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2分钟演讲实施方案

 前 课前 2 分钟演讲实施方案

 交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人的发展就是在交往中实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现代教育的要求,口语表达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训练就显得尤为必要和尤为重要。而课前 2 分钟的演讲,是口语表达训练的一种容易操作且很有实效的方法。

  一、

 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 9 条: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3、《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都有详细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二、组织方法

 上课铃响后,新课开始前由 1-2 名学生到讲台前说话训练,每天一次,按座位顺序依次轮换。学生说完,全体学生评分评议,教师指导评价。

 注意的几点:(1)全体学生不留例外,不因听课而留遗漏。(2)天天进行,节节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3)训练内容及形式随年级升高而加深。紧扣教材安排,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有准备的演讲到无准备的演讲,一律实行脱稿上台。

 三、形式及顺序

  初中阶段有 6-8 个学期,依据教材进度,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学实际,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主要从以下内容逐步推进:1、当众说几句话。2、背一首古诗词。3、讲一个成语故事。4、说一句格言或警句,并进行评价。5、叙述近日见闻或复述近期国际国内一条重大新闻。6、评价班内或校内发生的某一现象。7、描述眼前的自然现象。8、谈对社会某一热点问题的看法。9、介绍一件物品。10、自己提观点、列论据。11、批驳同学中的不良言行。12、自认为重要的语文知识讲解。

 针对以上主题,初中 4 年分 4 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平均 4 个主题,保证每个人围绕一个主题不重复前面同学讲的内容而上台一次,从而逐步达到敢当众讲话及互相学习的目的。

  训练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如下:

  叙说古今故事。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轶闻趣事,都是讲述的题材。故事每个人从小经常听,也喜欢听。利用这一点,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课前发言的习惯,锻炼学生的胆量,以便使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言能做到情节完整、吐词清晰和基本流利。同时初步让学生了解讲述故事要注意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声音变化和态势等。

  关注身边事物。每个人的身边会接触许多事物,每天都会发生许多的事情。即便是学校的生活,只要善于观察,有一颗敏感的心,也会觉得身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要多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事一物,对看到的(包括从书中读到的)、听到的事物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课前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即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养成一种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的良好习惯。

  探讨热点话题。这是第二阶段的深化和提高,所谓热点话题,是指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大而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比如申奥成功、中国加入 WTO、中国足球冲入世界杯、9.11 事件、08 奥运、抗灾赈灾等,也可以是电视新闻栏目,当然也可以向学生征集他们关心的话题。探讨之前,教师或同学讲述事情的基本事实,或者先让学生观看电视,然后请学生就听到或

 看到的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阶段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开阔学生眼界,并且从这些事情中进行分析和思考,学会提出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指导评价 教师临场指导要及时公正。主要从以下方面选取一二点概括评价:1、内容评价。对内容新颖、突出重点、特点,富有教育意义的演讲,当场表扬。对内容单一肤浅的演讲及时提出修改意见。2、对表情评价。对敢于在大众场合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要赞扬;对真情不能畅快流露的学生及时引导。3、表达的评价。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者給予表扬,对腼腆羞涩的学生不能挖苦,应给予恰当的引导。4、对仪表的评价。从演讲者和听众两方面给予点评,找出优点,表扬为主,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五、效果及作用

 1、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面对众人克服自己怯场的心理。尤其是在当今竞争的时代,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课前先让学生说,给学生提供机会,满足其表现欲望,提高了当众说话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学生之间多交流、共同提高,起到了互教互学之功效。

 3、引导学生广泛关注生活,多听、多记、多看、多思、多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使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积累写作素材,完善语文知识结构。

 4、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像在热点探讨中,许多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相互启发,使他们学习到从多层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而这样就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加强。

 六、注意处理好三个结合。

 1、听与说的结合。如一个学生讲的故事,或有教育意义的新闻,其他人相处或说出故事梗概或感受;一个学生说出一句格言警句,其他学生重复出来,从而锻炼学生的听力,概括能力,评述能力等。

 2、读与说的结合。学生全神贯注有意识的强记一段话,复述时,把它们从自己的口里吐出来,完成了语言信息的吸引与反馈的全过程。锻炼了记忆力、注意力、口头表达能力。

 3、读与写的结合。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上课在进行训练前。先让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把想好的内容说出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有利于作文教学,而且提高了说话能力,使学生说话逐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七、认识误区及解释

 也许一些教师会认为一堂课用五分钟(甚至有时超过五分钟)进行这样的训练浪费了时间,课堂上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首先,从语文课程的性质来看,语文课具有工具性,也就是说学习语文要为人们的日常交际服务,应具有日常交际工具的功能。而人们的日常交际最主要还是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来进行的。其次,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看,过去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现在的《课程标准》更是对每个学段的口语交际训练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再次,从课堂效果来看,—堂课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好四十分钟进行课文教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洪镇涛说:“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谓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径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

 语文能力。”洪老师从语文教学的根本上来论述学习语文的途径,明确指出:学习语言,听说和读写同样重要,甚至听说比读写更重要。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课前五分钟的口语交际训练而担忧,因为,这和课文教学一样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做的是,由于时间的相对缩短,在课前对教材要进行更加认真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去设计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四十分钟的利用效率。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课前 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