师的评分,筛选出真正优质、受欢迎的课程;根据学员的历史培训记录调整其所在班级的专题配置、课程配置、师资配置等信息;对于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教辅管理人员,同样根据其专业背景及学员对其的评分将其配置到最合适的班级中去,使他们对学员的服务达到个性化,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三、成效

在闭环管理体系下,秉持“统一建设、自主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成都市建立了成都市干部培训管理系统和成都市干部网络培训平台,采用实体培训和网络培训双管齐下的模式,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创新各级各类培训的教学方式,化单一培训为多样化培训,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干部的学习需求,培训范围涵盖市级部门处级领导干部、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区(市)县部门主要负责人,其中仅网络培训版块培训总人次达10万。参训干部的学习数据经过收集、整理与分析,初步形成干部的参训知识储备状况,既为组织部门对干部的调训与选拔任用提供了参考,也为组织部门规划培训布局提供了依据,还为培训机构开展、调整培训提供了反馈,同时为干部查缺补漏提供了方向。成都市由此将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平台的数据汇集起来,形成“一系统,两平台,三机制一服务,六大板块”的良好布局。

依托大数据技术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因此在全国获得了广泛关注,相关做法和经验也得到了国家级干部培训机构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相关负责人多次受邀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作经验发言,《学习时报》、《全国教育干部通讯》、《中华工商时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刊物多次作了专题报道,相关新闻多次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转载,如图5所示。

四、启示

从成都市依托“大数据分析”进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

第一,干部教育培训要主动运用新思维、新技术。面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创新思维,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以提高培训效能和质量。

第二,科学规范培训管理,建立协调、创新、共享的干部教育培训生态链。干部培训工作中,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参训干部及其所在单位职能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如果将四方数据汇集起来,建立起立体化的闭环干部培训管理系统,实现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网络培训、涉外培训、高端培训等网络化、平台化管理,就能为干部培训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打下基础。

第三,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供给侧与需求侧。针对性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根据汇集的平台化数据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其一,可以分析领导干部个人参训知识储备结构,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专项培训,弥补其专业知识的缺陷,实现培训内容供给与组织学习需求的对接。其二,组织部门在实施干部调训时,可针对性地调训配置学员,实现干部实际供给与组织选拔需求的对接。其三,可以根据学员的历史培训记录,针对性调整其班级培训课程、培训师资等方面内容,避免重复培训,实现培训内容供给与个体学习需求的对接。同时,可以分析学员个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调研等微观状况,对于调整干部培训行为,实现个性化服务、需求培训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而真正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循干部个人成长规律”和“以人为本”的培训目标。其四,通过运用大数据,使干部培训与干部任用有机结合,通过建立起干部培训的电子档案,使干部培训管理数字化,通过查看培训档案和分析培训结果,可以动态了解干部在若干年内的参训知识储备,能更好地实现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识别干部重要渠道的目的,提高干部任用的匹配度。

【篇4】党建典型案例

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典型材料

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央、省市级政府纷纷探索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中共中央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遵循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充分运用包括网络培训在内的多种培训方式,并明确要求网络培训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建立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近年来,各级各地干部培训机构纷纷尝试改革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这些做法仅仅解决了“教”的问题,对于参训学员的学习意愿、工作实际、知识短板等“学”的问题涉及较少,这就造成“教”与“学”的分离,培训效果难以提升。其次,单纯的指标调训往往造成“重复培训”、“培训专业户”等问题,从而导致培训针对性差、实效性不足。第三,就大多数组织部门已建立的干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来看,其只是对干部培训学时学分等量的记录,对于参训内容、干部参训知识储备度等培训结果性数据体现不足,且各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数据互通,培训结果自然难以与干部任用挂钩,从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囤积了大量“无效”数据。

基于以上难题,成都市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训管理的优势,以网络化手段加强培训管理载体建设,突破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受训干部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搭建组织部门和培训机构之间的网络化桥梁,科学运用培训数据,实现培训管理和数据使用“一体化”,利用移动终端、pc机等多种方式连接参训干部,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的闭环式管理,汇集平台化数据,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组织需求及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从管理理念、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共同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

推荐访问:党建 典型 案例 党建典型案例 党建典型案例 党建典型案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