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应用的研究

郑从芳 姜湧

摘 要:混合教学是一种在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教学模式,它融合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展开教学。文章简述对初中美术混合式教学的现状、实际意义、实施路径等问题,旨在探索对未来初中美术课混合式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嵌入路径进行预判。经过3年的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对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活动水平真实有效。

关键词:初中美术;混合式教学;核心素养

在信息化的新纪元中,伴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浪潮,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也随之发生巨大的转变。在关于培养学生21世纪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背景下,对于“未来教育”的讨论,一直是教育界热门的话题,特别是“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出现,对传统课堂的颠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强烈共鸣。加之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影响,“停课不停学”的号角进一步加快了中学美术课线上教学的步伐,吹响了未来中学美术课转型的冲锋号,为后疫情时代的初中美术教学常态化提供了可能。

一、初中美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现状

时至今日,后疫情时代下教育教学趋于稳定。线下课堂教学虽已经回归主流,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体化设计应该从疫情期间的仓促应对逐步转变成主动,使线上线下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成为大中小学的新常态。[1]比如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利用MOOC、COURSEA、网易云课堂、钉钉、酷学习、小鹅通、可汗学院、CLASSIN等多媒体线上展示平台,进行课堂教学辅助,教学过程也从传统单一的课堂延伸至课前在线平台发布任务,线上讲授知识、小组讨论,最终上传作业至云平台的线上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范围内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线上教学的发展。

在一系列吹响素质教育课改过程中,各级地方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各类素质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但受传统应试理念诉求的影响,不得已偏重于涉及学生升学的“主要”课程,美术教学中课程形同虚设,认为美术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认为“美术课是玩” 只要主课好就行了,“有时间不如多看看主要课程”,直接导致学生美术在线课上学习态度不端正,殊不知家庭美育环境对随迁子女的成长起积极主导作用,也让他们无力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子女在成长道路上的诸多问题与现象。其次,美术教学综合性教强,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这就需要学生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线上教学“课前布置任务”这一环节刚好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而基于目前我国地域特征,部分教育欠发达地区学生其基础知识储备欠缺,大多不具备这种素质,学生思维不够活跃,不善于主动探索发现,连动手操作也只是模仿课本上的造型,认为“画得像就是好”,他们似乎更青睐于接受学习,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随着线上教学如火如荼的开展,各类在线平台教学资源如雨后春笋般生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教育资源的质量残次不齐,教师需要在海量的资源库中进行筛选,这无疑增大了工作量;另一方面,平台资源多见于学科类物质或文化知识方面,即“主课”资源丰富,而美术教育方面相对较少,虽然市场开设不少优秀的美术机构,偶有审美教育方面的在线课堂及活动,以供学生及家长在抖音、微信短视频免费观看学习,但因其课程缺乏稳定性,设置不系统,时间不稳定,导致效果略显一般。

二、混合式教学的意义

(一)改加速了传统美术教学转变的步伐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变革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混合式教学推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破,为传统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为传统美术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契机,为本就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深知,未来学校教学必须与时代同行,才能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目前的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才能更好改善部分地区美术课堂“教学资源匮乏”、“美术教师荒”、“教学评价不完善”等实际情况,进而改变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认知参与度不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结果差异过大等问题。根据牛津大学科学家们预测,至2025年,现有职业的50%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学校未来的教育该何去何从?对于“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作为教育工作者该做些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说“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成为混合式学习,才是未来教育的出路”,现代教育技术和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亦可以得到有效的运用和推广。

(二)延伸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审美教育

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环境”和“美育机关”是提升美育的有效途径,二者是培养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利用“互联网+”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成本最低且强有力的方式,家庭和学校并不是封闭的,美术教学也不仅限于校园内、课堂上,不囿于课堂,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开拓学生眼界,才能更高的提高其审美水平;其二,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有力手段,构建学生的美育人生向度,是我们亟待推进的工作,而美术教育经过了从有效教学到高效教学,从“双基”到“三维目标”,从成绩分数单测评到综合素养评价,从系列课程标准到学科核心素养,再到今天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一波波的课改热潮洗礼中,笔者作为一线中学美术教师,在此过程不断地实践、调整、优化美术教学课程方案。以期待利用“线上”平台、从美术本位“线下”教学目标转向育人的美育教学,使得学生积极参与满足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真正落实以美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线上教学在美术学科中的应用,对培养适应未来信息时代的公民、使其形成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2]线上美术教学是实施中学美术學科本位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美术教育提供各种媒介和资源平台,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供了助力,可以说初中美术混合式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有着充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互联网储备了丰富的美术资源,通过“图像识读”可持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学习的热情,通过混合式教学达成一定的“审美判断”,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积极参与线上互动,进行创意实践和美术表现,进而更全面的展示自己的才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美术学科的兴趣,养成探究学习除学科本位以外知识领域的意识。因此我们说,适切的开展线上、线下美术课程,必然有助于强化学生课堂教学联系实际,运用于生活,发现问题何解决问题。

