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能力课程标准的校本培训机制研究


  摘 要:《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指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文章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基础上,探讨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手段,研究学校管理、运行与评价等方面具体的操作机制,引领教师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水平,促进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能力课程标准;校本培训机制;多媒体教学
  一、导向明确、组织保障完善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实验小学于2004年挂牌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科研为先导,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全力提高全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化和多元化,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学校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制度、人员安排、课程要求、评价机制,分批次进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包括课前的资源整合、课中的实践案例与任务驱动、课后的测评。学校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项工作纳入了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工作规划中,设立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教导处人员、信息技术教师、网管员担任组员;制定了《珠晖区实验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五年发展规划》。同时每年制定《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实施计划》,不断完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保管、维修制度和经费管理制度。
  二、理论研究循序渐进
  (一)解读《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文本
  学校申报了省级教育技术课题《基于信息技术能力课程标准的校本培训机制研究》,课题组成员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依据此标准制定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进行较深入的文本研究,剖析中小学教师在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应该达到的能力标准,并研究“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体系与各个课程体系的主题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判断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信息态度与素养、教育信息知识与能力方面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二)训前调查研究
  对全校所有教师做训前测评,通过问卷调查与信息技术素养考查考核,了解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以及各自的能力提升需求,为每位教师建立一个电子档案。从教师的年龄、学科、学习需求等方面分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达标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并参考学校制度机制制定达标指标。
  (三) 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研究
  结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要求与教师训前测基本情况,制定校本课程的课程体系,設置层级式校本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3个课程体系27个主题设置具体的培训内容。
  三、物质保障到位,资源建设丰富
  (一)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课题研究硬件基础
  学校通过累计投入现代教育技术资金的200多万元对学校电话教育设备与资源进行升级改造与创建:投入30余万元,建成了60座的语音室,添置了2台配置较高的办公电脑和1台彩电,对计算机教室的电脑主机进行了升级和维护,累计投资15元;对教室和办公室的电脑进行了升级和维护,同时新添置了投影仪3台、ScienceWord教学办公软件10套,更换了计算机教室液晶显示器60台。学校拥有计算机总台数135台,多媒体教室(120座)1间、电脑室(60座)1间、语音室(60座)1间、教师备课室16间、网络教室36间,所有电脑都可用百兆光纤。学校第二期投入20余万元,剩余的24间教室全部更换成投影加幕布,至此,学校36个教学班全改造成投影加幕布网络教室(其中有4间投影加白板教室)。学校对在职教师分期分批配备手提电脑,先后更换20台高配的主机,同时建成了1个机器人室。在珠晖区教育局装备站的引荐下,长沙录播公司免费赠给我校大多媒体教室一套录播系统,局、校分别投资60余万元,使之升级为录播室,学校成为衡阳市首个远程互动教学实验基地。
  (二)完善课题研究软件设施,建立各级教育管理平台,建设海量教育教学资源库
  学校建成了校内电话通讯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监控系统、校园网站,校园局域网主干100M,宽带30M,10M的IP校园网,学校路由器光纤与互联网宽带连接,宽带信号全校无线覆盖,所有的网络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室外场地可实现宽带无缝上网。硬件设施极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和办公进入信息高速时期。学校建立了覆盖教学、管理、信息交流、教学资源、网络学习等方面的多种信息化管理交流平台,建立了实验小学教师QQ群。教师QQ群,以学校管理为中心,发布每周的学校工作安排、上级文件通知;教研QQ群,以教研活动为中心,发布教研活动方案、校本培训信息,开展网络研修;FTP资源管理平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共享资源,学校分别建成了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科学、品德、音乐、美术等多学科课件资源库;班级QQ群,要求班主任利用平台及时发布学校与班级活动信息,与家长在线交流;图书电子借阅管理平台,实现了学生电子化借阅,充分发挥了学校图书室功能。面向社会,我们建立校园网站,及时发布学校各项活动信息,广泛宣传学校的办学成果,积极参加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建设,有效使用资源网的学科教学资源。多种平台的建立,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及时、通畅,各项工作发生质的变化。
  四、校本培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学校坚持网络教学观念和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结合,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得以增强。
  学校通过送出去学、走出去看、回来交流等方式,选送教师参加省小学教育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每次外出培训教师都必须参加一次学校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与讲座,与全校交流和探讨信息技术提升工程知识、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白板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等方面知识与经验。学校定期举行课题例会,探讨一些教学观念及技术问题,如网络教学得与失讨论会,如何使用学校教学平台进行备课、授课等。在培训中注意做到“三个结合”,集中培训与自学结合,自制课件展示与高水平的外来课件展示结合,培训与考核、评比、奖励结合。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 机制 能力 校本培训