三、初中美术混合式教学的路径

线上学什么?线下怎么教?是初中美术混合式教学的核心问题。信息技术可以为初中美术学科教学提供如教育资源整合、多感官的艺术体验、学习方式转变、课程观与教学方式的革新等多方面的辅助,但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不是任何的线上资源都可以被拿来教学。目前已出现许多优秀的线上教学平台及成果,利用移动学习的独特优势给不同背景的青少年带来更多丰富多样的视觉艺术学习的机会,如云图书馆(cloud library)、移动学习、创客教育、慕课、翻转课堂、虚拟现实、3D打印技术等,这些对传统美术课堂教学资源带来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务必积极应对,谨慎甄别,这样的混合式教学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会真实有效。在尝试过诸多混合式的美术教学的实际案例后,其嵌入路径也趋于成熟,以下将从“课前准备”、“课中实践”、“课后拓展”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前准备 统整教育资源,丰富美术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艺术即经验”的杜威美育思想,对我们有重要启示,即选择有实际生活意义的美术大概念主题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线上教育,有着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可供选择,而强调“把美育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不是说把美术教育变成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更多的把艺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推崇生活化的艺术、艺术化的生活,这对于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当下学生关注点较高的社会议题作为大概念,在线发布本次大概念主题及框架中的各类小概念,让学生用美术及跨学科的方法去搜索、解读、解决这些概念,学生势必会在线搜集大量信息资源,进入社区生活,建立广阔的交流,开阔艺术视野。

例如我们围绕“生活化教学法”开展以“日常安全”这一大概念为例子,开展七年级美术教学活动,旨在深挖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引導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问题,并利用美术及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课前我们将主题大概念及框架上传至云端平台,学生阅读,并按要求收集相关资料,例如记录父母工作环境有无安全隐患,家庭周边的安全设施,上网收集关于安全的真是案例等,以文字或拍摄方式记录,逐步对课程主题概念形成雏形,然后将关注点在同一主题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不同小组同学可在线分享其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线下在美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和多种材料技法,表现安全隐患或解决安全隐患这一主题创作。

(二)课中实践,像艺术家一样创作

传统的创设情景或已无法满足初中美术课上学生的需求。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音频导入课程,创设问题情景等方式真的可以给学生呈现一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吗?真实的美术课上角色模拟增强现场感又该如何实现呢?以下展示两种方法。

线上教学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依托线上技术,以学生为中心体验艺术创作。教学以第一视角进入艺术家当时生活的场景,体悟人生百态,唤起创作动力,再利用美术数位板(手绘板),选择不同的画种进行创作,油画、国画、水粉、水彩等呈现各异的艺术效果,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学生在大胆“试错”的过程中体验创作的激情,体验到像艺术家一样去创作。比如“数字敦煌”VR技术的运用、故宫博物院的“虚拟紫禁城”项目,对古代文物进行3D建模,高度还原和全方位展示数以万计的精美艺术品,这种沉浸式的艺术体验让学生全方位的“玩味”作品,近年来,敦煌石窟数字化成果通过数字库、网络体验、手机APP等途径密集走出敦煌,走进美术课堂与学生互动起来,学生只需通过佩戴VR眼镜,即可欣赏一大批敦煌石窟精美的壁画和雕像,身临其境的去观察、体验、触摸甚至像“艺术家一样去创作”。

拓展在线教学互动平台,是开发和学习当地民间美术的重要手段。一些硬件条件到不到的学校,可以利用丰富的校外美术资源,打破时空限制,满足美术课堂游览、欣赏、研究等需求,为传统美术课堂提供无线可能性。例如我校周边这里汇聚了浓厚的艺术氛围,罗中立美术馆、虎溪公社、中央公园、艺术吧等不定期在线举行艺术讲座,让学生和艺术家们近距离接触,像艺术家一样创作,还可以邀请了当地优秀的民间艺人,在线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从身边艺术开始,不断深化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例如我校曾邀“梁平木版年画”和“綦江农民版画”民间艺术家们,在线展示艺术品和其制作的过程,这是线下课堂所无法实现的。

(三)课后拓展,运用质性评价

美术作品的分享、评价从单一的固有模式,转向在线互动展示显得尤为重要。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在评价方面是不够的,从强调双基到目前注重思维导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发展,就要建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同时打开交流沟通渠道,这就需要在互联网线上开展,在线电子“档案袋”,汇集学生一系列的作品,在这里可以进行多主体的美术评价和信息共享,同时我们还可以开展在线绘画比赛、在线艺术展览等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

众所周知,美术创作是初中生自我宣泄的一种方式,他们处于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走进他们的生存环境、了解其内心独白,无疑,在线平台是一座很好的桥梁,它沟通了初中生的内心世界与客观存在,也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肯定。我校利用教育部门审批通过的教育类线推广分享,如学校微信公众号、名师工作室公众号等推送内容已有数十篇;高年级同学们通过“美篇”等图文编辑工具推送其课堂美术作业,低年级学生则在家长协助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设备或移动终端设备,开展非任务型的欣赏、交流、互动,此外微博、微信、抖音等信息传播的方式,都是当今时代社会美育可以利用的新媒介。

四、成效反思

网络信息的发达,为初中美术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诸多可能性。虽然这一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线下课堂教师的限制,让给学生真正体验到“与世界链接”,从而认识人类文化多样性,但线上教学不是单纯的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线下教学也不是去开展流于花样形式的教学活动,其核心价值在于拓展了教和学的时间与空间,更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我们须用一种正确的姿态去促进其发展。此外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科学技术丰富的成果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周晖晖.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大众标准化,2020(16):160-162.

[2] 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9.7.164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2019-07-650)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混合式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6年9期)2016-10-20《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1+1”微群阅读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向着“人”的方向迈进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9期)2016-09-30

推荐访问:线上 混合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